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论如何,日子总要过下去。
原本以为庄园再次上客要在秋日摘梨的时候,不想,因为西瓜,又连带火了一把。
城里很多小富人家,好奇西瓜是怎么种的,又赶上闲暇时候,就索性在庄园租了几间房,带着妻儿松快几日。
让人惊喜的是,庄园的房价居然降了一半。
这般,更是住的轻松自在了。
一家人在饺子馆门口下车,看过了西瓜地,西瓜秧,再买上一个西瓜放到车上。
到了庄园,男人们去栈桥上钓鱼,妇人孩子们去山上玩耍,累了就去寻男人。
有机灵的小厮把男人钓上来的鱼处理干净,直接放在铁网上烤熟,撒上方家秘制的调料,去腥提鲜。
就着清风,绿树和隐约的读书声,一家人吃起来就越发美味了。
孩子喊着,“爹爹钓的鱼真好吃!爹爹太厉害了!”
做父亲的,就是在外再如何风光,听了无数恭维,也抵不上孩子这一句天籁,于是立刻笑声朗朗,一家和乐。
酒坊里,方老二琢磨了很久的梨花白也酿好了。
虽然大部分要埋在梨树下,但还是可以分出一些给众人尝个新鲜。
孙老先生和魏先生自然是第一批酒客了,还有县衙那边也送了两坛子。
另外,通过陈老夫人也给陈大人递了消息。
方家埋下的酒里有五十坛子是给陈大人准备的,明年花期时候,不必同旁人争抢,尽管宴客赏花,痛饮梨花白。
先不说东西好坏,方家事事想到前边,这份周全,实在让陈大人心里熨帖。
更何况,没几日,陈老夫人当真带了两个孩子搬去了方家庄园,住进了三号院新社。
后衙终于重新恢复了安静,他偶尔还能去方家庄园散散心,孝顺一下老娘,简直是两全其美。
就在这样的时候,大牢那边报来消息,梨花坳那个里正被同牢房的犯人打死,他也就不过心了。
挥挥手,示意手下捕头处置,按照老规矩,喊了家属来收尸。
至于剩下那对儿坑了老爹的胡老三夫妻,也尽早发配去干苦力。
倒是钱金宝儿这个等死的,还能多活两月。
胡家少不得又要闹一场,但府衙说的明白,老爷子是同犯人抢吃的时候,被犯人失手误伤死亡。
那犯人一样是秋日问斩的死刑犯,多杀一个老头儿,罪责也是加不上去了。
总不能让他再多死一次吧。
胡老头儿死的冤,但归根到底还是被儿女拖累了。
胡家发丧,村里人念着旧情,都去露个面,送点儿黄纸。
但胡家人开口就是方家不厚道,因为一点儿银子害了他们家里老爷子,让狗子没了爹娘。
村人本来就偏心方家,再听他们这么胡搅蛮缠,扔下纸也就寻借口走了。
丧事办的冷冷清清,胡老头儿被下葬了。
胡老三夫妻也被押送去东州府,汇合那里的犯人一起再被发配去做苦役。
到底胡老大和胡老二还不算愚笨,兄弟俩一商量,就打算把院子和田地都卖了。
举家搬去百里外的一个山村生活,那里有胡老大的岳父一家,而岳父也是做里正的。
可以暂时庇护他们一家,慢慢休养生息。
就算不能恢复以前的荣光,起码也不怕别人欺负。
村里有人家要娶媳妇,看中了胡家的院子,价格压了压就买下了。
但胡家的二十亩良田,要价二百两,却是没人买的起。
最后胡老大求到方老汉面前,方老汉就点了头。
赵金莲亲自取了二百五十两银票给方老汉,方老汉转交给胡老大,叹气说道。
“说起来,咱们两家原本处的不错,都是钱金桂在中间搅和。
如今这个样子,谁心里也不好过。
田里还有没收割的粮食,不能让你们家里吃亏,所以我多给添五十两。
以后好好过日子,有空闲就回来看看。”
胡老大也没拒绝,行礼道谢。
第一百章 辛苦了,二哥
虽然他们家里对方家都有怨气,但他是男人,又是长子,也更懂几分道理。
说到底,胡家有今日,是爹娘对老三的溺爱,也是对钱金桂的纵容,同方家真是没有太大干系。
胡老太当然不愿意搬走,但年岁大了,没了老头儿可依靠,以后指望儿子,自然要跟着儿子一起。
胡家搬的利索,一日就走得干干净净。
