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橘味汁     书名:榻下玉GB
    虞白忐忑地吞咽了下,一抬眸对上她疑惑的眼神,才意识到他方才反应有些突兀了。
    赶忙找补:“这么快……殿下就忙完了吗?”
    “朝中的事情……那么多,还有陛下……殿下不要为我耽误正事……”
    燕昭盯了他一会,明白了。
    原来新花样不止端庄纯贞,还有贤德。
    只不过心里掺进了别的事,已经不太有心思逗他。
    她抽回手,细细理好他衣领,正想与他讨论些安排,就听见门外有人通报:
    “殿下,吴院使来请平安脉。”
    燕昭答了句“稍候”,垂眸无声询问怀里的人。
    “别让吴院使等了,我这就走。我……穿了披风来的。”
    他脸颊还泛着些绯色,声如蚊蚋。
    燕昭了悟,笑意又回到唇边,看着他遮遮掩掩地起身,披衣裹紧,小步小步出去。
    门开门合,随之而来凛冽秋寒。
    来人放下药箱,撩袍要拜,又被她抬手叫起。
    “来得正巧,我正有事想问你。”
    片刻前的暖热散尽,仿佛只是开门一瞬,便涌进了整个暮秋的风。
    -
    虞白紧紧裹着披风,在小花园里一圈一圈地转。
    路过有人问候,说秋来风寒,若觉冷就添些衣裳,被他含糊敷衍过去。
    踱至僻静处,他望着天空叹气。
    令他苦恼的事太多了。
    首先,收敛好像行不通。燕昭根本不配合。
    不仅不配合,还要带他“回”淮南过生辰。非要今年,明年都不行。
    走着走着他发现眼前熟悉,快到他从前住的寻梅阁了。
    他还有些东西放在那里,之前还偶尔过去摸摸看看。上次回去还是夏天,虞白想了想,迈步向前。
    小院里白梅树犹在,枝头攒着黄绿密叶,生机勃勃挺立寒风。
    树下,圆头圆脸的小少年托腮坐着,听见他脚步十分兴奋,快步迎上来问东问西。
    独守空院,阿洲显然闷坏了,虞白陪着他说了会话,又叫他出去自己在外院玩。
    小楼内外安静下来,虞白慢慢推门走进,在床沿坐下。
    房间很小,床也窄小,只能容一人平躺。
    刚来到时,他以为这是往后全部,现在再看,记得的只有今年早春,燕昭和他挤在上头陪他养病。
    那一共枕直到现在,好像再也没分开过。日日夜夜、每个朝夕,好像余生都会这样继续下去。
    坐在床沿,他打量四周。
    房间当中的小圆桌,燕昭在那里陪他用饭、盯着他喝药、往他嘴里塞蜜饯。
    对面墙边的箱笼,她一个个翻开,给当时风寒发热的他挑厚实的衣裳,挑完还亲手穿上。
    找衣裳的时候,还差点发现了……
    虞白站起身走过去,打开最角落的箱笼,取出他藏在深处的东西。
    “咚”一声,朱漆食盒沉甸甸地放在圆桌上。
    几张写着简讯的纸,他一一翻开逐字默读,墨迹用手摸摸;包过点心果脯零嘴的油纸,他展开擦擦又重新折上,确保没有留下什么残渣糖渍招虫。
    几块手帕……中间夹着一块抹布。
    虞白脸色微僵,但接着看见旁边,当日她一并买给他的青绸小鱼,就又轻轻翘起唇角。
    再往下,是个精致华美的锦匣。打开来,艳红莹润撞入眼中。
    燕昭买给他的那串珊瑚。
    当时不明所以,后来反应过来了,买下它大概是因为除夕那晚他的打扮。
    然而买它花了八百金,燕昭却像不记得了似的,再也没叫他戴过。
    虞白刚要感叹当真阔气,转念一想又不对。
    当时她没带钱,这串珊瑚是用东西换的,怪不得转头就忘了个干净。
    要不然……
    他摸了摸色泽赤艳的珊瑚珠,产生了个想法。
    衣裳里头戴上这个,晚上……
    既然收敛行不通,不如直白到底好了。而且,往往那种时候,她心情格外愉悦。
    趁那时告诉她,就算生气,消气的方法也就在手边。
    虞白一想觉得不错,再想又觉得不行。
    说谎的不止他一个,坦白之前还得和吴前辈商量商量。
    若是燕昭只生他的气也就算了,他怎么都甘愿承受。
    可若她气急要迁怒旁人,他不确定能不能拦得住。
    得先和吴前辈对一对说辞,想个万全办法。
    他又把珊瑚串放了回去。
    旁边还有一个匣子,比起装着珊瑚的,这个要薄得多、暗淡得多、简陋廉价得多。
    是那串琥珀。
    燕昭生辰那晚,他手忙脚乱带了去,次日百般遮掩藏着掖着,才原封不动拿了回来。
    原本就不太拿得出手,现在与她给的一比,更是天地云泥。
    永远不要送了,他有些窘迫地想,接着拿那块抹布把它盖住。
    最底下压着一张红纸。
    正红洒金,庄重无匹。
    他却在看见的一瞬烧红了脸。
    之前某次脑袋糊涂冲动买来,还在上头写了字。现在看来虽说不算自作多情,但也幼稚可笑。
    正想着要不把它扔了,就听见门外脚步蹬蹬蹬跑近,阿洲说外头吴院使找他。
    虞白一听来了精神,方才还正想着找机会与人聊聊,忙收拾好食盒藏回去,合上箱笼快步离开。
    沿着小径出了角门,他走向等在不远的小马车:
    “吴前辈?”
