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3章

类别:都市言情       作者:后语     书名:侯爷夫人是满级大佬
    他们这一代弟子中,有开了天窍者,却在修炼时走火入魔身亡。
    尚未有一人成功。
    北玥怕洛禽霜也会步那些人的后尘。
    掌门抬头看了一眼天,今夜的星盘有异样。
    “当初让她早些回来,就是怕这一天,没想到还是来了。”
    若洛禽霜真的出事了,他可没法向死去的师兄交代了。
    师徒二人寸步不离的守着洛禽霜。
    第242章 到达诸暨
    安乐吐了一日,第二日便是适应了船上的颠簸,能坐起来自己吃饭了,脸色却不大好,还是苍白的没有什么血色。
    叶珑开了药,连煎药都不用,凡事都是许彦津亲力亲为,十分殷勤。
    至于叶珑放的鱼竿,在一无所获之后就换成了笼子,倒是抓了好些的河虾上来。
    水路要比陆路快的多。
    易衡觉先行派去探路的探子也回来了,下一站是江南的诸暨。
    “属下先行打探,诸暨的赈灾事宜都如常进行,灾民们也大多有了新的谋生的差事。”
    “并无什么不妥之处。”
    侍卫汇报道。
    这个结果对易衡觉来说并不出乎意料,他将手中的书翻了页:“诸暨的徐大人,是个刚正不阿的,人也得力,自然是没什么差错的。”
    可不似陈县令需要易衡觉亲自动手收拾那群人。
    “冀北那边也来了消息,说是白清贵已经被判了刑,没收的田产铺子都冲了公,灾民们如今也都领了银子,重新有了营生,一片祥和。”
    易衡觉微微颔首,这倒是个好消息。
    两日后,主任到达了诸暨。
    船停靠在了码头上,当地主事的巡抚徐大人亲自迎接。
    此人似乎与易衡觉是旧相识,看着也不过二十左右,一见到易衡觉就相谈甚欢。
    在队伍末尾的叶珑同安乐一起,像是寻常的丫鬟一般。
    “这么年纪轻轻的,就成了巡抚啊。”叶珑不禁感叹道。
    并且这诸暨是富饶之地,能成为这里的巡抚,不是能力出众,就是背景过硬。
    安乐踮着脚看了看,想起了往事:“这个徐清林,是前几年的状元,我父……父亲十分看重他,一直说他文章写的好。”
    “曾经和易衡觉一起跟过晏太师做事。”
    经安乐这么一说,叶珑恍然大悟的点点头,难怪二人认识了。
    那诸暨一站,应当比先前要省心的多。
    易衡觉一行人都是着便装,行事低调惯了,也没有那么大的排场。
    然而跟着徐清林进了城之后,城内的百姓都对徐清林十分熟络热情,看的出来,徐清林深受当地百姓爱戴。
    没去驿站,反倒是去了一家客栈之中,客栈内所有的客房被他们给包圆了。
    “本应将驿站收拾出来供侯爷休憩的,可是驿站内如今住着的都是流离失所的孤寡老人,烦请侯爷在这客栈中歇息了。”徐清林带着几分愧疚说道。
    “无妨,徐兄客气了。”
    “河堤修剪一事,下官听闻侯爷有良方,在冀北修建的时候效果显著,此番还请侯爷指点一二。”
    说着,徐清林凑近一步:“这修建河堤,中间出了些岔子,侯爷歇息后还请随下官去看看。”
    闻言,易衡觉也不耽搁,带着李伏昆就说要去河堤了。
    叶珑让其余的人先行休息一番,将安乐给送回了房间。
    “这些日子你晕船,看着脸都瘦了,如今到了诸暨,可得好好的补一补。”
    “不然等回了京城,圣上见你消瘦,还以为是我们苛待了你。”叶珑打趣道。
    安乐推开窗户,这脚踩在实地上的感觉真好,可比在船上软绵绵的舒服多了:“父皇要是怪罪,我就干脆赖在你们侯府,吃回来后再回宫去。”
    这房间坐北朝南,推开窗户就是大街上的景象,虽说是灾情刚过不久,可看街上繁华的,像是丝毫没受影响。
    足以见这位徐大人的精明能干。
    “我从前听宫里的虞美人说,江南水乡温柔多情,这诸暨更是风景迤逦,果然没错。”安乐站在窗前说道。
    “皇帝曾经南巡,怎的没带你一起?”
