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

类别:恐怖灵异       作者:三红又七绿     书名:鬼捉鬼,我赚钱
    耳边七嘴八舌的人声,不停催促。
    “简单。”她笑着伸出手,说一个字便屈起一根手指。转瞬,答案呼之欲出,“鬼捉鬼,我赚钱。”
    “他是……鬼?”
    店中所有人的目光,从朱砂身上移到罗刹身上,再从期待变成惊恐。
    朱砂笑语盈盈,眼下泪痣蛊人:“介绍一下,这是我的鬼奴罗刹。”
    “鬼啊!”
    不知谁大喊一句,众人慌不择路,四散逃走。
    方才还热闹的朱记棺材铺,此刻只剩下大笑的朱砂与木然的罗刹。
    “为何要告诉他们?”
    “让你看清人的真面目,免得你日后又多管闲事被人骗。”
    “你要赶我走吗?”
    “随你。”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    本章又名:
    《堂下何人,状告本天师?》
    《杀人凶手为杀人嫌犯激情辩护!》
    第58章 琵琶鬼(二)
    ◎“朱砂,我到底哪里比不上他……”◎
    长安城西棺材坊,有棺材铺三十一家
    其中,朱记棺材铺生意最差。
    忽有一日,朱记棺材铺的门前悬起一块御赐金匾。
    然而,随此事传遍整个长安城的另一件事,却是朱记棺材铺的伙计罗刹,实则是鬼。
    自从罗刹的身份暴露,他便不肯再踏出房门半步。
    只苦了朱砂,接连三日早起晚睡。
    不为赚钱,只为开店门,应付来此打听的一波又一波人:“鬼奴!他是鬼奴!不算鬼。”
    大梁律中,鬼分两种。
    一曰鬼族,二曰鬼奴。
    鬼族,不论好坏,胆敢入世,便是死罪一条。
    而鬼奴,则与昆仑奴无异。
    他们与人结下人鬼契,便是人之奴隶。
    鬼奴无论伤人还是杀人,皆循人法。
    打发走今日的最后一波人,朱砂已是口干舌燥。来不及回房喝一口水,便气得踹开罗刹的房门:“你在怕什么!他们难道会骂你?还是敢打你杀你?”
    罗刹将头深深埋在锦衾中,不言不语。
    相比喊打喊杀,他更怕他们的眼神。
    /:.
    那些恐惧他害怕他的眼神,那些避而不及的动作,足以摧毁他对人的信任。
    他怀揣着希望入世,不想最后抱着绝望离开。
    朱砂上前,一把掀开锦衾:“我饿了,去做饭。”
    罗刹低声应好,结果一到伙房,入目一片空空荡荡:“朱砂,没米没菜。”
    “那去西市吃。”
    “行……吧。”
    时隔三日出门,罗刹戴上幂蓠,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。
    朱砂站在门边不耐烦地等了半个时辰,才见他磨磨蹭蹭出门。
    临近酉时,棺材坊中走动的人寥寥无几。
    两人一前一后走在路上,不时听见几声急迫的关门声。
    快走出棺材坊前,两人迎面碰上赵、白两位老板。
    罗刹与他们擦肩而过。
    短暂的脚步声后,有男子的声音响起:“二郎,若你去西市,帮我们带两碗卢家馄饨。”
    罗刹头也未回,大步往前走:“今日没空,明日帮你们带。”
    “行行行。”
    “再要三张胡麻饼和两碗粟米粥。”
    “你们烦不烦,我哪能带这么多?”
