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圆儿百无聊赖,就琢磨睡一觉。
结果,这时候的马车没有胶皮轮子,每次颠簸,恨不得都要把人颠散架子了。
别说睡觉,不把午饭吐出去就不错了。
“我后悔了,三哥。
这么颠簸,不等到府城,你妹子就要去见阎王爷了。”
“胡说什么?”
方玉敲她的头,重新拿起书,应道。
“能睡就睡一会儿,好似先生有些晕车,没吃什么东西。
晚上你做点儿好吃的,给先生一份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
车队一步步往前走着,眼见日头西斜,天色马上就要黑了。
众人琢磨着投宿,总共六辆马车,一车两三人,加县学借来护送的十个府兵,一行二十多人。
投宿也是个大问题,童先生的常随福叔走过几次这条路。
打马跑去前边,寻了个小村庄,说好了落脚儿的人家。
众人就加快了脚步。
小村庄当真不大,十几户人家,突然见到车队落脚,也没有多奇怪。
显见平日也常有错过城镇,在这里对付一晚上。
那十个府兵虽然路上半死不活儿,骑着马冷着脸,但到底有几分威慑作用。
投宿的农户答应提供晚饭,也能让出三间房,只收取一两银子。
方玉同几个同窗平摊,一家就是二百文。
即便家里给了不少银子,方玉和方老二也是心疼。
再看这农家妇人端出来的菜,不过是一盆白菜炖土豆。
星星点点油花儿,就算荤腥儿了。
外加二十几个苞谷面掺了谷糠的饼子,也是黑乎乎,看着不干净。
兄弟俩更是为荷包抱不平,其余同窗也是没有胃口,照旧打算吃干粮对付了。
倒是十个府兵吃的香甜,因为他们平日在兵营的伙食,也就这般水平。
幸好,方圆儿跟了过来。
她多给了几文钱,找农家妇人借了灶台,讨了半颗白菜,就忙开了。
路上和好又醒好的面团,被她托在手里,一个小小的弯刀套在右手上。
每一次挥动,白生生的面条就落到了半锅沸水里。
搅和几下,苗条飘起就熟透了。
过凉水,码放到碗里,加一些烫软的白菜丝,添上一勺肉酱,半勺醋。
一碗酸香的刀削面就做好了。
方玉捧了第一碗,就直接送去了童先生歇息的房间。
福叔正在犯愁,手里端着茶水和点心,想劝着主子好歹吃一口。
童先生路上吐了几次,这会儿脸色苍白,根本没有胃口。
结果,方玉一进屋,酸香的味道飘散开来。
童先生立刻就坐了起来,“什么味道?”
方玉上前,笑道,“先生,我表弟做了刀削面。
先生若是不嫌弃,就垫垫肚子吧。”
“不嫌弃,不嫌弃!”
童先生本来就不是迂腐扭捏的人,这一日折腾的肚子早就空了。
哪里还受得了诱惑,开口就应了下来。
福叔赶紧扔了茶水点心,扶着他坐在桌前儿。
刀削面放在眼前,童先生的肚子就叫了起来。
白生生的面条上,褐色的肉酱油光光,添上一把白菜,一点儿翠绿的小葱花儿,只是看着就知道必定美味。
他喝了一口汤,恰到好处的酸味,立刻让他胃口大开…
方玉同欢喜的福叔点点头,就退了出去。
方老二和方圆儿也正等着他,一人分了一碗,就着两瓣儿大蒜,吃的真是分外满足。
虽然没有像样的桌子,没有配菜,没有家里人。
但这样的时候,已经是好太多了。
碗筷刚刚放下,方圆儿正要拾掇。
福叔却红着脸走了进来,小声说道,“那个方公子,先生有些没吃饱,您看,能不能…”
不等方玉应声,福叔身后又钻出几个身影儿,齐齐喊道。
“还有我们,我们也要吃面条!”
这几人正是方玉的同窗,他们家里虽然条件不错,也没少准备干粮。
有的是细面烙的饼,有的是铺子里卖的点心,还有烧鸡酱肉。
但赶路一日,好吃的都吃光了,剩下的干饼也味同嚼蜡。
若是大伙儿都一样嫌弃又不得不吃,那也算有个伴儿。
但偏偏有方家这三口例外啊!
