大宋市井人家 第1节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吃吃汤圆呀     书名:大宋市井人家
    《大宋市井人家》作者:吃吃汤圆呀
    文案
    (正文完结,阅读指南:宋穿考据流,美食探案、市井人家)
    大厨叶盏穿越到宋朝,天下承平百姓富庶,但本人天崩开局:
    1、古人很聪明,想靠“穿越”身份抢占先机是做梦;
    2、自己从小被拐卖,现在才找到家人,未婚夫来退婚;
    3、汴京城物价很高房子天价;
    4、家里贫穷,家人还全是受尽歧视的下九流:爹是博买摊摊主,娘是媒婆,大哥是出名的浮浪闲汉,大姐是酒肆间的焌糟娘子, 二哥作为本坊知名市井白魄在军巡铺当火警混饭吃,妹妹跟着时妖学巫术。
    叶盏挽起袖子,立下几个小目标:
    1、帮家人脱离贱民阶层;
    2、赎回原来的田地房舍;
    3、带领全家人致富,过上“乡下有地,城里有房、数钱数到手抽筋”的幸福生活。
    怎么实现目标?
    叶盏决定先开一家小食店。
    裴昭调任到开封府左军巡司办案,
    同僚拍着肚子一脸满足:“叶娘子家的糖醋里脊一绝,外裹嘉庆子酱酸酸甜甜,让老夫差点忘了吃里脊。”
    “叶家琉璃乳鸽居然真的能做到外皮透明如琉璃,吃一口焦脆鲜香!”
    嫌疑人提供不在场证据时理直气壮:“案发时我正在排队买叶娘子家嘎嘣脆响的干锅脆骨!”
    就连在押犯人都在牢中念叨:“倘若能再吃一口叶家麻辣咸香的肥肠鸡,此生无憾。”
    裴昭:?不至于吧?
    然而终于吃到口后,他:真香!
    某天同僚说:“等办完了案子要去叶家食肆大吃一顿,两熟紫苏鱼鲜香爽口、旋切羊头肉大块过瘾、椒麻拨霞供可涮一切……裴大人也来点?”
    裴昭鹤低哑应了一声,扭头去问叶盏:“锅我天天刷,什么时候给我个名分?”
    (备注:慢热群像文,女主最后嫁的是七品官,全程没有帝王将相)
    参考书籍:《宋代物价研究》、《两宋货币史》、《宋代皇亲与政治》、《东京梦华录》、《大宋衣冠》、《吴氏中馈录》、《宋代开封研究》
    下一本《江南市井人家》文案:穿越到明代江南水乡,大厨夏琅觉得这把要凉:
    自己和娘亲姐妹被无良爹扔到湖州乡下老家,全家落魄到靠娘给人浆洗衣服度日,一日只能吃一顿。
    原本想躺平养老的她只好起身开始奋斗:
    买了黄豆蚕豆贩卖,在街边开了小豆腐摊叫卖,慢慢开起了小食店,做起了兰溪火肉太仓笋,带骨鲍螺口感滑腻,迎霜兔麻辣鲜香,云子麻叶笑面果糕甜腻可口,木犀花饼花香满口,糟鹅胗掌一口肥美。
    人人都说这家母女四人要完蛋,没想到这家人开起了小食店,还将小食店开到了金陵去。
    置办了桑林,买了绫机、绢机,缫丝养蚕,将自家蚕丝销往了染织局。
    ————
    作者专栏完结文《汴京美食录》、《花不完,根本花不完》完结可宰
    内容标签: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美食 经营 治愈 宋穿
    主角视角:叶盏 裴昭
    其它:穿越美食、探案美食
    一句话简介:大宋市民攒钱发家日常
    立意:辛勤劳动胜过依靠他人
    第1章
    汴京,穷人居住的炭场巷。
    一户人家正在门口哭。
    “我的儿!可算找回来了!”
    一名妇人双手拍腿嚎哭,差点站不住。
    “天杀的拐子!”
    一名身穿短襦脚踩草鞋的汉子眼泪鼻涕横流,还不忘扶住妻子。
    被他们围在其中的叶盏也在抹眼泪。
    她本是一名孤儿,费尽心力成为了大厨,找食材路上发生意外穿越。
    穿越后她在一户富人家当婢女,刚熟悉了环境没几天。
    谁知前天忽然接到消息,原来自己是被拐卖的!
    拐她的拐子不长眼拐了长公主之女,归案后倒出了许多陈年旧案,她就是苦主之一。
    刚才听说叶家人变卖家财多年来从未停止过寻找女儿,如今见面更是抱住她大哭,孤儿出身的叶盏深受感触。
    她穿越过来时原身已病死,思及他们骨肉分离,再念起自己从无家人,顿时眼泪涟涟。
    “多谢差爷!”
    亲娘哭着哭着忽然想起什么,拿起手帕擦了泪,麻利起身去倒水,
    “冷遇您了,我来点茶与两位用些。”
    两位衙差摆摆手:“不便叨扰,我们得听上官的。”
    几人看过去,这才看见一位少年宝塔样矗立不远处。
    他身穿绯宝相花衫,外罩铁甲,
    阳光下银光反射似千点寒霜,一条大红勒帛将劲腰勒得分明,肩宽腰窄。
    叶盏在心底赞叹一句:好精神一少年。
    见诸人看过来,那少年客气点点头:
    “我们金吾司协助办案,算不得上官,两位自便。”
    叶盏在心里哦了一声,
    大户人家婢女生涯让她多了点见识,知道金吾司是御前亲兵,
    想必是小县主丢了所以才让天子近兵出面寻找。
    亲娘宓凤娘可不管那个,先赞叹“官爷好派头。”
    又是拿六安茶出来待客,一边吆喝丈夫去巷口买荔枝膏、水鹅梨。
    “两位客气。”那位金吾卫拦住宓凤娘,“公务在身,不便叨扰。”
    说着一个眼神就示意几人要走。
    宓凤娘赶紧扯了丈夫一把,
    两人热情相送:“官爷们就是我家大恩人!以后路过一定要赏脸坐一坐。”
    宓凤娘忙中还不忘拉生意:“不知道您三位有无婚配?我可是这条街数得上的媒婆。”
    说完后又一拍大腿:“是我糊涂了,官爷们说亲哪里用得上我,是要紫褙子出面的。”
    后来叶盏才知道原来宋朝媒婆也分等级,
    像她娘这样只打着清凉伞系着裙的媒婆是最底层,给官员说亲的是紫褙子媒婆。
    她几句话就恭维到了点子上,
    几位官差笑起来,显然很受用,
    本不待多说的,也多说了两句:“拐子已归案,长公主找到小县主大为欢喜,几天后旬日要在大相国寺做道场,届时会施舍钱财,你们去府门口候着还能得些赏钱。”
    叶大富和宓凤娘笑得更灿烂些。
    点头哈腰送走官差这才将女儿往屋里拉:“我的儿,快进门。”
    叶盏这才看清楚自己的家。
    房舍只有一面墙是砖墙,其余都是木板搭成。
    显然这是靠着别人砖瓦房的一面墙搭成的“违章建筑”,
    屋舍低矮,进屋得弯腰,要不会被门头磕到,
    进了门家具更是破烂:
    缺脚的红漆花腿方桌、凳面坑坑洼洼的圆形坐墩、
    掉漆的围子榻也不知是哪里捡来的,就算作是床。
    房梁上搭了一张粗麻布,垂下来便当做男女隔断。
    说是家具,倒像是捡来的破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