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

类别:恐怖灵异       作者:柯小聂     书名:女配她听到真凶心音
    甚至宫里也闻其名声,邀其入宫。
    可后来李法师却塌了房,因他推崇人祭。
    李崇俨推崇古礼,但古礼本就推崇人祭,连前晋亦有遗风,直到大夏才彻底废除,不允主人死了后拿仆人来陪葬。
    李法师却不这么认为,觉得从前极好的优良传统怎能废了去?
    第79章 很可惜,是亲儿子
    李崇俨推崇自古以来。
    自古以来,先民以人为祭,奉祖先,祈神明保佑。
    如今过年用三牲祭礼,也不过是退而求其次。
    大夏律令也写明,不可虐杀婢女,哪怕是握有卖身契的家生子,亦不可轻取性命。虐杀奴婢会施以惩戒,轻则罚金赎刑,重则徒放三年。
    朝廷推崇黄老之道,讲究孝仁,私□□婢是品行不佳,甚至会影响做官。
    但李崇俨却说人祭,那时京里扯出好几桩杀奴婢为祭的丑事,这还只是发现的。
    这是与朝廷教化方向对着干。
    后来又闹出一桩大事,那便是奉安将军潘由之杀妻案,潘由之与其妻感情甚笃,情意匪浅。可却杀妻祭之,以奉神明。
    按崇俨法师理论,所求愈大,祭物身份便因越高贵。
    从前商周祭祀,寻常祭祀用战俘及奴隶便可,可若遇节日重祭,便需贵族为祭品。
    但如今大夏早不是这么回事儿。
    如此罔顾人伦,当真骇人听闻,当时满京城震惊了一把。
    朝廷下旨将李崇俨擒下发落,据说当时李崇俨已修成妖身,当即变成一只白狐。
    行刑的卫郎也是个凶狠性子,眼见白狐要逃脱,干脆一剑斩下那狐狸头颅。
    这些故事传得十分玄乎,听起来跟志怪故事差不多了。
    薛凝只听得稀奇,却不知晓这其中真假。
    沈偃知晓得更详细些,这故事也没传闻那般邪乎。什么修成妖身,化作白狐,不过是穿凿附会。
    彼时李崇俨不愿被擒,欲图逃走,被行刑卫郎一剑斩去头颅。
    那卫郎不是别人,正是裴无忌,裴无忌正是那么个性子。
    至于说什么李法师法术了得,并未真死,更是无稽之谈。
    裴无忌那人行事凶,却不失仔细,人虽杀了,却细细验过李崇俨头颅,再检验李崇俨身上多处特征,可谓真真切切验明正身。
    这位李法师说是号称能灵通天人,感应神明,私底下却是俗男子,也是会去风月之地嫖,美其名曰修行。
    裴无忌那时是去昌平坊将与李崇俨相好过的几个女子都请来,分开录了口供,问明身上特征,确保万无一失。
    这崇俨法师确实是死了。
    至于坊间有化作白狐未曾真丝传闻,又或有人借李崇俨之名行骗,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    再来就是去年,大雨磅礴,京郊百姓竟挖出一尊四面神,四方各有一张人脸,不似佛面,也不是观音,皆突眼厚唇,邪秽诡异。
    因挖出这么个玩意儿,故京里亦是谣言纷纷,据说崇俨法师生前便拜的是此等神像。
    因薛娘面露好奇,沈偃亦将这些曾经的京中诡事娓娓道来。
    薛凝小口咬了一口糕点,在糕饼上留了个小小的月牙儿样的牙齿印。
    她的好奇心也得到满足,心情也好了些。
    沈偃:“尸首运去廷尉府,藏于冰窖之中,明日你身体好些,再去验尸。”
    他倒是设想得细致体贴,手指随手拂去薛凝衣襟上沾染一片糕饼屑。
    薛凝脸一红,觉得自己吃相不雅,沈偃才似吃了一惊,回过神来,说了声抱歉。
    “在家,我常与小弟一块儿玩耍,不免习惯了。”
    薛凝也摇摇头,说不要紧。
    她了解沈偃的性子,不过是习惯性照顾别人罢了。
    搁现在社会这叫男妈妈,裴无忌未必有他吃香受欢迎。
    沈偃:“阿凝,这些日子你随我一块儿奔波,四处查案,辛苦你了,我总想着有什么机会能道谢。”
    薛凝摇摇头,又说道:“沈郎君,你不要总是这样,说你欠了别人什么。若不是你,我还困在尼姑寺里,不知晓怎样才好。”
    “那时候我名声不大好,做了护身符,也没人理会。若不是你,我也没什么机会出风头。我也喜欢查案,和你是相互帮忙。可你总是这样自省,别人就会觉得,好似你真欠了什么。”
    沈偃的性子是可欺之以方,若是懂得体恤的人,会觉得沈偃很温柔。但若自我为中心,那么必然会逼得沈偃步步退让,会理直气壮觉得沈偃欠了他的。
    沈偃微微一笑:“想不到你年纪这样小,懂得却这样多,不但查案子聪明,还很懂得看人。”
    他叹息说道:“我知
    晓你是为我好,不过阿凝放心,我也不是你所见到那样好欺负的。”
    薛凝嗯了一声。
    她舌尖儿还有沈偃买的松子糖的淡淡甜意,她也只希望沈偃能开心些。
    这样年纪,这般温柔端方,沈偃眉宇间却似总有一股淡淡忧愁,浓郁得好似化不开。
    前几日薛凝见着灵昌,哪怕公主经历了林衍那等人,开了春也精神欢喜着呢。
    沈郎君,却好似总有化不开得的心事。
    沈偃温声:“其实我方才那样说,不过是起个头,说些客气话套交情。我想说的事,有些事想劳你帮忙,想请你帮衬查清楚一些事,可能要请你沈府。”
    薛凝想自己最擅长的是查案,沈偃是想要自己去查什么案子?