    “吴德元。”
    书房里,燕昭与人说着话,视线却盯着面前书案。
    少年手脚利索,卷宗纸册被他分门别类,理得整整齐齐。
    但她知道过不了多久,便会再次狼藉。
    因她一次又一次,反复不停地……
    翻找、查询、回看。
    有他帮忙琐事,书云被派了出去料理外务。但有件事是他替代不了的,是只有书云能做的——
    帮她记着。
    记着人名,记着关系,记着那些琐碎的、重要的,久远的、临时的。
    记着那些她本该了如指掌,却总是遗忘的。
    前几个月,没有书云在旁提醒,她也还算条理清晰。但近来,不知是因为事情太多,还是……
    “吴德元,你告诉我一句实话。”
    她轻声开口,望向书案对面须发花白的老人。
    “那药一日日地喝着,真的有用吗?”
    空气一滞,吴德元忐忑之色显然。
    接着他涩声开口:“殿下,调养是日久的功夫,不能急……”
    “不必说场面话。”
    燕昭打断了他,垂着眼睛,声音没什么波澜,“这样吧,我换个问法。”
    “我是不是,该做好两手准备?”
    书案对面,老人低着头,看不清神情,也暂时没回答。
    但燕昭也不太需要他的回答。
    她已经在做两手准备,或者说,从很早以前,她就做好了准备。
    只不过,从前她没什么可准备的。孑然一身了无牵挂,趁尚清醒还理智的时候肃清朝纲教好燕祯,尽到她能尽的责任就够了。
    但现在,她想要的多了些。
    比起从前,也稍自私了些。
    长风寨部众骁勇善战,归顺朝廷也算一大助力。裴卓明已在万骑营立足,邓勿怜那头,往后找机会让她走更快的路。
    另一边裴永安已经停职,由此再找机会将其罢免不成难题。徐宏进遭人弹劾,在她意料之外但也顺水推舟,数罪并罚抄家下狱。
    确如那日荆惟所说,是有些冒险,也有些急。
    但她只是想尽快解决一切。
    想……
    有些自己的时间。
    书案对面,老人声音颤颤,说着再给他几日、再调整药方一类。
    她耳朵听着,却没入心,已经开始琢磨空出时间去淮南的事。
    想到淮南,就想到一个人,燕昭打断吴德元:
    “阿玉有段时间没见你了。我看他最近又读了不少书,正好今天你来,要不让他过来见你,考问考问?”
    吴德元一怔,刚要点头又突然顿住。
    方才还说要立即回去重研药方,现在若应下,主次不分,似乎有些惹疑。
    于是他轻声告罪,说改日。
    吴德元走了。
    书房里又来了人,又谈许久。
    再抬头已是薄暮,燕昭揉揉肩颈,发现书案又乱成了一堆,“田螺”许久没来了。
    近来她整日忙碌,书房来人他就出去,没人他就回来,帮忙整理或静静陪伴,分外安心。
    想了想,她起身迈出书房。
    “他去哪了?”
    府卫大多派出去奔忙,门口守着的只有一个。
    “玉公子先去了小花园,后来看着,是朝寻梅阁方向去了。”
    燕昭点点头,踏着暮色过去。走出几步一低头,发现写字时的细笔忘了放,还被她握在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