枭雄他步步沦陷 第123节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一棵小盆栽呀     书名:枭雄他步步沦陷
    谢无陵不解。
    洛九娘道:“你果然就跟传闻一样,能止小儿啼哭,不仅小孩怕你,就连将士们也怕你。”
    听她这番话,谢无陵不由得皱眉。
    许是酒意上头,洛九娘今晚的话也多了起来。说了一会儿,她下意识地将头靠在了谢无陵的肩膀上。
    “你今天带我来军营,我挺意外的。”
    洛九娘低声呢喃。
    她不是没有心,她能感受到她在谢无陵心里的变化。
    “那些将士会认可我吗?”
    “会的。”
    谢无陵回答,“我十二岁入军营,那些将士都是跟我经历过生死的,他们知道我在意什么,也知道我想要什么。”
    他十二岁从军,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了。
    洛九娘暗想:难怪他身上伤痕累累,那些都是他打仗后留下了‘证据’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洛九娘忽而抬起了头,一双清眸看着他。
    谢无陵撞上了她的眼神,清清楚楚地看见她眸中的倒影。
    那一瞬间,沉寂的心再度怦怦跳动起来,眼见着就要跳出了心房。
    “看着我做什么?”
    洛九娘摇头,她缓缓地凑过去,将头埋进了谢无陵的怀中。
    洛九娘想起今日洛邵的那些话。
    大雍迟早会乱的,谁也不知道这夜过后会发生什么。但此时此刻,她的心是站在谢无陵这边的。
    第76章 你叫我一声阿耶,我就是当时……
    今年冬天比以往要暖和许多,整日里都是暖烘烘的太阳,大雍各地极少见到大雪。
    通常说瑞雪兆丰年,今年却滴雪未下。
    这种情况,司天监急得不行。
    果不其然,年节刚过,各地便起了旱灾。土地干涸,灾害连连,这不仅粮食种不下去,而且还要向地方郡县上缴沉重的苛捐杂税。
    三月里,大雍各地便爆发了不小的起义,闹得人心惶惶的。
    谢无陵作为大司马,这段时间也忙得不行,每次回府都已经是深夜了。
    这晚他又回来晚了。
    等清洗完,回到房间时,洛九娘已经睡着了。
    谢无陵没有吵醒她,在她身边悄然躺下。
    刚进被窝,一只莹白的手臂便搭了过来。谢无陵垂眸,借着月光正好对上了一双澄澈的清眸。
    “我吵醒你了?”
    谢无陵声音有些沙哑。
    洛九娘摇头,如实道:“我没睡着。”
    谢无陵伸手将人揽进怀中,“这几日军务繁忙,倒是忽略你了。”
    洛九娘顺势便靠在了他的胸膛上,“我又不是小孩子,不需要人陪。”
    谢无陵笑了下。
    洛九娘听见了他胸腔的震动,耳朵里回荡着他低沉的笑声,脸皮顿时有些发热。1她轻咳了声,问道:“那些起义的人怎么样了?”
    “不过是些走投无路的流民,与流繁山那些山匪一样,不足为惧。”
    面对洛九娘的询问,谢无陵并未隐瞒:“真正需要防备的,还在蠢蠢欲动。”
    洛九娘点了下头。
    谢无陵稍顿,又道:“不过,我有个好消息要同你说。”
    “嗯?”
    洛九娘抬眸。
    谢无陵贴近了些:“这次,陈家与宇文家站在我了这边。”
    洛九娘惊讶。
    陈家倒是好说,毕竟在去年秋猎上,他已经跟其他几个家族闹了矛盾。
    倒是宇文家,令人有些意外。
    瞧见洛九娘惊异的神色后,谢无陵喉咙里发出了一声轻哼,说出来的话也变了意味,“许是宇文骅是看在了你的面子上。”
    洛九娘听出了谢无陵话中的吃味,清眸瞪了他一眼,“宇文郎君又岂是儿女情长之人?他这么做,也是为了家族考虑。”
    与其他家族相比,宇文家这些年是在走下坡路的。
    此番站位,定然也是宇文骅经过深思熟虑的。
    成的话,便会跻身第一世家;败的话,从此便会一蹶不振。
    “你这么了解他?”
