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媳妇,这种话以后在外面可别说,你心里知道就行了。”
顾北城的眼神扫过四周,快中午了,大家不是在等下班,在家里的也是在做饭,或者是等着吃饭。
大街上溜达的人,一个也没有。
这个年代,吃饭那可是头等大事。
家家户户的人都多,慢了一分钟,可能就会饿肚子。
“真巧,阿姨,你下班了。”
宋苒苒在没人的时候,又在顾北城背着的挎包里,装了十几袋白糖。
“姑娘,我家比较拥挤,到时候你可不要太惊讶。”
中年妇女看着两人的穿着,都是不差钱的,家庭条件肯定不错。
她们没有见过平民百姓的房间,太惊讶叫出声就不好了。
楼道里邻居多,将他们都吸引过来,可就不妙了。
“阿姨,我们不是大惊小怪的人。”
宋苒苒跟顾北城跟着前面的中年妇女,七拐八拐进入了一栋筒子楼里。
中年妇女的家在二楼,两室一厅的房间里面,住着三代人。
现在是下班的时间,人都齐了。
太拥挤了,宋苒苒都没有能下脚的地方。
“你们都出去溜达一圈再回来,这位是来换瑕疵布的远房亲戚。”
宋苒苒等几个年纪大的人出去后,才牵着顾北城,跟着中年妇女进入房间。
房间里面有七、八个孩子,挤在一张床上。
没有炕能取暖,几个孩子肩挨着肩,窝在被子里,靠着彼此的体温取暖。
“这些瑕疵布,也只有布头处有的颜色有些不均匀,布料都是好的,你看看要多少。”
中年妇女从阁楼取出三匹布料,两匹细棉布跟一匹灯绒芯的布料。
都是深色系的布料,色差看着就比较严重。
宋苒苒倒是觉得还好,深蓝色的那匹细棉布,还有点渐变色的感觉。
“这一匹细棉布跟这一匹灯绒芯布,我都想要,你这几尺布一斤白糖?”
白糖在这个年代是硬通货,未来世界平平无奇的白糖,现在可是稀缺资源。
白糖能够提供的能量非常高,能成为士兵们的紧急救命粮。
在某一些不知名的大师手里,白糖还能成为制作成的炸药。
在伤口处撒些白糖,还能够起到消毒杀菌的功效。
黑市上的白糖,两块五一斤还有价无市。
“我这是内部价拿的布,你挑选的两匹都是完整的布匹,一起我收你三十斤白糖,你看可以吗?”
中年妇女心里也没有底,正是过年的时候,白糖在黑市的价格,比平时还要贵上几毛。
她是看他们不差钱,才预估了一下这个数量。
“阿姨,你能不能少点?我们没有带那么多白糖,现在这个时间,白糖的价格可是比平时要贵。”
“年前能做衣服的,都已经做了新衣服穿,你这布料还不知道要压在手上多久。”
“二十八斤?最少二十五斤白糖,再少了我就不卖了。”
中年妇女看着波澜不惊的两人,咬了咬牙,说出了自己最初心里预估的数量。
“阿姨,你还别说,我们刚好带了二十五斤白糖,你要是再多要一斤,我们也给不出来。”
宋苒苒将手伸进顾北城背着的挎包里,收了几包白糖进空间。
其余的白糖,她一包一包的从挎包里拿出来,给中年妇女检查。
“哎呦,你这都是上等的白糖啊,阿姨占你们便宜了,等会送你们一袋布头做添头。”
中年妇女看着眼前的白糖,笑得合不拢嘴。
油纸包里白糖洁白如雪,没有半点泛黄杂质,是送礼用的上等品。
那些布头,都是这些年,她每次裁剪剩下的一些布料。
能用的她都用了,剩下的布头,都是一些色彩艳丽的。
这些布头,算是她做供销社服务员的隐形福利。
第117章 穿书一百一十七
“阿姨,这中午吃饭的时间,我们就不打扰你了。”
这屋子小人还多,楼道里各种做饭的气味飘进房间。
宋苒苒感觉屋里的空气,肉眼可见的跟着稀薄起来。
“可以,你等我一会,阿姨不占你们的便宜,我留下的那些布头可都是好东西,下次你们再想要瑕疵布,都可以来找我。”
中年妇女进入另一个房间,片刻后取出半包,用蛇皮袋子装着的布料,递给宋苒苒。
“我要是需要瑕疵布,下次我肯定还来找你,我们先走了。”
宋苒苒看着顾北城左手夹着两匹布料,右手提着半袋布头,捂着嘴偷偷笑出声。
“北城哥,挎包我来背吧,等会路过国营饭店,还要去带饭回去吃。”
“媳妇,我带着那么东西进不去国营饭店,要不等我们送完东西再下来?”
