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管事,老话说儿,儿孙自有儿孙福。
有些事,我们外人以为的好,也许对殿下来说却不一定好。
殿下睿智,方姑娘定然有过人之处,才会让殿下如此倾心。
殿下自小孤苦,以后要相守一辈子的女子,总要他喜欢才好。
最主要是,方姑娘除了出身,其余品行才能,足够匹配殿下。”
孙达点头,好半晌才道。
“只要殿下高兴就好,只是,殿下以后会艰难很多。”
卢书恒笑道,“但对殿下来说,甘之如饴。
就如同大管事您,在外人看来,吞了孙家,翻身为主,不是也很好吗?
可是大管事这么多年,以奴仆自居,待殿下如主如亲子。
为的不也是心头一点坚持?”
孙达长长叹气,拱拱手,混入队伍,很快离开了…
叶天逸不在府里,方圆儿趁机也想偷个懒儿。
于是,安排好琐事之后,她就回了空间,正好陈武回来走动,托付他给金子和根生捎个信儿。
然后她就先拐去桥安县看方玉了。
今年桥安县种了更多的西瓜,但也没有完全放开。
毕竟京都百姓的消耗也有限,突然西瓜泛滥,影响会特别低。
另外,田地也要留出一部分种粮食。
沙土地种地瓜好,同样也能种地瓜之类,而且高产。
京都附近,同样大旱,只不过比南边几州要情况好一些。
县衙也带头打造了水车,但田地多,还是不够。
无法之下,方玉带头,赤脚光腿儿,扁担挑两只水桶。
硬是带着全县百姓,日夜不停挑水,生生浇活了所有庄稼,西瓜也长势极好,而且比往年更甜上几分。
方圆儿带着帷帽,找到方玉的时候,方玉正坐在田埂上同农人们说话。
几日不见,方玉更是黑瘦了几分。若不是仔细分辨,怕是谁也认不出这是一县父母官。
一个老汉正指着远处的西瓜田,得意说着。
“大人,我们村这片田,已经摘第三茬了。
瞧着这架势,还能再摘两茬,今年真是发财了!”
“王大伯,您这是惦记收银子,给儿子娶媳妇儿了吧!
听说你家儿媳是城里烧鸡铺子的姑娘?”
方玉笑呵呵接了话茬儿,这是老汉最喜欢的话题了。
果然老汉更是脸上笑开了花儿,胸脯挺得老高。
“可不是吗,要是先前,人家可舍不得把闺女嫁到我们这农家院子。
但如今家里日子好过,我那二小子也机灵。
以后成了亲,在家种西瓜也成,去帮他丈人卖烧鸡也罢。
总之,日子不会差啊。
到时候,我这老家伙一蹬腿去见阎王爷,也能放心闭眼了。”
“那可不成,到时候您老人家抱了大胖孙子,还不得给孙子种西瓜吃啊。”
“哈哈,借大人吉言,那我就多活几年。”
正说笑时候,方玉一抬头就见到了妹妹,于是赶紧起身。
“王大伯,我家妹妹来探亲了,我先会县衙去了。
有事等我明日过来再说。”
“好,好,大人赶紧回去。
这天下当官的,真是少有您这样,整日同我们泡在田里的。”
王老汉赶紧起身送客,远远瞧着方圆儿带了帷帽,杏色衣裙,月白的裙子,装扮素净,但也看的出是个好姑娘。
老汉忍不住叹气,“这要是大人的妻子就好了。
大人哪里都好,就是不愿成家呢,旁人这般年岁,孩子都满地跑了。”
拎着茶壶送水的老太婆,听得着急,催促道。
“你可别说闲话了,赶紧摘两个西瓜给大人送去啊。
难道放着满地的西瓜,还让人家小姐看着眼馋!”
“哎呀,哎呀,忘了,忘了!
快,我去摘西瓜,你回家把鸡蛋捡一篮子,一起送去县衙!”
“成!”
方圆儿接了哥哥,见他满脑门儿的汗珠子,直接塞了他一只水袋。
“哥,你快喝!怎么热成这个样子!”
方玉笑道,“我们这里可没人帮忙求雨,当然更热一些。”
方圆儿撇嘴,嗔怪哥哥拿叶天逸打趣,应道。
“方才帮你看过了,后日就有一场透雨,不会耽误秋日丰收。”
第五百三十五章 人生幸事
“真的?那可太好了!”
