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1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寓风     书名:青竹
    他们准备了不少东西,他还十分讲究地煮了竹叶晒干专门用来包糖块儿和点心。
    省得抛出来扔土里弄脏了。
    平时这种事小孩们是主力军,他们家抛梁准备的东西好,全村动员都来捡东西了。
    沈青越才开始撒,就听见下面家业大声喊“小叔小叔这里这里!”
    沈青越稍稍侧过身往他们的方向扔。
    家业领着石生、家兴他们唰一下冲过去,抢到好几文钱还有好几块儿糖和点心。
    等扶着梯子下来,沈青越有几秒腿还有点儿软,缓过神来又觉得相当好玩刺激。
    孩子们抢完了糖果点心和铜钱,又跑去鞭炮的炮衣里找有没有没点燃的,没一会儿零零星星地又响起炮仗声。
    沈青越咬着一块儿家业抢来匀给他的梅花糕,仰头看着开始忙起来的工匠师傅,他们的房子又进一步了!
    第145章 搬家
    从买房子到修完, 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。
    费用也比最初沈青越、姜竹跟着姜正来看时预计要多。
    总共花了差不多六十两银子。
    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赶工太急,雇人给工钱加许多东西是买的, 多花了钱。
    不过作坊编竹帘的速度也远超预期,仓库里放的竹帘卖掉零头都够他们翻盖房子了,沈青越花钱相当放得开。
    他们这么一修,倒是给他们的新老员工都吃了定心丸。
    原本他们也不知道这活儿能干多久,是不是就这一季,现在房子都盖好了, 肯定是要长久干下去的。
    他们干完活儿从山上下来,也爱到这儿来看看。
    作坊开在村里,比在山上对他们可友好多了,至少每天爬山的时间都省下来了, 他们还能在家多干点儿自己的活儿。
    家里有什么事抬抬脚就能到这儿来喊他们。
    不过紧接着,有个小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    姜竹和沈青越住在山上, 姜竹常有别的事要忙, 沈青越主要事业又是画画, 肯定不能像在山上时那样天天到作坊来。
    沈青越提议安排一个管事。
    姜竹还有点儿不适应, 他们这么小个小作坊还要管事?
    沈青越:“是不是会有很多事要管?”
    那倒也是。
    管事的人选其实也好解决。
    没有谁技术特别突出的情况下, 在他们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, 最好的选择就是任人唯亲。
    六哥姜齐, 四嫂梁玉兰, 还有下午干活儿的家俊。
    三选一就行。
    虽然姜四山积极推举自己, 但沈青越婉拒了他身兼多职, 还是继续担任他的“守山大师”吧。
    那个比在作坊当小管事更气派一点儿。
    姜四山遗憾退出。
    姜竹倒是想过找他大伯, 他大伯是懂点儿竹编的。
    不过姜大山不爱说话,其实不太适合做这个。
    家俊倒是合适,和姜竹也最亲, 但是他只有半天来,还要担着自己家豆腐的生意,多少可能有点儿不能服众。
    最后商量来商量去,他们俩还是去问了梁玉兰。
    梁玉兰自己都发懵:“我?”
    沈青越:“嗯。”
    梁玉兰:“我的妈呀!咱们村都没有出过女管事!”
    沈青越笑:“如果觉得有压力……”
    梁玉兰:“没压力!没压力!我行!我能行!我的天爷啊!”
    她消化了两秒不到,嘎嘎笑着就跑去隔壁院子找吕香梅显摆了。
    沈青越:“……”
    其实他们最理想的人选是大嫂。
    但大嫂家自己有生意,今年还得张罗准备家俊的婚事。
    他们定的婚期是明年开春前,算算要准备的东西,还挺紧张的。
    还是别说了,让梁玉兰开心点儿吧。
    沈青越又去跟家俊和姜齐解释。
    原因也很直观,家俊不能全天来,姜齐砍竹子也是在竹林时间比在院子里多。
    另外……
    “还有安排做饭的事,刘师傅他们几个也不会做饭,做饭的都是编竹编的嫂子们,四嫂和她们沟通更方便些。”
    姜齐:“嗯,她合适,管事就是得能说话,我不行。”
    况且梁玉兰当了管事,工钱还是没他高。
    他一百文,管事九十文,他还是他们作坊赚钱最多的第一名!
    姜齐暗戳戳地开心。
    本来毛玉珠听说让梁玉兰当管事还有点儿不开心,不服气,姜齐这么一说,她又开心了。
    谁叫她不擅长做这些呢。
    “要是我也会做竹编,去你们那作坊干……”
    姜齐马上道:“那肯定是你当管事。”
    毛玉珠捶了他一下,自己又忍不住笑:“小声点儿。”
    姜齐:“她要是一直跟你显摆个没完,你就领她去买卤菜,她肯定心疼钱,就顾不上跟你显摆了。”
    毛玉珠又捶了他两下:“哎呀,你这个人真是,你几岁?”
    梁玉兰新当了管事,正是好面子时候,这会儿去买卤菜她肯定要抢着付钱,然后回家自己闷在屋里边数钱边心疼。
    想想就好玩。
    不过她得给家安攒嫁妆,还得攒钱供两个儿子读书,家才兴许在村里读就够了,自己也不怎么爱读,但家旺将来肯定是要一直读的,还不知要花多少钱。
    他们想想过个瘾就算了,不能故意坑梁玉兰花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