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0章

类别:历史军事       作者:魈的宝宝     书名:重生嫁给前夫他兄长,让他火葬场
    只是没有想到,这一件衣裳,竟然成了压倒淑妃的一根稻草。
    帝师看着搁置在石桌上的玉牌,这是齐王刺杀北齐帝的那一晚,皇后身边的宫婢给他的玉牌。
    这一块玉牌可以调动皇后的势力。
    只为求他保下齐王一命。
    帝师放下手里的帕子,缓缓拿起石桌上的玉牌在掌心摩挲:“广陵王何时出发?”
    燕二一怔,连忙说道:“广陵王一个时辰后出发。”
    帝师沉默片刻,将手里的玉牌交给了燕二。
    -
    与此同时,赵颐坐在床榻边,看着靠坐在床头的沈青檀,叮嘱道:“北齐帝的身子骨每况愈下,随着齐王失势,他对我们的防备心愈发严重,恐怕会派人来府里刺探你的情况。”
    若发现沈青檀是装中毒,恐怕会被北齐帝抓住把柄,说不定会被扣上一顶欺君之罪的帽子,治她的罪。
    沈青檀微微颔首,想说她心里有数。
    这时,门口传来听雪焦急的声音:“王爷、王妃,陛下派太医来了,还有帝师也派人来了。”
    第435章 收买
    沈青檀听闻太医来了,脸色微微一变,不等她开口,一双手扶住她的双肩,将她往下一摁,拉着被子盖在她的身上。
    赵颐吩咐道:“你去将太医请进来给王妃诊脉。”随后,又吩咐流月:“你将帝师的人,请去书房。”
    流月与听雪听从命令,急匆匆去前院请人。
    不一会儿,听雪领着太医来了。
    刘公公紧随在后面进来。
    沈青檀看到刘公公的一刹那,一颗心悬在了嗓子眼,不由得看向年迈的太医。
    太医并不看沈青檀,与刘公公一同毕恭毕敬地给他们行礼。
    刘公公行完礼,笑眯眯地说道:“陛下挂心王妃的身体,特地吩咐奴婢请一个医术精湛的太医给您请个平安脉。”
    沈青檀一颗心七上八下,强作镇定地说道:“陛下日理万机,身体抱恙,竟然还记挂着妾身的身子骨不适,妾身铭感五内。”
    说完这一番谢恩的话,她扯动唇角,柔声说道:“那便有劳太医了。”
    沈青檀将手从被子里伸出来。
    太医放下药箱,取出一个脉枕,示意沈青檀将手搁在上面。
    赵颐将一块帕子,盖在沈青檀的腕间。
    太医动作一顿,侧目看向赵颐。
    两个人对视一眼,便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。
    太医屏息静气地为沈青檀把脉。
    沈青檀另一只手指蜷缩了一下,眼睛盯着帐顶,几乎能够听见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动声。
    时间似乎变得格外漫长难捱。
    就在她忍不住将视线转过来的时候,太医恰好收回了手。
    沈青檀看着太医灰白的眉毛紧拧,似乎有什么发现一般,不自觉的将呼吸屏住。
    刘公公瞥了沈青檀一看,看到她苍白的脸色,询问太医:“王妃的身子骨如何?”
    太医将脉枕放回药箱,回头看向沈青檀。
    沈青檀神经紧绷,捉摸不透太医的心思,紧张地看着太医。
    “王妃的身子骨,情况不太妙。”太医叹息一声,微微摇头:“只不过我的医术不精,竟然查探不出究竟是怎么个情况。”
    刘公公极为信任太医,因为这个太医是北齐帝的御用太医之一。
    他说:“你的意思是?”
    太医说:“还得继续观察一下王妃的情况,若是接下来几日,都如今日一般,什么都查探不出来,只能另请高明了。”
    刘公公敛了神色,看向了沈青檀:“王妃……”
    “刘公公,您不必担心。”沈青檀稍稍松了一口气,笑了笑:“今日方太医为我诊脉,也是这么说的。”顿了顿,她又说:“或许我本来就没有什么事儿,只是最近身子骨有些疲乏,脉象上才会虚弱。我好好休养几日,说不定就能养好了呢。”
    话说到这个份上,刘公公也不便多说:“您好好安养身体。”随后,对赵颐说道:“殿下,奴婢先回宫向陛下复命。”
    赵颐亲自送刘公公出府,刘公公率先上了马车。
    太医临上马车之前,微微侧身看向赵颐,微微点了点头,紧跟着上了马车。
    赵颐目送马车驶离,方才回到前院书房,便见燕二盯着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字画出神。
    第436章 画
    赵颐看着墙壁上的《早春图》,万峰巍峨挺立,气势旷远,秀丽壮美。
    山脚下,有一处亭子,亭子里一道缥缈的身影。
    寥寥几笔构成。
    这一幅画,在他住进府邸时,便已经挂在墙壁上。
    他并不知道这一幅画的来历。
    燕二是帝师身边的人,又岂会因为寻常之物失态?
