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6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于欢     书名:美人谋
    可是陈娘子尚未出嫁,中秋之夜,郎君贸然前去是不是不太妥当?永宁公主问道。
    李康微微抬眼,他似乎从永宁公主的话中听出了什么,我与妤娘自幼相识,我不可能让她独自一人的,请公主见谅。说罢,他向永宁公主拱手,随后转身离开。
    郎君是不是喜欢陈氏!永宁公主看着李康的背影道追问道。
    李康愣在庭院,半只脚悬空了片刻,他站在月光下,行单只影。
    康不明白,公主是何意?李康侧头道。
    郎君既然有此心意,为何不将陈氏迎进王府。永宁公主道,如果郎君是不敢向陛下开口,那么妾,可以代为。
    李康转过身,他看着永宁公主,语气有些重,这是我的私事,还请公主,不要插手与干涉。
    说罢,李康便离开了王府,左右已替他备好了马匹。
    陈文泰死后,皇帝对于陈家便没有了顾忌,安插在大将军府的眼线也被撤除。
    偌大的府邸,只剩下陈妤一人,偶尔也会有一些亲族会登门探望。
    娘子,彭城王来了。侍女踏入庭院提醒道。
    院中烧着纸钱,但并不是在拜月,听到李康到来,陈氏的心紧了又紧。
    她匆匆迈出庭院,可又因为走得太急,在长廊的拐角处差点撞倒。
    幸而李康眼疾手快,将她扶住,阿妤。
    陈氏接着这个契机扑进了李康的怀中,兄长。
    左右见之,皆识趣的低头退下,李康扶着陈氏,满眼心疼道:怎么那么不小心,这可不像你。
    我听他们说,陛下让你做了礼仪使,前往齐国。陈氏抬头说道。
    嗯。李康松开陈氏,牵着她走到庭院。
    齐人奸诈,多阴谋诡计,楚国刚刚平定西南,兄长名声在外,此时入齐,是否会有凶险?陈妤担忧道。
    阿妤不必担忧我,此次左卫将军也会随行。李康宽慰道。
    萧将军的确是有能力,可那是行军打仗,如今你们要远赴他国,这是羊入虎口,不一样的。陈妤依旧不放心道,而且不光是齐国陛下因何要你出使。
    李康在陈文泰的灵牌前上了一炷香,随后回头,见陈氏一直盯着自己,于是走上前伸手抚了抚她的眉头,别老是皱着眉头。
    兄长总是做这些危险的事。陈妤道。
    抱歉。李康顺着往下,轻抚陈氏的脸庞,总是让你担忧。
    阿妤,现在是一个人了。陈氏抬头道,除了兄长,我什么都没有了。
    陈文泰战死之后,陈氏就像变了一个人,尤其是对李康的情感,不再像从前那般隐忍,也许是害怕真的失去。
    而李康对陈氏,一直心怀愧疚,所以不愿将她拉下泥潭。
    可作为大将军之女,她早已身在局中,李康明白陈氏的意思,我之所以在这儿,不光是因为我答应了大将军要照顾你。
    是因为,你是阿妤,所以我才来到这儿。
    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---
    楚水
    楚水之上,有许多来往的船只,一些文人雅士,聚在一起乘船赏月,偶尔还能听到水面上吟诵的歌声。
    皎皎彼姝女,阿那当轩织。
    粲粲妖容姿,灼灼美颜色。
    良人游不归,偏栖独支翼。
    空房来悲风,中夜起叹息。
    伴随文人歌赋的,还有琴曲,一些较大的画舫中,甚至还有舞乐。
    楚水两岸,有不少人在放明灯祈愿,适才出章华宫时,平阳公主便是看到了此地有人在卖灯。
    孔明灯易引发山火,若非中秋之夜解触了禁令,寻常时候,是难以遇见的。
    天空,对于陆地上的人而言,是遥不可及,也是神秘的,而灯盏能够飞上天空,离神明更近,百姓们将寄托都书于灯纸上,祈愿神明可以看到,为之实现。
    这个灯怎么卖?平阳公主走上前问道。
    十个五铢钱。卖灯的摊贩说道。
    听到价格,萧怀玉便要上前理论,因为孔明灯的制作材料极为简单。
    摊贩看出了萧怀玉的不满,于是解释道:我这灯,就算遇到大风也不会熄灭掉落,很灵验的。
    萧郎。就在萧怀玉想要争论时,平阳公主已经挑好了两只灯笼,这两个好不好看?