村人议论几句,很快就被方家大批量卖西瓜给商贩们吸引了注意力。
虽然方家卖银子,也不会分给他们一文钱。
但多看一眼,好似就像看到了明年这个时候,他们也在同样数银子一样。
方玉陪着方老汉和几位村老儿们去了一趟府衙,方老汉就顺利交接,做了梨花坳的里正。
村人们背后说起,都羡慕方家大难不死必有后福。
这一晚,天气炎热,饭后,方圆儿拿出四个镇在井水里一日的西瓜。
半个给了吴嫂子吴岩和桃红,半个给魏先生,一个给孙大夫祖孙俩,一个给陈老夫人祖孙。
这就没了三个,剩下最后一个,才被切成块,家里老少围在桌边,一边说笑一边吃,偶尔把西瓜子小心吐出来放在碗里。
不必说,这最后一个西瓜是方圆儿的空间出品。
空间西瓜相比村口瓜园里的,味道好太多了。
家里老少都能吃出分别,却从来没说过。
刘氏和王氏身边的木头摇篮里,放了小儿子,吃口西瓜,就晃一下摇篮。
至于蚊虫,倒是不必担心。
孙老大夫前几日带方圆儿上山采草药,采了半筐驱蚊草。
方圆儿种在空间一日,催发了一下。
再栽在院子周围,家里居然就一个蚊子都没有了。
为此,惊喜的方老二,更是把其余几个院子都栽了一遍。
很快,就得了客人的夸赞,都说庄园住的惬意,夏日最多的蚊虫都没有,难得睡个安稳觉。
吃了瓜,家里老少歇下,方圆儿给二哥和三哥使个眼色,三人借口凑在偏院儿,说起胡家之事。
方老二才道,“胡里正过世,不是我做的。本来也买通人手,准备寻个机会。
结果,胡老三抢别的犯人饭菜,胡里正上前帮忙不成,被推的撞墙流血身亡。”
方圆儿当然不会怀疑哥哥,跟着叹气。
“原本还怕胡家以后是个祸根,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。
也好,省的我们家动手,又于心不忍。”
“行了,这事以后不要提了。”
方玉拍拍妹妹的肩膀,嘱咐道,“你一个姑娘家,多给自己缝几件漂亮衣衫,外边的事,不必你惦记。”
方老二也是点头,“多看着金子读书也好,这小子太皮 了,听说是学堂里的孩子王呢。”
三人都是笑起来,又说了几句,方老二就和方玉出了偏院儿。
夜色正好,威风带了几分凉爽,兄弟站在廊檐下半晌没有说话。
最后,还是方玉轻声说了一句,“辛苦了,二哥。”
方老二笑了,应道。
“大哥老实顾家,你以后要光耀门楣,只沾染墨香就好。
妹妹也只管做个欢喜的小姑娘,等着带丰厚嫁妆出嫁就好。
只有我,什么事都不成,就适合处置这些小事了。
自家兄弟,可别跟我客套。
回去睡吧!”
“好。”
兄弟俩相视一笑,夜色里,依旧看得清彼此眼底的赤诚和温暖…
家里西瓜卖得好,庄园也是每日都住满三成客人。
吴嫂子带了桃红张罗饭菜,厨艺日渐精进,又有空间泉水加成,也是让客人不时夸赞。
花一等小厮更是殷勤机灵,先前的花期,客人打赏,方家是不要的。
他们每人除了工钱,都额外收入了七八两,让家里也是欢喜坏了。
就是他们想偷懒,家里都是不停嘱咐,生怕他们丢了这份差事啊。
赵金莲每日带了两个儿媳,围着三个孙子,也是忙的不亦乐乎。
偶尔闲下来,带着针线去寻陈老夫人闲话儿,在庄园里走走,也是有个伴儿。
宝哥儿当真跟着金子在学堂开始启蒙,吃饭香,睡得好,没几日就变了一个样子,活泼太多了。
芳姐儿则成了方圆儿的小跟班儿,两人一起烤点心,一起学绣花,缝裙子,也是开朗很多。
陈大人偶尔来探望,儿子在怀里背诵,闺女端上亲手烤的点心,老娘也是面色红润,他也更是放心了。
当然,最欢喜的还是孙老大夫。
他老人家恨不得每次上山都把方圆儿这个小徒弟带着,别管多难采的药,方圆儿都能找到。
而且每次都是年份和品质好的,这简直是采药利器啊。
方圆儿自然也愿意跟着,不但学到不少东西,她的空间小药圃更是日益扩大地盘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