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梅子蜜饯     书名:临安杏花饭馆[美食]
    其中一个小眼睛、面黑的,跑得极快。
    妈呀,是城管!
    不卖了、不卖了!江清澜迅速将簸箕夹在腰与手臂的三角区里,团团抓紧钱袋!另一只手拉着妹妹,飞快地冲出人群。
    有实诚的顾客喊:钱,你不要钱啦!
    不要了不要了,请你吃了!江清澜头也不回地说。
    哎!站住!城管还喊。
    站住才怪!让你们罚钱?江清澜两姐妹脚底装了风火轮般,一口气跑到后禅院,把门一锁,靠在门上大喘气。
    团团也累坏了,一屁.股坐在地上。
    江清澜把簸箕放桌上,发现里面只剩了几串李子、几串枇杷,其他的,应该都是逃亡的时候落在路上了。就这几个枇杷,还都被撞烂了,蔫头耷脑的,汁水横流。
    正渴呢,她拿起一串枇杷递给团团,自己又吃一串,自我安慰:没事,不过损失十几文,被他们抓住,不知罚多少呢。
    人这么多,她创收,城管也得创收,不罚款怎么创?
    与此同时,香积厨院子里,女侩王蕙娘也在掰着指头算账。给五个厨娘发工钱,花了三钱银子又五十文,她从中赚了
    喂,这几日的烩菜是你做的?
    王蕙娘抬头看,来人戴一个银色面具,着莲花纹靛色圆领襕袍,戴黑色璞头,尾革带上镶着金玉。
    虽看不清脸,但他那打扮、那气质,一看就不是常人。何况,他还一副高傲样子,带着天生的威压。这是非权贵所没有的。
    问你话呢!谢临川有点儿不耐烦。
    妾身失礼了,王蕙娘有点囧,自己一把年纪了,看个小郎君还看呆了,妾身是女侩,厨娘是我招的人。
    那人呢?
    便在此寺之中,妾这就去请,劳郎君略等等。几日下来,王蕙娘与江清澜熟识了,知道她在此地挂单,匆匆往后禅院去了。
    今日天气不错,天蓝,太阳明晃晃的。谢临川到处溜溜达达,掐了一朵茶花在手里把玩。
    既然这里没人,他也不用戴那劳什子面具了。
    院子里煮烩菜的砖砌土灶还没拆,他一时兴致上来,将茶花往空中猛抛,再飞起一脚,踢在花上。
    阳光之下,那殷红茶花带了点儿金色光泽,嗖的一下,竟对着砖砌土灶的缝隙钻了进去。
    要知道,茶花是多么轻,而土灶的缝隙又是多么的小,要将如此轻的东西踢进去,需要多大的冲击力。
    一击即中!
    谢临川笑了,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,任爱意浓浓的阳光拂过他浓长的眼睫。
    有羞羞怯怯的声音响起:听女侩王蕙娘说,郎君在寻妾?
    钱君君虽然荆钗布裙,但出来之时特意打扮了一番咬了咬唇,让小嘴儿红艳艳的,又把头发挑得松松的,额前溜了两绺出来。
    方才谢、王二人对话时,她正准备从院外进来,将对话听了个全。
    谢临川转身回视,上下打量她:这几日的烩菜是你做的。
    正是妾身做的。
    你且说说,是如何做的?
    看江清澜做过了,几个厨娘都学会了,钱娘子就垂着眸说:斋饭无荤,好吃的关键在于,要锁住油香。我先将豆腐块入油锅里炸,炸至两面金黄起泡
    行了,谢临川对这些厨房活儿又不感兴趣,不过是想确认一下,摆手道,去东平王府做事,可愿意?
    钱娘子心里怦怦乱跳:妾愿意。
    江清澜紧急被王蕙娘叫去时,也在屋里算账,心里还盘算着,难道是那个城管?不至于吧,为罚款,追到庙里来?
    到了香积厨院子里,只见大门外停了一辆奢豪的马车,车边站着三个人,正在说话。
    /:.
    那矮胖的老太太、高大的郎君皆着锦衣,有一种天生的贵气,另一边的女娘却荆钗布裙,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。
    其他的小厮、丫鬟们拎着包袱来来往往,应是正在从寺里往马车上搬东西。
    王蕙娘指给江清澜看:方才就是那位郎君找你。又见旁边那女娘低着头,一副恭敬的模样,奇怪道:咦,那不是钱娘子吗?