方玉欢喜,“这一春夏,挑水差点儿累死人。
秋天不丰收,真是对不起这些汗珠子。”
说着话儿,他抬头大大灌了一口水,下一瞬欢喜问道。
“哎呀,这是什么水,味道真是香甜啊。”
“百香果蜂蜜水,提神醒脑,对身体好。
家里移植了不少,你喜欢就自己去摘。”
方圆儿心疼哥哥,手里拿着斗笠,替哥哥一直扇风。
“你这官儿当的,真是比家里读书时候还辛苦。”
方玉苦笑,“百姓多艰难,我多尽一分力,他们日子就好过一些。”
方圆儿也不好多说,兄妹俩个回了县衙,方玉去换衣衫洗漱。
方圆儿就同吴嫂子等人一起张罗午饭,找了个机会,她可是没少往外拿东西。
吃穿用,各色果子,甚至是泉水都放了两大缸。
结果,正是忙碌着,衙门口就闹了起来。
很快,守门的谢老头儿跑进来禀告道。
“小姐,门口来了很多百姓,送了不少西瓜和鸡蛋,还有土鸡青菜。
说是小姐来探亲,给小姐送些家里东西,尝个新鲜。”
吴嫂子赶紧说道,“这可不成,大人交代,不收百姓东西的。”
方圆儿却是摆手,吩咐道。
“谢伯,东西收下来。
我也带了不少点心果子,还有家里蒸的肉包子。
这就让吴嫂子拾掇了,拿出去给乡亲们做回礼。”
“哎,好咧,小姐。”
谢老头儿笑呵呵出去了,吴嫂子帮着分出东西,就喊了吴岩杨武他们帮忙。
很快,成筐的梨子,大红的果子,还有家里常备的点心,甚至方圆儿存在空间里应急的馒头,肉包子等,都被抬了出去。
百姓们自然不想要回礼,但吴嫂子说了。
“我们小姐说了,就是邻里邻居,送吃食来了,也要还一些,这样走动,以后才更亲香。
这些果子是家里种的,点心包子都是小姐亲手做的。
大伙儿也带回去,哄哄孩子!”
这话可是亲切,众人一听,方大人的妹妹也同方大人一样,半点儿不拿架子啊。
所以,你两个果子一包点心,我三个梨子五个馒头…
很快,东西被分光了,百姓们也乐乐呵呵回家去了。
路上真是逢人就炫耀,“方大人家里来人探亲,我们送些青菜鸡蛋,方大人回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呢!”
“这馒头真是白啊,都是细面蒸的。”
“还有这果子,又大又红,不知道怎么保存的,嗅着就知道很甜!”
而方玉拾掇好出来,也被家里海量的鸡蛋和青菜土鸡之类惊了一跳。
待得知道原因,他也没多说什么。
平日百姓们送东西,他是不收的。毕竟大伙儿日子还没那么富庶,鸡蛋都是攒着不舍得吃。
但今日妹妹来了,也准备了回礼,收着也成。
方圆儿带了妇人们,很是拾掇了一阵子。
青菜可以留着最近几日吃,土鸡养在鸡架,鸡蛋放不住,就大半都扔进坛子里,腌咸蛋,以后早晨配粥。
至于午饭,方圆儿亲自下厨,给哥哥做了几个喜欢吃的好菜。
浇汁儿鱼,回锅肉,肉末土豆泥,烧大虾,再加一个凉拌三丝,雪白的蒸米饭,摆满了小小的桌子。
结果,方玉刚刚坐下,沈君泽就哈哈大笑着疾步走了进来。
“来得早,不如来得巧。
我刚赶回来,就遇到这样的好饭菜了!”
方玉翻了他一个白眼儿,“难得吃顿好饭,也躲不开你这个抢饭碗的!”
沈君泽笑的更得意了,因为赶路,他后背衣衫几乎被汗水石头,头脸也是灰突突,但也舍不得去洗洗,生怕回来时候,好吃的就没了。
方圆儿就笑着劝道,“沈大哥先去洗漱换衣,等你回来一起吃。
另外沈老夫人那里,已经让谢嫂子送过去一份了。”
“哎,好,谢谢妹子!
还是妹子周到,可不像你那个没良心的哥哥。
我这趟替他送了多少箱子墨笔去北地,他不感激就算了,饭菜都不舍分我一口!”
沈君泽玩笑,转身去厢房洗漱换衣衫。
他同方玉实在太熟了,方玉又没有家眷,索性他在这里也霸占了一间房,经常过来落脚儿。
很快,三人重新坐定,开始吃饭。
沈君泽说起北地的情形,也是欢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