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近日光     书名:[历史同人]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
    要说汉文帝真是太极大师,可惜汉景帝学得来他爹的政策,却学不来汉文帝这一手太极。】
    【李渊】:太极大师,哈哈哈哈。
    看到天幕上的哈哈哈,汉文帝颇为无奈,如今大汉内患外忧,不打太极怎么办,汉文帝长叹一口气。
    若他有后世大唐那样的武德,何必平衡各方力量。
    【李渊】:就他这样的怎么创建了文景之治,还是命好。
    李渊心里继续吐槽,反正他就是瞧不起老刘家的人,不管大汉是何等的王朝,反正他就是瞧不上。
    再厉害能有他们大唐厉害,瞧瞧他儿子,天可汗,而自己,是天可汗的爹!
    也不知道他儿子为何会崇拜汉文帝,有什么功绩么?连个匈奴都打不赢。
    看着粉丝李渊的偏见,乐瑶打算用事实说话,汉文帝能创文景之治,可不是因为运气好而已。
    这开局若是给李渊,怕是大汉早就亡了。
    【从处理吴王刘濞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汉文帝的政治手腕,以及他的政治风格。
    无形中,以最温柔的办法把对方给置于死地,真乃帝王心术的典范。
    怪不得是唐太宗的偶像。】
    听神迹给与自己肯定,汉文帝特别激动,但随即又觉得的自己德行不配,他何德何能可以得到神迹的肯定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听自家父皇被神迹肯定,汉景帝刘启也有那么一丝丝的期待。
    方才神迹说了文景之治,自家父皇是汉文帝,自己是汉景帝,文景之治自然指着是他们两人。
    汉景帝刘启在政治上一直遵循他爹汉文帝的政策,休养生息,厚积薄发。
    既然神迹夸了他父皇,接下来就应该夸夸他了。
    汉景帝刘启开始期待,论当皇帝,刘启自认为自己是个明君。
    【接下来咱们具体说说汉文帝的政治手腕。
    咱们再说说汉文帝其他的怀柔手腕,首先看看汉文帝如何对待功臣集团。
    先说说大将周勃,平定了诸侯之乱功臣。
    汉文帝封他为宰相,但只会打仗的周大将军怎会当丞相,不过多日周勃的工作上的过失就越来越多。
    如此,汉文帝算是给足了功臣面子,但功臣自己不行,那就没办法了。】
    刘启看向他爹,在刘启印象里他爹是出了名的老好人,若换上自己,哪会给那些老不死的如此权利。
    这么看,到底是自己太年轻 ,他爹这招,挺损。
    【最后大将周勃自行告老还乡,然后另一功臣陈平上任,陈平岁数大,不过多久就死在丞相之任上。】
    【李渊】:是不是汉文帝故意把他给累死的?
    汉文帝…
    【陈平死后,汉文帝又让周勃回来任宰相之位,这次和上次不同,汉文帝没那拿工作上的事难为周勃。
    此时正值汉文帝下令让诸侯回到自己封地,但诸侯都不想走。
    古代可不是现代,长久不联系,诸侯间再想联合起来就太难了。
    见没人行动,汉文帝下令让周勃带头先回自己的封地,可怜的大将周勃椅子还没坐热,就又回去了。
    诸侯一看周勃都走了,他们的拖延之策被破,只能回到自己封地。】
    公子扶苏认真听着,这样的汉文帝对他带来了巨大冲击,颠覆了方才他对汉文帝的印象。
    之前神迹所述,汉文帝是难得的仁君,可以如此仁义的君主为何对功臣如此?
    公子扶苏不解,大为不解。
    【除此之外,汉文帝还提携新的官吏,分散原功臣集团的权利。
    汉文帝还建立谏议制度,所谓谏议制度,也就是允许普通百姓直接向皇帝上书,和现在的上访制度有点相似,用民来制约功臣集团的权。】
    嬴政拿起刻刀,一字不落的把汉文帝的政策记下来,果真是唐朝小儿崇拜的帝王。
    他的政策的确有可取之处。
    嬴政看向公子扶苏,若扶苏是汉文帝这般的“文”,他自可把天下放心的交于他。
    【汉文帝此举对功臣周勃来说未免凉薄了些,但作为君主却是不得不为。
    特别汉文帝方得天下,说白了,要杀鸡儆猴,震慑功臣集团,毕竟当年是功臣集团的本意是找个傀儡,汉文帝用帝王手腕告诉他们,不好意思,找错人了。
    周勃的晚年虽然不如意,但他的子嗣还得以重用。】
    “不得不为,不得不为。”汉文帝喃喃道,不想神迹竟把他心底最深的感受说了出来。
    【咱们再看看汉文帝对待外戚的手腕。
    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在汉文帝登基时可立下了大功,但薄昭张扬跋扈,他的侄子犯错被大臣钟毓依法处置,于是他钟毓争论,一怒之下杀了钟毓。
    薄昭竟然杀大臣,自当死罪,可作为外戚立下功劳的外戚,直接杀之?那其他的外戚会如何?不杀,又于理不合。
    于是汉文帝想出办法,他让大臣们在宴席上劝他死,薄昭不同意自杀。
    大臣们当场给薄昭哭丧,没错…给活人哭丧,并且汉文帝连灵堂都给他布置好了。
    不管薄昭死不死,他已经是死人了,且是自愿死的人。】
    刘启不自觉的站了起来,他看向他爹,心中大为感叹,他之前真以为薄昭是自己自杀而亡,竟然不是?!