    她当然不会推辞,目光露出询问之色。
    沈偃却没把话说透,只说道:“过几日我再细细和你说,只盼到时候我能请你入沈府。”
    薛凝听到耳里,心里隐隐有些古怪。
    说得好似沈偃会出事一样。
    但又不大像?
    她只觉得今日沈偃面上郁色比平时更浓上几分。
    入夜,沈偃归家。
    廷尉府确实事多,但沈偃似刻意忙得更晚些,总是晚归。
    今日他不算晚归,云意如唤儿子到院子里陪她一道用膳,沈偃亦是依从。
    沈家家教严,所谓食不言,寝不语,用膳时一点声音也没有。
    陪膳的还有沈萦、沈观。
    沈观是云氏幼子,今年也十三了,读书用功,平时也勤勉,还兼学骑射。
    云氏对沈观管束很严,寄望也是不小。
    待撤了膳,漱了口后,沈偃蓦然说道:“近日忙,好久没跟观儿亲近,不如今日观儿来我房里,陪我下盘棋如何?”
    沈观一怔,沈家规矩多,他不好拂沈偃的话,于是求助的目光向云意如望去。
    云意如口里说道:“你弟弟晚上还要温书,又是长身子时候,晚上不好玩闹,也不必去了。再者,母亲还有话跟你说,你们两个小的且先退下。”
    沈观、沈萦亦退下去。
    沈偃温润容色并无忿色,哪怕他看出沈观并不愿跟自己下棋。
    这不是什么大事,只是他自己不知趣罢了。
    沈偃眼观鼻,鼻观心,跪坐于几前。
    他跟薛凝说过,自己曾照拂阿弟,拂去他衣衫上糕饼屑。
    可那仿佛是很久、很久以前的事了。
    沈观十三岁,当然仍只是个孩子,可在沈家这样的大家族里面,沈观显然不在意什么童趣,已经开始认认真真的考虑自己的前程。
    沈偃忽而好似喘不过气来。
    云意如留下他,当然是有话跟他说。
    “哎,想当初,本来是要说亲你跟薛娘子,她虽是个孤女,但又是个郡君,又是忠良之后,朝廷是念着薛家忠心殉国情分的。你若娶了,也博了个宽仁名声,这面子里子都有了。可你偏偏不喜欢,又跟裴少君言语,生生将这桩婚事搅合。”
    沈偃没有说话。
    “这裴少君有自己主意,行事也不知避忌,如今一来二去,听说他倒是跟薛娘子走得近。这宫里如此恩赏,想来裴后也看重薛娘子。虽不能为妻,但也可为妾。她又是有品秩女官,不会委屈到哪里去。只是念及前世,裴少君多少有些不讲究。也不知晓,到底算是怎么个事。”
    沈偃抬起头来,轻轻说道:“薛娘子只是喜欢查案子,不必非要将她跟这些情情爱爱扯一道。若然那样,也是将她看低了。”
    云意如捏着袖里佛珠,心里也忍不住好一阵子感慨。
    她这个儿子倒是当真喜怒不形于色,总是这么个温润平和样子,绝不会有半点忿怒。
    这年纪轻轻的,心思怎会深成这样子?
    云意如是越看越心惊。
    沈偃双眸却平静得仿佛像两泓静水:“母亲特意将我留下,大约并不是想跟我说这些不打紧的闲话。”
    云意如面颊掠过了一丝犹豫,颇为复杂的看了沈偃一眼,似极难得有些不忍。可旋即,云意如眼神渐渐坚定起来。
    她轻轻说道:“那个薛娘子,当初本要说亲,可婚事散得不明不白。不若,请她入府,大家亲亲热热说会儿话,将一切都说清楚,也免得心里有什么芥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