“不用那么麻烦,几个饭盒又不重,你在饭店门口等我,我用铝制的饭盒打包很快的。”
两人一边走一边绕路到国营饭店门口。
这家国营饭店,不是宋苒苒接人的那家国营饭店。
那家国营饭店位置比较偏,小巷子很多。
这家国营饭店在主城区大道边,附近有好几家招待所。
过年这段时间,住招待所的人不多,饭店里吃饭的人也比较少。
宋苒苒从空间里面取出,六个铝制饭盒放进挎包里,一个人走进了国营饭店里。
一位梳着两条又粗又黑麻花辫的小姑娘,看了一眼宋苒苒穿着,面带着微笑走了过来问道:
“菜单跟价格都在墙上,喜欢吃什么,可以自己点!”
宋苒苒闻言抬头看着墙面,酸菜炒肉丝四毛五分钱一份、红烧肉八毛钱一份、炒虾仁一块四毛钱一份、猪骨汤五分钱一碗,大米饭每斤两毛五分钱,加1斤粮票等等。
“要一份鸡蛋羹、一份红烧肉、一份酸菜炒肉丝、一份肉末炒兰花豆腐,再来一斤大米饭跟六个大馒头。”
宋苒苒跟估算了一下他们四个人的饭量,从挎包里取出六个铝制的饭盒,跟钱票都交给小姑娘后道。
“现在人少,你坐着等会,不到二十分钟就能给你做好,馒头跟米饭等菜都出来,我再给你装。”
小姑娘在本子上写下菜单,红烧肉是师傅的拿手菜,每天都有人特意过来买。
这个菜师傅都是提前做好的,不用担心卖不出去。
“那麻烦你了,我爱人还在门口,我们在门口等,等好了你能帮我送到门口吗?”
饭菜都点好了,宋苒苒看着顾北城一个人直挺挺的站在门口。
她穿的暖和,她想跟他一起在外面等。
“可以!”
小姑娘看了一眼门口高大冷俊的男人,回道。
她在这国营饭店上班也有一年多了,还没有见过这么恩爱的夫妻。
男人抱着两匹布料,还提着一个蛇皮袋子。
没有半点不耐烦的神色,眼神专注的看着自己的妻子。
那么冷的天,妻子也是点完了菜,就出门陪着丈夫一起去吹冷风。
二十分钟后,宋苒苒收好铝制饭盒跟油纸包好的大馒头,跟着顾北城回招待所。
吃完午饭,宋苒苒跟顾北城又带着布料来到裁缝店。
还不到上班的时间,店里只有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在看店。
“小同志,你们家师傅什么时候上班?”
宋苒苒带着顾北城站在裁缝店门口问道。
“两点钟!”
小伙子看了一眼宋苒苒,红着脸回答道。
“那我借用一下,你这里的缝纫机跟剪刀用行吗?工钱我照出。”
两个小孩子的衣服尺寸都差不多,她可以先裁剪好,等师傅过来一起缝制,就会快很多。
里面的衣服各做两套,外面的衣服也各做两套,能换洗就行。
冬天在火车上也不冷,下车后多穿两件衣服也可以了。
“可以!”
小伙子红着脸接过工费,也不敢看宋苒苒,他现在还只是学徒。
店里制衣的师傅是他母亲,平时很和善。
宋苒苒这一年多的时间,也制作过很多衣服。
她在布料上画好线之后,那剪刀在她手上使用的得心应手。
她是两款布料叠在一起裁剪,八套衣服不到半个小时就裁剪好了。
还好宋苒苒现在已经学会了,这个年代的缝纫机。
店里的制衣师傅来上班的时候,宋苒苒已经做好了四件裤子。
“你这裤子的款式,我还没有见过。”
一道温和的声音,从宋苒苒背后传来。
“这是给男孩子穿的衣服,我将袖口做了些改动,省的灌风进去,要是短了,在袖口处接一块布料,也不显得违和。”
宋苒苒在袖口处,加上一根宽版松紧带,普通款式的衣服也能既保暖又亮眼。
“这个方法不错,这年都快过完了,你家怎么才给孩子做衣服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