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9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鱼多嘴     书名:乞丐逃荒,不死就行
    “叶、青、竹!”
    “好好好,我不说,我就看看。”
    堂远和柳承在门口此起彼伏地咳嗽清嗓儿。
    大嫂如果不是坐月子,会不会起来追着大哥打呀?
    东西两屋都开了门,盼儿嘟囔着:
    “栗子又跑哪儿野去啦?家里来人都不知道叫的。”
    堂远笑道:
    “自家人,它就会哼唧。
    大哥,现在能看不?”
    叶青竹嗅嗅鼻子道:
    “滚远点儿,喝了酒还想靠近我儿子?
    咋想的?去去去。”
    柳承抬起袖子闻了闻,他多喝几杯而已。
    王金枝怕吵到孩子,小声道:
    “老三,你俩去换身衣裳就行了。”
    堂远乐呵应道:
    “欸,我肯定收拾干净再来。
    承哥,走啊。”
    柳承道:
    “你先去,我跟大哥说两句话。”
    叶青竹把人带到后门,问道:
    “咋了?”
    “衙门安排挖山的人,明日就到大湾村。
    吃住不用村里人管。
    我已跟大人说过,届时先将山围起来,免得村里人误打误撞惹到麻烦。
    大铁勺还得借用一阵子。”
    “成,等会儿我去村里走一圈,现在剩下的这些都本分,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。”
    柳承轻轻蹙了眉道:
    “苑可斯也在其中,大哥,要不跟周家商量商量,让盼儿再去借住一段时日?”
    叶青竹眯着眼道:
    “咱们堂堂正正,没必要躲。
    三月崔家就会正式上门提亲,在这之前,我护着盼儿呢。
    等你大嫂出了月子,崔良澈不动手,我也要想办法收拾他。”
    兄弟俩简单说了几句,柳承也回偏房去换衣裳。
    叶家其实是加盖了屋子的,只不过他们几个习惯了这么住,新盖的屋子全用来放粮食和白菜了。
    东屋遮挡的严严实实,一丁点风都不透。
    屋子里一股热气夹着奶臭味儿扑面而来。
    布帘子掀开,兄弟几个都没敢大口喘气儿。
    小拳头紧紧攥着,嗯,什么都是小小的。
    堂远觉得他一只手就能拖住这个“大侄子”。
    “比二姐的孩子个头大多了,她的俩崽我都不敢离这么近。”
    王金枝道:
    “小孩子长得快,过俩月再看,就都是差不多大的。”
    没多久,长久和福禄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,也要进来看。
    还好盼儿及时把人拦住了。
    长久不快道:
    “五姐,大哥能进去就算了,三哥、四哥、你和小七、小鸢都能去,凭啥就拦着我俩啊?”
    福禄眼巴巴看着不说话,长久的话也是他的意思,为啥呢?
    盼儿双手掐腰,瞪着眼睛道:
    “看看你俩,跟泥地里打过滚儿似的,都给我洗刷干净了再来!”
    福禄搓着手上的土,长久夹着尾巴跑出去找地方清洗。
    所有人进了屋子,都是踮着脚尖走路的。
    孩子醒的时候不多,除非吃喝拉撒。
    长久:“他头发咋这么少?”
    王金枝好笑道:
    “这还少啊,多黑多密啊,长大就好了。”
    福禄:“他睡不醒吗?”
    “醒了就得哭,这多好啊。”
    堂远还是感叹,才这么小,得用那么多尿布啊。
    叶青竹把一串弟弟妹妹轰出去,留下堂远和柳承想名字。
    人家菱角的孩子刚出生就上了族谱,大名小名全都有,他儿子还没决定好叫个啥呢。
    村里人常喊的那些也太不好听了。
    “大哥既然说起这个,二姐还跟我说呢,要不咱家也自己写个族谱啥的,以后孩子们多了,翻出来看看,也是个念想。”
    柳承犹豫一会儿才道:
    “族谱好写,只是咱们这个姓儿,都知道是我随口编的。”
    叶青竹故意逗他:
    “那怎么?你儿子还想姓柳吗?”
    柳承现在已经可以保持淡然,对答道:
    “当然姓叶了!”
    “你看,这不就得了,管那么多,这辈子还能改姓是怎么着。”
    堂远兴冲冲开始计划:
    “我得进县城买点好纸好墨,咱也弄个传家多少代的玩意儿哈。”
    柳承不乐意道:
    “我自己做的墨很丢人呐?”
    堂远飞速摇头:
    “没有没有,挺好的!”
    叶青竹一人一脚,不偏不倚踹了两个弟弟。
    “不是给我儿子起名么?赶紧的。”
    第 537章 衙门来人
    什么谱啊?要不是因为他没念过书,用得着这么着急求人么?
    其实叶青竹不知道,就算是学富五车之人,到自己面对这个境况,也不见得能信手拈来。
    叶青竹将心中一件大事交代出去,自己则背着手去村里办事。
    年纪大的如谷老爷子、还有卢家、肖家,在大湾村这个山沟沟里住了几十年,竟然不知道山上的石头有大用。
    叶青竹将人集合在村中央,跑腿去下川的人还没回来。
    叶青竹脑子里构画着整个村子的轮廓,明明现在是一个村子,也并未有什么大纠纷,一直这样分成两半极不方便。
    已经在的人交头接耳,女人们算着日子,谁家的孩子跟谁家的能同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