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向南看月     书名:[历史同人] 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
    如果是前者,那也算是情理之中。可若是后者……
    她就得好好掂量掂量那位的意思了。
    没等上官婉儿再仔细掂量,平地一声惊雷——
    【五个月,让开国皇帝对我赞不绝口!】
    直播间里,主播依旧慷慨激,扯回了这两位观众已经发散的思绪:
    【小半年时间过去,等李渊带着他麾下的主力军渡过黄河、进入关中的时候,呈现在他面前的,就是这支从零到七万的堂堂反隋起义军。】
    【人家大老远跑过来,原本都做好了要啃一块硬骨头的准备,结果还能遇上这种意外之喜。】
    【来,家人们都给他翻译翻译,什么叫惊喜啊!】
    主播一声令下,直播间满屏附和:
    【随便看看:惊喜,就是在没有事先预知的情况下,突然得到了自己心仪的东西。】
    这是认真考据党。
    【祭祭国王:惊喜,就是surprise!】
    这是如实翻译党。
    【山长水阔尽太平:惊喜,就是留守长安的姑祖母,竟然水灵灵地给他打下了一大片地盘!】
    这是活学活用党。
    看着自己成功发送出去的弹幕,太平公主很是得意。
    这长长的一条,哪怕滚动速度再快,也能牢牢霸占好一会儿工夫的视线了。
    果不其然,夏语冰目光在这条弹幕上停留了片刻,顺口批评:
    【这位家人,你敬佩和喜爱的心情主播可以理解,但乱攀亲戚是不对滴!】
    糟糕!自己手快,一个没留神,就原模原样地把家里人的称呼发出去了。
    她还没来得及后悔,忽然生出了理直气壮的觉悟:“这本来就是我嫡亲的姑祖母嘛。”
    眼下正在直播,不好贸然打断主播。但等直播结束,她怎么着也得找上主播私下里好好说道说道!
    是不是攀亲戚暂且不论:
    【总之,李三娘子带来的这支豪华队伍,可谓是来得恰如其时。】
    【哪怕是李渊,那会儿手里也不过只有五万精兵。】
    【自己的女儿倒是好气魄,以一己之力,硬生生拉来了七万赞助。】
    【大家都是造反的人了,谁还会嫌自己手里的兵多呢?】
    【会师之后,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起来——】
    “先整队合兵。”太平率先开口。
    “再围攻长安。”婉儿接后定调。
    这套行军路线,她们两人本不该熟悉,此时却能异口同声,一是心有灵犀,二来可见平日里没少下功夫。
    至于两个小女儿家为什么会对战事如此热衷……
    上官婉儿眸中渐渐染上笑意。
    【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亲人,平阳公主可顾不上儿女情长。】
    【因为就在此时,李渊下了一道很是特殊的指令。】
    主播声调轻扬,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新奇:
    【按照史书里记载的说法:李渊准许平阳公主“与绍各置幕府”。】
    【这个“绍”不是别人,正是大唐平阳公主的丈夫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、原隋炀帝长子元德太子的近身侍卫、后屡立战功大破突厥、传说中刀削面的创始人——柴绍,是也!】
    【w的小狗:煮啵,我有个问题——】
    【w的小狗:这么老些人,咱公主府可住不下啊!】
    这条弹幕一出,四座皆惊。
    【莺莺超级加倍:啊啊啊啊我服了!】
    【莺莺超级加倍:隋唐大绍是吧?】
    【恰逢花开:前面的家人,我嫉妒你的才华!】
    【林夕晨:不懂就问,看了直播间就能和煮啵一样熟练掌握各大热梗吗?】
    【我姓张你也姓张:那我单方面宣布,那位家人已经可以毕业了!】
    【我姓张你也姓张:在座各位有一个算一个,都是答辩官!】
    一时间,直播间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氛。
    看到家人们接梗速度如此丝滑,主播深感欣慰。
    等弹幕热度渐渐平息下去,夏语冰轻咳一声,才接着往下说道:
    【这句话也很好理解,大概就是允许夫妻俩各开各的幕府。】
    【不过这个幕府和隔壁的幕府还不太一样。】
    【作为将领,拥有单开幕府的权利,则是更为直接的认可。】
    “换而言之,在行军打仗时的时候,姑祖母是独立的主指挥嘛!”