    说着此事,安乐就颇为惋惜的叹气:“当时刚学骑马,一不小心摔了腿,没去成。”
    继而她又展颜一笑:“可是如今来了,可得好好的玩一玩。”
    不是跟着父皇一起来,反倒是多了许多方便之处。
    河堤的景象与城内大不相同。
    数百人整齐有序的修建着河堤,徐清林一边走一边解释道:“这些都是征用的壮丁,在日夜不停的修建河堤,如今刚七月,怕后续还会有暴雨来袭。”
    易衡觉颔首,朝着更深处走去。
    这里的路就有些难走了,满是泥泞,徐清林刚要让人给易衡觉拿衣服换来,他却是半分也不嫌弃的就挽起了裤腿踏足进去了。
    诸暨雨水充沛,便是寻常的月份,雨水也要多一些的,这里的土壤也不比北方干燥,多是湿润的红土。
    动起工来便要困难的多。“听闻侯爷的队伍中,有人精通水利,不知是哪位高人啊?”徐清林想起冀北送来的消息,关切道。
    易衡觉和李伏昆对视一眼。
    这消息传的倒是快,不过这位高人,说的定是叶珑。
    见二人不说话,徐清林以为是有什么不方便,便没有再问。
    易衡觉四处看了看,最后开口道:“徐兄,这诸暨的河道可有图纸?”
    “有的。”
    即可就有人拿了图纸过来给易衡觉,他扫了几眼,更加印证了自己的猜测。
    易衡觉合上了手里的图纸,只道:“这里并非河道最要紧的地方。”
    徐清林怔了一下,追问道:“侯爷的意思是,现在停工?”
    “不必,这里也要修,却并不是最要紧的。”
    “徐兄将诸暨的地图也给我一份,但我回去看看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并未直接回驿站,易衡觉又去看了看灾民们落脚休息的地方,以及发放赈灾银的账簿。
    直到傍晚时分才回了客栈。
    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,旁人都用了。
    叶珑和安乐二人不知在后厨里面忙活什么,等到菜都上齐了还没出来。
    “方才看见街上有买虾的,尝尝这三虾面。”
    原来是去忙活这个了。
    二人端着几碗面条出来了。
    一张方桌,五个人刚好坐下。
    李伏昆左右看了看,摸了摸鼻尖,拍开了一坛子酒。
    叶珑的手艺精进不少,易衡觉将那碗面吃了个干净。
    饭后,几人早早的休息了。
    徐清林也着人送来了些东西到易衡觉耳朵房里。
    是诸暨的地图和河道布局,还有这些日子赈灾的开支明细。
    叶珑被他拉着去磨墨,看着桌子上面摆的满满当当的东西,不由称赞道:“这个徐大人,做事井井有条,倒是稳妥得很。”
    账目清楚不说,能省则省,好些地方的开支竟然比冀北还要低一些。
    “徐清林在诸暨为官已有四年,灾情一出,他一边救济灾民,一边游说乡绅富豪捐款。”
    “跟灾情有关的开支,也都是按照成本价去买的,节省了不少的开支。”
    跟那些个一门心思想多搜刮些银子的贪官不同,徐清林是一心为了百姓,能力又强,自然要比冀北好上不少。
    “也难怪诸暨的百姓对他如此爱戴。”
    易衡觉微微颔首,拿着笔在图纸上面圈出了几个点,叶珑只看了两眼,发现这画的是河道。
    又细细思忖,便心领神会:“你是在找修筑堤坝的位置?”
    “今日跟着徐清林去看了,那处堤坝是多条河道交汇之处,虽然要紧,却不是扼要。”
    这修建水利,堤坝的位置很是关键。
    叶珑停下了手中的活,又看了看一旁的地图。
    不仅要考虑河道交汇,还要考虑海拔地形。
    这两副地图看的叶珑有些眼花,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地图来。
    脑子里灵光一现,她可以自己来画啊。
    “我有法子了。”
    叶珑拿出一张白纸来,对照着桌上的图纸描绘起来。
    将所有要素画在一张图上,便清楚明了的多了。
    第243章 折子戏
    只不过诸暨的河道绵延,水系众多,一时间也绘制不完全,并且叶珑标注的方法虽然简单明了,却与这里的截然不同,想要假手于人也不成,只能叶珑亲力亲为。
    好在这件事情的时间还宽裕。
    叶珑跟着易衡觉一起去河道盯着工程上的事情,叶珑也能帮的上忙。
    安乐和许彦津就成了闲人。
    像是故意给二人创造机会似的,易衡觉都不给他安排差事,倒是李伏昆每天忙得见不到人影。
    安乐买了好几身诸暨的衣裳,还缠着客栈的厨娘给她梳头,看着倒像是诸暨里的江南闺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