    谢无陵话语里的意味更浓,“也是,阿隽称他一声阿耶,将他当做亲生父亲。”
    洛九娘垂下眼睑。
    其实阿隽已经在接受谢无陵了,只是那声阿耶,他还叫不出来。
    须臾,她撩起眼皮看向谢无陵,认真道:“给阿隽一点时间,他是个小孩子,没办法像大人那样一下便接受。”
    谢无陵对上了洛九娘看过来的眼神,轻嗯了声。
    稍顿,他收了玩笑心思,揽住洛九娘的腰肢,顺势将她往怀中摁了摁,又重新将话题扯了回去,“这次陈家和宇文家的加入,对我的助力很大,只是——”
    “只是什么?”
    洛九娘抬眸看他。
    谢无陵道:“只怕北边的胡人会在大雍内乱之时,趁虚而入。”
    这一点,也是当初冯太后所忧虑的。
    当年大魏派人过来和亲,主战派自然是不答应的,他们的坚决不同意与胡人同流合污;和平派则认为应该答应大魏,好让大雍修养生息。
    洛九娘按住谢无陵的手,“你之前说过的不破不立,这或许也是个转机。就像书中记载的那样——这天下始终是分久必合、合久必分。从前朝到现在,分裂已有一百五十余年,如今也是在等一个统一的机会。”
    洛九娘这番话,像是一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水里,让谢无陵心头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。
    他垂眸,再次对上她的眼神。
    她的眼神干净又纯澈,即便是经历了许多苦难,也没有世故与圆滑。
    “阿竹。”
    “嗯?”
    不等谢无陵开口,屋外忽地响起了几声鸡鸣。
    洛九娘忽而一笑,“天都快亮了,先睡觉吧。”
    …
    次日。
    洛九娘醒来之时,身边人早已离开。
    听谢吏说,今天一早谢无陵便出城巡查去了,约莫到晚上才会回来。
    洛九娘梳洗完毕后,带着阿隽进宫看望了冯太后。前些日子,宫里托人传了信,说是冯太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,嘴上也总念叨着阿隽。
    等洛九娘从宫中离开之时,已经是申时了。
    开春之后,天色暗的晚,这会儿街上还有不少行人。
    外面兵荒马乱的消息并未传到建康来,城中百姓生活依旧,他们住在这皇城脚下,也丝毫不用为自己的安全考虑。
    马车正咕噜咕噜地往司马府去。
    这时,一道刺耳尖叫声直接传入了耳中,洛九娘掀开帘子,“发生什么事了?”
    “夫人,流民!”
    车夫面露惊慌,“有流民进城了!”
    洛九娘连忙看向声源处,就看见一伙持刀流民正对着百姓肆意杀戮。
    “今日城内不知道怎么就涌入了流民。”
    马儿因为暴乱变得焦躁不安,车夫拽着马绳,脸色苍白地控制着马。
    话音刚落,一具尸体就腾空飞了过来,正好落在了马车旁,发出了砰的一声,马儿吓得仰头嘶鸣,随即便不顾车夫的拉扯,奋力地朝前奔去。
    马车颠簸,洛九娘抱着阿隽好几次撞到了头。
    这受惊了马儿不知道要带他们去何处。
    总之,这马车里是不能待着了。
    “阿隽,怕吗?”
    “不怕。”
    阿隽摇摇头。
    得了阿隽的话,洛九娘抱着他,直接跳下了马车。
    她功夫不错,即便是马儿奔跑得快,也稳稳地落了地。
    街上的情况不算太好,流民见人就杀,不消多时一股血腥味便弥漫了过来,地上更是血流如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