    太平公主口吻轻松,将这独一份的资格说得理所应当,满是理应如此的自信。
    在她看来,平阳昭公主能以女儿身赈灾民、收叛军、攻城县,做出这般了不起的功绩,获得如此权利一点儿也不必大惊小怪。
    【这道指令一下,她就再也不是从前的李三娘子了!】
    主播陡然兴奋的语调惹得太平心头一跳。
    【有了自己的独立指挥部,无论是具体的作战决策、还是招兵买马的计划,她都能独立拍板决定。】
    【俨然已经是军中一员大将。】
    将战场上的惊心动魄一带而过:
    【在平定关中、入主长安之后,接下来就到了按功论赏的时刻。】
    【李老爹盘算盘算——】
    【自己家的三姑娘,武功卓众,在军中也有威望,大手一挥,封为“平阳公主”。】
    【提起“平阳公主”这个封号,现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一代雄主汉武帝的亲姐姐,而非唐初这位有建国之功的女将军。】
    【要说起来,这还真是一个微妙的巧合。】
    “唔……”主播要是不说,太平先前还真没有注意过这点细枝末节。
    但她对后世的眼光提出异议:“先前那位平阳只晓得进献美人,如何能与姑祖母相提并论?”
    看了这么久的直播,怎么殿下瞧着别的没学会,拉踩这一套倒是手拿把掐、无师自通?
    上官婉儿:不确定,再看看。
    【诚然,两位平阳公主的弟弟都是历代帝王中数一数二的代表人物。】
    【可同样的封号落在李家公主身上,难免还多了点儿别的含义。】
    【平阳平阳,也是平杨。】
    主播灿烂一笑:【一个巧妙的谐音梗送给家人们!】
    调侃完毕,夏语冰很快正经道:
    【唐朝向来有不得以名山大川为封号的惯例,除去采用美好寓意的词语之外,最常用最多见的,便是以地名为封号。】
    【认真说起来,早在三国时期,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叫“平阳”的地方。】
    【按理来说,依制而为即可,人家好好的“平阳郡”叫了几百年,偏偏你隋朝特殊不成?】
    【当时的隋杨皇族振臂高呼——】
    【谐音梗,退钱!】
    【怀着对这个地名的深恶痛绝之心,他们还特意将平阳郡改成了临汾郡。】
    【遥知不是雪:就是就是!】
    【遥知不是雪:杨家人的命也是命!】
    【零:这就叫“一场由谐音梗引发的血案”?】
    【米兰:笑死,到最后也只是短暂地用了一下,没过四十年又给改回去了。】
    对于前朝来说讳莫如深的,在取而代之的新朝自然就没那么多避讳。
    对于这一点潜规则,上官婉儿心知肚明。
    何况以李家三娘子的威名与战功,说是“平杨”,还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。
    【因为开国时积下的军功,每到封赏的时候,给平阳公主的规格自然就成了公主里独一份儿的。】
    “婉儿,你有没有觉得这世道很不公平?”
    太平公主没来由的一声发问,让上官婉儿难得生出猝不及防的感觉。
    大唐的金枝玉叶控诉世道不公?
    这简直是她听过最匪夷所思的提问。
    上官婉儿敛眉低目,压了压嘴角快要溢出来的笑,清清嗓子,才提了好奇与疑惑去问她:
    “恕婉儿愚钝,敢问殿下此言何意?”
    “你瞧——”
    太平伸出手,在光幕上轻轻点了点,满脸认真道:“姑祖母虽说比不上祖父那般骁勇善战、军功卓著,但高低也是个将才,是也不是?”
    这话不错,上官婉儿颔首赞同。
    “如果真托生成个男儿,封侯拜相自然是少不了的,是也不是?”
    她一声问,上官婉儿便跟着一点头。
    “若是再大胆一些,岂不是连那皇位也能想一想、再与弟兄们争上一争?”
    她这一句,问得很是大逆不道。
    毕竟,封王封将,单看血缘军功足矣。
    若要争皇位,平阳公主的竞争对手那可就是太平公主的亲祖父了。
    上官婉儿没再跟着给出反馈,而是睁大了眼,仔仔细细地在太平脸上看了一圈。
    听话听音,这样浅显的道理上官婉儿很明白。
    相较于为殿下三言两语的字面意思而耿耿于怀,几乎只在瞬间,她就领会到了对方藏于言下的不满。
    平阳公主可以封王可以为将,可她最终还是没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