    赵颐慢踱到燕二的身侧:“你知道这一幅画的来历?”
    燕二陡然惊醒过来,连忙请罪:“殿下恕罪。”
    赵颐温声说道:“你何罪之有?”
    燕二愣了愣,意识到赵颐并未怪罪他,稍稍松了一口气:“卑职曾经去过画上的地方,乍然看到熟悉的景物,便有些失了神。”
    说话间,燕二不由自主地看向山水画。
    当年帝师画过一模一样的《早春图》,随意放在画缸里,后来燕一整理画缸时,不见了这一幅画,便向帝师禀报。
    帝师没什么情绪地说道:“一幅画而已,不见了,便不见了。”
    谁知,竟然会在广陵王府看到相同的画。
    燕二敛去思绪:“卑职不知道这幅画的来历。”
    赵颐从燕二细微的表情看出他并未说出实情。
    屋子里陷入沉默。
    燕二连忙从袖子里取出一块玉牌:“殿下,卑职奉帝师之命给您送玉牌。”
    赵颐诧异地看向燕二掌心的玉牌,不知想到了什么,微微蹙眉:“帝师有什么话要交代的吗?”
    燕二摇头:“帝师只是说将这块玉牌给您。”
    赵颐取来这一块玉牌,仔细端详上头的凤纹,底下镌刻着“白”字,玉牌的主人是谁不言而喻了。
    他初来北齐,去治理瘟疫,帝师给他一块牌子,可以调动帝师的人脉。
    他此次再度去永庆郡平定暴乱,帝师派人给他送来一块皇后的玉牌,不必细想,也知这一块玉牌,恐怕能够调动皇后的势力。
    赵颐意识到一个问题,如今只剩下他和贤王夺嫡,北齐帝有意扶植贤王,特地派他去平定暴乱。
    若是顺利平定,也难以顺利回都城。
    若是无法平定,永庆郡便是他的葬身之地。
    帝师意欲扶植他登位,为防北齐帝看出端倪,必定不会调用自己的势力。
    皇后的势力就不一样了,毕竟在北齐帝心目中,皇后和齐王遭受淑妃的陷害,皇后心中对淑妃存了怨,偏帮他给淑妃添堵,似乎也在常理之中。
    燕二见赵颐陷入自己的思绪里,并没有什么话要问,便作揖告辞。临走之前,他又看了一眼墙壁上的画像,方才大步流星地离开。
    赵颐等燕二离开后,定定地看了墙壁上的画,眸光落在末尾处的落款,笔锋遒劲,似曾相似。
    “叩叩——”
    门板敲响,江暮在门口说:“王爷,时辰到了,您该启程了。”
    赵颐收好玉牌,踏出书房的一刹那,电光石火间,想起是谁的笔迹了。随之而来的是其他的疑点——帝师的画,为何会出现在广陵王府?
    莫非是帝师的画,献给了北齐帝,北齐帝将府邸赐给他时,赏赐了不少物件,其中也包含了这一幅画?
    想到这里,赵颐敛去了思绪,与沈青檀道别,便带着人马出城。
    -
    与此同时,刘公公将太医诊脉的结果,禀报给北齐帝。
    北齐帝按揉着针刺一般的太阳穴,示意刘公公去殿外守着,唤出了死士,下达了密令。
    死士奉命离开皇宫,抄近道赶赴永庆郡。
    第437章 顺应帝心
    永庆郡,郡守府。
    冯之焕手里拿着一封都城送来的信,神色十分凝重。
    母亲在信里说,父亲揭露皇后混淆皇室血脉,被北齐帝暗中处死了。并且还带来一个消息,永庆郡暴乱的消息,已经传到了北齐帝的耳朵里,北齐帝指派赵颐来永庆郡平定暴乱,
    冯之焕并不是一个傻子,如何看不分<a href=https://www.海棠书屋.net/tags_nan/mingchao.html target=_blank >明朝廷局势?
    皇后看守皇陵,齐王被幽禁,北齐帝这个时候派赵颐来永庆郡平定暴乱,分明是将赵颐支开,以免赵颐留在都城培植势力。
    只要北齐帝不昏庸,绝对不会册立赵颐做储君。
    唯一有资格成为储君的人选,只有贤王了。
    一旁的心腹忧心忡忡地说道:“大人,永庆郡暴乱一事,传到了都城,陛下派广陵王来平定暴乱,咱们该怎么办?”
    冯之焕神色晦暗不明,缓缓在屋子里来回踱步,思量着该如何处理眼下的困境。
    纵然他与淑妃、贤王关系匪浅,一旦在永庆郡做的事情捅出去,绝对不会落得一个好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