    第6章 炸鸡翅
    ◎逛中瓦,看见蹴鞠广告◎
    江清澜正在神游天外。
    虽然看不清脸,但那位郎君身姿挺拔,如松如竹,尾革带上镶着的金玉在阳光下熠熠闪光。
    江清澜忍不住笑了笑。这人应该是个帅哥。
    王蕙娘的关注点却在钱君君身上:这贱蹄子!她顶了你的名儿,看我不去撕烂她的嘴!
    说着,就要冲出去。
    算了。江清澜拉住了她。
    门外,老太太与郎君已上了马车,钱娘子面上染霞,飞快地往院里看了一眼。
    哪知这一眼,正好和江清澜的对上了,她自知心虚,又低下头,匆匆跟上马车。
    王蕙娘看江清澜一眼,愤愤不平又百思不得其解:我看那马车上挂着东平王府的牌子,去了那儿,可是泼天的富贵。
    第一代东平王谢山,起于微末,在先帝尚为行伍小官时就慧眼识珠,誓死效忠。后来更是随之南征北战,为大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    如今的东平王谢衍,是谢山独子,虽无军功,也是朝廷的肱股之臣,简在帝心。
    东平王府,确实是泼天的富贵之所。
    江清澜笑了:我就爱在这市井里挣点小钱。她爱去就让她去好了。
    富贵险中求,越富贵越险,大老爷们高兴了会赐金赏银,不高兴了,可是会砍人脑袋的。
    她从发现自己穿越的那一刻开始,就打定主意,要离这些什么王爷啊、权臣啊远点儿。她可不想为了富贵,把小命丢了。
    王蕙娘是个人精,见人说人话、见鬼说鬼话,听她这样说,就顺坡下驴:也是,你有手艺,迟早发大财。
    既然正主儿都不在意,她又何必在乎,转了话题道:
    后日,我有个活儿。荷塘村的乡绅何老爷,要办大寿。摆三日流水宴,做三顿,给九十文一天。只是路程有些远,在乡下。你看如何?
    江清澜摆过摊儿,有了对比,做厨娘这九十文性价比就不高了。又在乡下,那么远,带着团团去想了想,她还是拒绝了。
    多谢蕙姐姐,只是我家阿妹年纪小,那么远,怕她受不了颠簸
    王蕙娘性情爽朗,也不恼:没事。你什么时候想做了,来找我就是,我家就在武林路北的金水巷子里。我若不在,你留个口信儿就行。
    辞别王蕙娘,江清澜开始盘算。
    这几日,卖冰糖水果串赚了将近七钱银子,加上当厨娘的两钱十文,共九钱十文。
    买刷牙子、揩齿药等生活必需品,花了二十来文。她与团团两个各买了一双袜子,花了十文。
    这些钱,加上她从陆府出来时,身上带的那丁点儿,可能刚刚一两多。
    她这几天打听过了,跟现代大都市一样,临安城的房价很高。买个一进的小院子,便是在余杭门那么偏的地方,也得几百两银子。
    买房,她想都不敢想。
    但是,只要不去御街,在略偏僻一些的地方,比如王蕙娘家的武林北路,七八钱银子,是可以租到一个窄小单间的,够她与团团两个人住了。
    她们两个女孩子,老在和尚庙里挂单,也不大好。洗.澡什么的,都不方便。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在庙里吃斋饭也好,借庙里的锅灶自己做饭也好,都不能做肉菜。
    天天吃素,那可怎么活?莫说正在长身体的团团了,连她自己都受不了。
    然而,她想了想,决定还是先不赁房子。统共就这么点儿钱,一定要让钱再生钱,而不是直接花个大半。
    那钱如何生钱呢?当然是做生意。做生意,就要去人多的地方。
    今天是庙会的最后一日,据江清澜观察,建隆寺的人烟明显比前两日少了。什么地方人多呢?自然是临安城里的夜市。
    书上说,唐代夜市仅限少数商业区,是达官贵人的冶游之所。宋代夜市却是真正属于市民的。
    众安桥夜市、清河坊夜市这些大大小小的夜市,分布在临安城的各个地方,热闹非凡,几与现代无异。
    明日,她要去那位怀孕的娘子家,送冰糖青梅串儿。她住在御街中段的甜水巷,挨着大名鼎鼎的中瓦不远,正好去瞧瞧。
    此外,江清澜还有一个打算既然要长期做生意,就得考虑办.证,合法合规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