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,把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,你觉得呢?”
江清月的细声安慰,让宋砚很快便散了心结。
黑暗里,两人相拥着沉默了一瞬。
忽然,江清月的声音猛地低低响起,“你干什么?”
“听你的,把日子过好。”
“你不累?”
“还好。”
“…”
回到江都府的第二天,江清月两口子便马不停蹄准备去看看秋收的情况。
刚走出家门没多久,便看见家家户户都敞开了大门,正在院子里翻晒着谷子。
不少人看见两人后,纷纷拎着口袋跑了出来,又是感谢又是塞东西的。
江清月解开口袋打开一看,都是今年新打出来的大米,颗颗莹白饱满。
不过也只是看一眼,夸赞了一句,就连忙将口袋给还了回去。
“这个我们不能收,再说我们家里也不缺大米,大家自己收好留着过冬,往后日子长着呢。”
众人见两人坚持不要,只好作罢。
两人就这么一路走到城门外,等到没人了,这才连忙上马准备去地里看红薯。
沿着红薯地看了一圈,发现大家的红薯都长势良好,才渐渐放心下来。
同时也在心底盘算着霜降的时间和收红薯的时机。
看完地里,江清月又忙着去香皂工坊。
她不在的这段时间里,大家已经做了不少的香皂出来。
尤其是走之前她亲自灌进去的那一批香皂,如今都已经皂化好,这两天就可以安排船送往金陵。
这样一来,正好能赶上金陵那些开业用。
除了她们家的香皂工坊,如今城内做小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。
东市的早市上也不乏新鲜的鱼虾和各种肉类,还有一些寻常的蔬果。
如今天气渐冷,南方的商船也可以运新鲜的吃食过来。
看着大家的生活越过越好,江清月是发自内心地跟着欣慰和开心。
而宋砚那边,自打回来后,他每天都忙着去学堂。
两人这次从姑苏采买了不少的纸笔,一回来便分给了学堂里的孩子们。
许多孩子都是第一次使用正经的毛笔和纸,爱惜的不得了。
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东西金贵,第二天孩子们都从家里带了不少的吃食过来,聊表心意。
其中最多的就是今年大丰收了的黄豆。
江清月见大家执意要给,便只收了些大家如今都不缺的黄豆,打算回去磨豆浆、做豆腐和发豆芽。
而她们家之前囤的黄豆,早在三伏天的时候就被吴氏拿来晒豆豉准备做豆瓣酱了。
如今家中后院便有几口大缸,里面都是晒好的酱。
趁此机会,江清月也打算做些生抽出来。
虽然城内能买到豉油,但是杂质过高颜色也很深,比她常用的老抽味道还要重。
所以她才打算做些味道相对清淡咸甜的生抽出来。
正当大家忙忙碌碌地朝前奔好日子的时候,赵元明那边传来了好消息。
吴王不日便要从南方全胜而归,打算直奔江都府而来。
这就意味着,江都府以南所有的州郡如今都已经收在吴王麾下。
而他之所以绕开金陵直奔江都府而来,定然是为了一鼓作气北上。
毕竟江都府算是他地盘上最靠北的一座城池。
吴王即将到来的这一消息,让全城的老百姓都很激动。
但是因为并不知道具体来的时间,所以激动之后大家便继续投身自己的忙碌当中。
到了九月底,天气渐渐冷了下来。
眼看就要霜降,村长便自发带领宋家族人开始挖起了红薯。
除了宋家的男女老少之外,还有不少和宋家相熟的人家也都过来帮忙。
原因无他,只因宋家人事先就已说好,这次收获的红薯会分一些给其他人家做种。
争取在明年的春天,让全城的老百姓,只要想种的都能种上一块红薯地。
大家自然不好意思白要,所以除了用别的东西交换,那就是主动过来帮忙干活。
顺便也好见识见识这红薯到底产量如何。
第306章 红薯丰收吴王回城
待众人陆陆续续走到田间地头,大家便熟练地用镰刀开始割红薯秧子。
清理完红薯秧,接下来才是真正到了挖红薯的时候,也是最难的一步。
以免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红薯被挖破,家家户户都只让最有刨红薯经验的那一人来挥锄头。
待土被刨开后,其他人才上前开始用手或者小铲子将土里的红薯全部扒拉出来。
除了宋氏家族的人,其他人都是头一回亲眼所见挖红薯的场面。
等见到硕大滚圆的红薯从土里提溜出来时,众人不免发出啧啧惊叹的声音。
见大家这么震惊,宋家的人嘴角扬得更高了!
“这还不算大!我们上回挖到一个比这还大呢!”
“就是!个头大也没什么用的,主要你们瞧瞧这一颗秧苗结了多少个,啧啧。”
众人又忙低头去数,随即再次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。
江清月和宋砚见此情形也忍不住想起去年在山里挖红薯的场景。
当初村里的人也是这副震惊的神情。
江清月想着想着就笑出来了。
宋砚忍不住好奇问道:“笑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