    看样子,夫人很喜欢。摊贩看着萧怀玉笑眯眯道。
    萧怀玉没有再说什么,从怀中拿出了铜钱,摊贩接过后,眉开眼笑道:笔墨在这儿。
    太阴星君会庇佑二位佳偶,白头偕老,永结同心。
    那就借你吉言了。平阳公主提起笔,在纸灯上写了两行字。
    缅邈岁月,缱绻平生。
    第267章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
    平阳公主将笔递给萧怀玉,萧怀玉虽接过了笔,却犹豫着不知道写些什么,于是便想推脱,我字丑
    自想起上一世的过往之后,萧怀玉便也通了一些文墨,只不过后天所学,比不了平阳公主这种自幼饱读诗书。
    祈愿而已,难道萧郎心中,就没有所愿吗?平阳公主问道。
    萧怀玉看着孔明灯,以及上面的两行字,于是提笔写下了四个字天下太平。
    平阳公主有些意外,她既没有为自己,也没有为亲族,又或者是她们二人之间,可是这四个字,却又包涵了这一切。
    摊贩拿来了火折子,萧怀玉将孔明灯点燃,随着火焰燃烧,孔明灯逐渐升空,
    一阵钟声响起,这是正点的报时声,自寺庙传出,正是这一声钟响,让万千盏孔明灯同时飞天。
    楚水之上倒映着三千明灯,缓缓升空的火光与倾泻而下的月光相交融。
    二人站在河畔,看着头顶越飞越远的明灯,微风拂面,随着水波荡漾,二人的倒影相交在了一起。
    萧郎心中的愿望,只是天下太平吗。平阳公主站在风中轻声问道,你还真是纯真的很。
    我只求一份心安。萧怀玉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回道,愿早日停息战火,再无杀戮尖塔。
    平阳公主看了一眼萧怀玉,随后又看着远方的无数灯火,会如你所愿的,这太平盛世。
    忽然,一艘经过的小船传出了笛声,曲调凄凉,有哀伤之意。
    小郎君可知道哪里有船吗?平阳公主回头看着岸上的摊贩。
    往前走二十步,就有一个渡口,那里有船。摊贩回道。
    楚水穿城而过。平阳公主带着萧怀玉按摊贩的提示前往了渡口,顺着水流,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,就像刚刚的哀乐,这才是民间最真实的样子。
    萧怀玉一路跟随,一路听从,今夜的平阳公主,似乎比以往活泼了许多,说了许多她从前未曾听过的话。
    深宫之中的富丽堂皇,只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,而身份,无疑是最沉重的枷锁。
    权力可以满足人心的欲望,却也会失去最本真的东西。
    萧怀玉找到了船夫,但却只剩下了一条并不太安全的小船。
    二位来晚了,大船都已被租去,明日才得还。老船夫解释道,只剩一条小船,倒是能容纳两个人,就是只能游船观岸景,不能做其他了。
    我便是只要赏景的,哪还有其他要做。平阳公主顺着船夫的话笑道。
    二位气质不凡,老头儿是怕二位上了船,不安稳,回头又找老头儿的麻烦。船夫忧虑道。
    老伯只管放心,我家郎君身手好的很,就算是落了水,她也定然会护我周全。平阳公主再次说道,萧郎,你说是吧?
    她不愿扫平阳公主的兴,于是点了点头,你只管借船,出了事都由我来承担。
    二人遂租下了老船夫的小船,萧怀玉先行上船,但平阳公主未曾坐过这种渔民的小船,船在水中的摇摆不定,差点让她落入水中。
    好在萧怀玉扶住了她,并用腿劲稳住了船身,这种小船,她在云梦泽之时便常用。
    岸上原本担忧的老船夫松了一口气,有郎君在,老头儿也就放心了。随后他将船头的系绳解开。
    小船顺着河水缓缓流向下游,偶尔河面上还漂浮着花灯。
    萧怀玉扶着平阳公主坐在了船头,自己则在船尾摇桨。
    随着船只前行,来到了支流的浅滩,两岸有宅舍,酒楼,旅店,灯火通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