    “你又不是没带过这么多……”
    直到走进西市,罗刹仍愤愤不平与朱砂抱怨:“哼,他们平日里便一个劲使唤我。”
    “谁让你来者不拒。”朱砂指指前面的一家酒肆,“去这家吃。”
    五荤三素,外加两壶葡萄酒。
    至酉时中酒足饭饱,朱砂拽着醉醺醺的罗刹离开。
    今日的西市,不知哪家有喜事,爆竹噼里啪啦地响。
    朱砂最烦爆竹声,一路捂住耳朵,脚步不停。
    雪纷纷,风萧萧。
    罗刹怕她冻手,赶忙提步追上去,伸出手捂住她的耳朵。
    两人并肩走在路上,朱砂的手拢在披袄中取暖:“明日出发去灵州,水樁可能去投靠白玉荷了。大理寺已查明,水樁夺身的蔡茶婆,原名叫白玉莲,是白玉荷的亲妹妹。十年前,白玉莲杀人后逃走,自此改名换姓,成了蔡茶婆。三年前,两姐妹重逢……”
    这截路,无一盏灯笼。
    四下除了朱砂断断续续的说话声,便只剩下罗刹如擂鼓的心跳声。
    前方的灯影晃动,罗刹呵出一口酒气,转身利落地将朱砂按在墙上。
    喘气声交缠,他缓缓靠近,捧着那张脸,温柔亲下去。
    一墙之隔的爆竹声在耳边炸开,朱砂吓得一颤,罗刹立马捂住她的耳朵。
    那个吻结束的最后一刹那,有一句无奈又悲伤的话随爆竹声同时响起:“朱砂,我到底哪里比不上他……”
    朱砂光顾着害怕,并未听见来自头顶上方的那句喟叹。
    又或许,她听见了,却不知如何回应。
    翌日出发前,罗刹想起曾答应帮赵、白二人去西市买膳食。
    一早,他提着两个食盒出门,一路走出棺材坊。
    今日见他便躲开的人少了几个,倒多了几个虽面有惧色,但仍勉强笑着与他招呼之人。
    仅是如此,他已觉欣慰不少。
    沿西市走了一圈,罗刹轻松买到卢家馄饨与胡麻饼。
    唯独粟米粥,接连问了几家,皆说没有。
    一打听才知,西市半月前开了一家食肆,专做素斋。
    尤以粟米粥与蒸饼,最为出名。
    几家食肆自知技不如人,便知难而退,不再做粟米粥。
    罗刹原本打算买两碗大麦粥敷衍了事。
    当下一听食肆老板之言,顿时好奇心起,忙不迭跑去几人说的食肆:“反正朱砂那个大懒鬼午时才起,我去凑凑热闹。”
    此食肆在西市北面,名曰:妙记食肆。
    门口来来往往围满了人,全是来此买早膳的百姓。
    罗刹仗着身量高,硬生生从外围挤进第一排。
    一抬头一开口,却是一句带着欣喜的疑问:“妙善?”
    妙善乍然见到他,更是喜极而泣:“呀,是罗施主,快进来!”
    罗刹随妙善进到食肆的伙房,灶台前有一个光头男子正在不停忙碌:“妙*福?”
    妙福停下手中的动作:“是你!”
    三人寻了一处空地慢慢叙旧。
    罗刹:“你们怎来了长安?”
    妙福拍拍身上的面粉:“林刺史抓走我与师弟后,打算治我们一个包庇恶鬼之罪。”
    这林刺史,不仅是个废物,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。
    罗刹:“万幸老天有眼!他官位不保,已被抄家。”
    “施主依然嫉恶如仇。”妙福与妙善对视一眼,乐呵呵笑道,“不过,在老天开眼之前,恩人救了我们。”
    “恩人?”
    “对,恩人说他受人所托,请我们来长安开一家食肆。”
    妙福原想推辞,可他和妙善已无落脚之处。
    于是,等回哑子庙祭拜妙常后,他们便来了长安。
    妙福乐呵呵笑着:“经妙常师弟之死,我总算想清楚。只要佛在心中,做和尚与做膳夫,并无区别。我与妙善师弟,盘算着在长安赚够千贯,再回鄂州哑子庙。往后余生便遵循妙常遗愿,改庙为妙常院,收留孤寡之人。”
    罗刹一面由衷赞赏两人的义举,一面心乱如麻,试探着开口:“救你们的恩人是谁?”
    妙福启唇,说出一个名字。
    一个完全在罗刹意料之外的名字:“鹤鸣真人。”
    “鹤鸣真人?”
    “对。恩人随太子殿下驾临鄂州,不知从何处听闻我们被林刺史抓进狱中,便开口救下我们。之后,他又派人一路护送我们至长安,帮我们上下打点。”
    叙旧多时。
    临走前,妙善笑着塞给罗刹一袋子蒸饼与四碗粟米粥:“恩人说,你特别喜欢吃蒸饼。”
    “多谢你们,也多谢他。”
    罗刹失神丧魄回到棺材坊。
    赵、白二人见他拎着食盒,立马围上来:“二郎,买到了吗?”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罗刹回神,将几样膳食分给两人:“我和朱砂要去灵州,这袋蒸饼便留给你们吃吧。”
    袋中的蒸饼冒着米香,赵老板一把夺过,生怕罗刹反悔。
    “二郎,你们何时回来啊?”
    “不知道……”
    或许,他再也回不来了。
    朱记棺材铺的几步外,栓着三匹马。
    通体枣骝色,如黑缎一般油光闪亮。观之筋骨强健,昂首怒目。
    上好且难得的青海骢。
    由吐谷浑进献,是大梁皇室的御马。
    等罗刹走近细看,萧律从店中走出:“罗君,就等你了。师姐与师兄三日前已经先行一步,快马赶去灵州。”
    两人正说着,朱砂拎着两个包袱,掀帘而出。
    “人齐了,我们走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