    刘启似乎掌握了一种新的杀人方法,先设灵堂,后杀之。
    【要不说是汉文帝,手腕都是如此的悄然无息。
    但是能让汉文帝留名千古的并不单纯的靠这样的手腕子,能被后人百姓如此怀念的帝王,被后世念念不忘的文景之治。】
    乐瑶放起悲伤宏达的音乐。
    【汉文帝登基的时候却赏赐天下百姓的帝王,册封皇后的时候,赏赐天下百姓,册封太赏赐天下百姓。
    汉文帝废除了肉刑和连坐之罪,减免赋税,只做对百姓有利的事,没了严苛的法律,但百姓却遵纪守法。
    作为迷信帝王,他却不让大臣百姓为自己祈福,国家的一切罪过自己承担。
    甚至文帝死后的遗诰还想着百姓,不让天下百姓为他服丧。
    汉文帝说,天下万物,死是归途,自己德行浅薄,在位的时候没有给百姓做过什么,凭什么让百姓为他服丧哭悼,还要打扰他们的生活,这是加重了自己的的失德,如此更对不起天下百姓。
    不但如此,汉文帝还没有修建自己的皇陵,随葬品都是瓦罐,正如他生前一样的。节俭。】
    听到此处,唐太宗李世民红了眼眶,汉文帝这般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,自己根本无法与之相比。
    【就这样一个爹,也不知大汉棋圣怎么不和他爹多学学,明明和他爹一起创建了文景之治,到最后却成了唯一没有庙号的皇帝。】
    汉景帝刘启???
    汉文帝刘恒看向他儿子刘启,没有庙号?这是干什么了,连个庙号都没有?!
    第103章
    【路人甲】:纠错一下, 汉朝的庙号还不像后世一样批发,没有庙号的皇帝不少。
    【路人甲】:汉景帝没有主要是因为他爹和他儿子都牛,导致他看起来和不及格一样。
    【路人甲】:大汉庙号守门员。
    粉丝路人甲出来纠正,乐瑶看了立马改正, 刚刚她说的时候疏忽了。
    【感谢路人甲的纠正, 除了汉景帝, 大汉还有很多皇帝没有庙号, 毕竟大汉的庙号还比较珍贵,不和后朝一样的搞批发。】
    听神迹纠错, 汉景帝心里舒服了些。
    【这么说吧,要是六十分能得庙号,汉景帝就只有五十九分,所以人称大汉庙号守门员。】
    汉景帝……
    *
    未央宫,汉文帝。
    听自家儿子在合格线的边缘, 汉文帝不多苛责, 甚至还安慰刘启, “都是为父的错。”
    和李世民的打压教育不同, 汉文帝是自省式教育,儿子不行, 定是自己这个当父亲的不行。
    汉文帝打起十二分精神, 他定好好记下他儿子的不足之处, 然后和他一起改之。
    【时间不早了, 咱们明天见。】
    乐瑶一口气讲完了汉文帝, 汉景帝就每天再讲,她得好好做做功课, 别再出现今天这样的错。
    天幕消失。
    秦始皇嬴政看向公子扶苏,“可还要死。”
    胡亥盯着公子扶苏的嘴, 等他开口说一个死字,可公子扶苏迟迟没有开口。
    胡亥急的不行,搞那么大架势,如何事到临头,不死了?!这不是浪费感情么!
    “儿子不想如此糊里糊涂的死。”扶苏回道。
    秦始皇嬴政嗯了一声,还没到不可救药的地步。
    *
    唐
    李泰终于重新做完了文章,好歹是过了。
    他急匆匆的去内殿,想看看神迹说了什么,可惜神迹已经消失了。
    此刻李泰不知如何形容此时心情,极度的失望又极度的气愤,但又无处发泄。
    回东宫后的李泰气的一晚上没睡的着,等着天蒙蒙亮,他方才有了睡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