方才,他们在外边嗅着香味,可是没少淌口水。
这会儿借着福叔的话头儿,借着童先生的“威”,他们赶紧就冲上来了。
方玉瞧着,就是平日不太合群的孙裕兴都站在门边儿,也是觉得好笑。
于是,他回身去问妹妹。
“园子,还有面团吗?”
园子是兄妹三个商量妥当的化名,方便一路上称呼。
方圆儿自然欢喜哥哥与同窗们相处好一些,毕竟到了府城还要一起去考试。
多一份善意,谁知道以后什么时候就多一份方便。
对于她,不过是多做几碗面条罢了。
“还有面团,三哥,等我一会儿就好。”
众人立刻都是欢呼出声,纷纷挤进灶间。
灶间本来就小,又有些凌乱。
方圆儿更是不方便被他们盯着下面条,方玉就提议道。
“咱们去先生房里一起吃吧。”
众人自然说好,方圆儿扯了哥哥一把,低声说了几句话。
方玉点头,带了同窗去了童先生屋里。
肉酱都是现成的,不过是煮几碗面条而已。
片刻,方圆儿就准备好了,甚至还给农户家里的小子带了一碗。
这孩子从方才就一直在探头探脑看进来,馋的舔手指。
农家妇人也是惊喜,没舍得推辞。
转而取了两棵白菜,几个土豆,一定要方圆儿放到车上,带着路上吃。
方圆儿痛快接了,转手又给孩子几块点心。
这般有来有往,这一家农人也是热情很多。
方圆儿又烧了热水,待得方玉几个从童先生房里出来,就有热水洗脸洗脚解乏了。
就是福叔都端了一盆热水进去伺候童先生。
几个同窗忍不住又是夸赞,“仲良,你这表弟真是太机灵了。
比我家的小厮常随都有眼色,你带了他上路可是有福了。”
方玉含糊几句,就把话头儿岔了过去。
倒是孙裕兴多看了方圆儿一眼,方圆笑嘻嘻看过去,半点儿不害怕。
吃人家的嘴短,读书人应该更懂这个道理才是!
第四十二章有饭一起吃!
一切拾掇好了,兄妹三个抽出板子开始做上下铺,安顿睡下。
不必说,这上下铺又让众人惊奇。
幸好,他们还有些分寸,没有爬上马车试睡。
好不容易,众人都安顿下来。
方家马车里也剩了兄妹三个,才能安静小声说话。
“三哥,你跟先生说,明日到荔浦县,就寻镖局或者商队搭伴儿了?”
方圆儿从空间摸出三个苹果,塞下去两个,然后躺在上铺翘脚啃着。
方玉怕坏了牙齿,不肯吃,把果子塞到了暗隔儿里。
“说过了,先生也是应了。
他原本定的府兵是熟人,对府城的路也极熟悉。
但那人临时出了事,不能同路,否则也不会出现今日这般情形。
孙裕兴他们都不差银子,也是同意寻人搭伴儿。”
“这样也好,”方老二咔擦咔擦咬着苹果,也是放了心。
“这些府兵老爷,瞧着一个比一个横。
当真遇到事,怕是跑的比谁都快。”
“好了,二哥,小心隔墙有耳。”
方玉嘱咐一句,“早点儿睡吧,明日还要赶路,尽早到荔浦县。”
兄妹三个说了几句,就各自睡下了。
赵金莲是真疼儿女,新缝制的被褥塞了厚厚的棉花。
铺在木板上,睡起来却是半点儿不觉得咯。
方圆儿一夜无梦,睁开眼睛时候外边已经天亮了。
她赶紧跳下车,方老二和方玉已经醒了。
三两下收了板子,众人简单洗漱一下,就直接上路了。
山路难行,金河县和荔浦县间隔七十里。
昨日赶了三十里左右,今日的任务有些重。
果然,这一日马车就没停下过,所有人宁愿被颠的抱怨连连,也没嚷着歇息。
方圆儿和哥哥,除了坐车辛苦,依旧是没有委屈肚子。
空间里存下的白米饭,被盛进大陶碗里,浇上一勺红烧肉,真是香掉牙。
再配上两块麻辣瓜条解油腻,简直是绝配。
以至于,晚上终于赶到荔浦县外的小镇子。
旁人都是霜打的茄子一样,方家三兄妹却显见,精神要好很多。
一个身形有些胖,名唤宋修的同窗,死死拉了方玉的袖子,嚷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