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向南看月     书名:[历史同人] 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
    和她这样专业人士给出的客观点评不同,观众们倒是给予了极大程度上的肯定:
    【千鹤:崇祯的文采竟然还可以耶,这不比十全老人写的好多了?】
    【大师兄总是在撩妹:乾隆点了一个赞!】
    【风乱:还真别说,最后那句有点儿“十四万人齐解甲,更无一个是男儿”内味了诶。】
    乾隆听着像是年号,莫不是后世哪位皇帝?只这“十全老人”却不知又是谁。
    人生在世哪能尽如人意?竟敢自夸“十全”,不怪李清照笑他,也得说一句:好大的口气!
    “小娘子!”她正瞧得入迷,就听丫鬟唤她。
    视线短暂地从光幕上挪开,李清照正要接过灶上来的酒,却扑了个空。
    ?
    一双好看的眸子盯过去,写满了困惑。
    小丫鬟知道自己办事不利,并不推脱,先请了罪,随后将一桩意外如实报上:“奴婢正要去大厨房,行至一半,门房那儿却有人匆匆来请。”
    她抬了点儿眼,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李清照的神色。
    “道是赵家来人了。”
    “赵家?”李清照想起早先自己那句吩咐,有了计较:“可是赵家三郎君?”
    “正是呢!”丫鬟点头如捣蒜:“是赵三郎君身边的长随,原封不动地将银子送回来了。”
    “郎君还托他带了话来,说……”
    “说了什么?”李清照性格爽利,不喜欢别人吞吞吐吐、欲拒还迎的做派,直截了当地问她。
    “赵郎君想转告小娘子,既有这段缘分在,便当做朋友之间的往来,请您不必客气生疏。”她记性不错,还能将原话复述了个七七八八。
    “那你便收下了?”李清照瞧着不像。
    这丫头跟在自己身边数年,总不会连这点儿默契都没有。
    “当然没有!”小丫鬟连连摇头。
    “这不是见势不妙嘛,奴婢便赶忙溜回来报与小娘子知晓。”
    闻言,李清照心下稍安。
    她对赵明诚没什么坏印象,却也称不上有什么好印象。左右两家只是略有交情,自己本打算以银钱相赠,便是不想平白空了他的人情,钱货两清是再好不过的了。
    可眼下他又送还回来,却是出乎李清照的意料了。
    琢磨着赵明诚话里话外的意思,不禁让她想到一种可能性:“你说——”
    “人家是不是觉得我给少了?”
    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,李清照只好恋恋不舍地退出《今古通》,起身理了理衣裳:“罢了,我亲自去瞧瞧情况。”
    ……是这么回事吗?
    小丫鬟挠挠脑袋,腹诽道:她家娘子莫不是最近直播间看得太久,也被小夏主播的思路带跑偏了?
    说出来的话乍一听是很有道理,但总让人摸不着头脑呢?
    夏语冰可不知道这头的官司,依旧按照原定节奏往下:
    【高光时刻毕竟只是人生路上一闪而过的瞬间,脱下官服,披上战袍,秦良玉依旧做回了那个身先士卒的将军。】
    【从始至终,所有大小战役她都亲自上阵、身先士卒。每每冲锋在前,只为了鼓舞士气。】
    【国库空虚、军饷不足的时候,更是多次自掏腰包充实军费。】
    【除去秦良玉自己做到了一生征战沙场,家里更是满门忠烈。】
    她一一细数道:
    【不仅是早逝的丈夫,秦良玉的兄弟儿子儿媳女儿侄子……为了守护大明疆土,全都战死沙场。】
    【家人们还记得她和丈夫的独生子吗?】
    赵恒记性不错:“是当年那个年纪尚小、由母亲接替石柱土司重任的孩子吧?”
    【长大之后的马祥麟镇守襄阳,在敌人来犯自知不敌时,毅然给母亲留下了一封绝笔:“儿誓与襄阳共存亡,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。”】
    【秦良玉的答复也无比简明扼要:“好!好!真吾儿!”】
    说到这儿,主播情不自禁地叹了声气,又深又重。
    她没有多说,可观众们都心照不宣。
    历史的车轮隆隆向前,在周而复始的倾轧之下,仅凭秦良玉一人、秦氏马氏两门、白杆兵三万的力量终究是不够的。
    大明王朝最终的结局正如大家所熟悉的那样:
    【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,心如死灰的崇祯皇帝最终吊死在了那棵老歪脖子树上。】
    【随后拉开军阀混战,民不聊生的大幕。】
    【正是在这年,张献忠攻入成都,自立为王,广泛招降四川各地土司。】
    【面对张献忠的招降,附近很多土司都闻风而动,但是秦良玉却坚守气节。】
    【别的先放一放。】
    夏语冰义愤填膺:
    【对此,主播先要表示强烈谴责——】
    【人家那会儿都是七旬老太了诶,还要守国门?请立刻停止虐待老人!】
    “主播小娘子这张利嘴可真是……”
    长孙皇后哑然失笑,李世民也松了脸色。
    身为武将,对战死沙场的结局多少也做好了准备。但无论是第几回听闻,都不妨碍他为这满门忠烈而动容。
    大明儿女如是,他们大唐子民更如是。
    这或许,就是主播口中的“武德充沛”……啊不,“民风淳朴”吧?
    【张献忠来势汹汹,川渝地区各土司纷纷归顺屈服倒也并非偶然。】
    【毕竟他外号“人屠”,声名狼藉,一个不从,没准儿又是血流成河。】
    【陈小喵:煮啵煮啵,我听说张献忠有个“七杀碑”,尊嘟假嘟?】
    什么“七杀碑”?
    这名字听着就让人心里一寒,李世民不由皱眉。
    别的不说,怪不吉利。
    停顿的当口,主播正瞧见这条弹幕,想了想,从记忆里扒拉出这段由来:
    【“七杀碑”嘛,《明史》还真提过一嘴。】
    【说是张献忠不仅杀人如麻,甚至特意立了块石碑,上面写着“天生万物与人,人无一物与天,杀杀杀杀杀杀杀。”】
    赵祯扶额:这碑立得……还真是有水平。
    【不过也有人说这碑并非“七杀”,而是“圣谕”,内容也并不像上述那样直白粗暴。】
    其中真真假假,就众说纷纭了。
    但即便是流言,也将他传得如此凶残,可见张献忠名声在外。
    揭过这茬,话又转回秦良玉身上。
    【直到张献忠败亡,他的使者都始终不敢踏入石柱一步。】
    【这当然不是他良心发现,而是秦良玉声名在外、战功赫赫。】
    【何况大敌当前,秦良玉以石砫宣抚使的名义发布檄文,又慷慨陈词。】
    【直言家中亲人都为国战死,她虽是一介弱女子,却也承蒙国恩二十年,此时自然不可能在晚年屈服逆贼。】
    【别的不说——】
    夏语冰顿了顿,话到嘴边,还是没能按捺得住,顺口吐槽道:【秦姐确定自己也算是“弱女子”吗?】
    【米兰:真重新定义弱女子。】
    【hasina:嗯……都七旬老太守国门了,怎么不算是“弱女子”呢?】
    【至此,秦良玉的一生也已经来到了终点。】
    【而她在历史中留下的最后一笔,依旧在为自己的国家与百姓而战。】
    【只不过那个时候,秦良玉所守卫的王朝,早已经不是那个“日月重开大宋天”的时代。】
    王朝覆灭,江山易主,总是令人叹息的。
    【燕山亭:只能说天时地利人和,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已经是一样都不占了sos】
    【飘如陌上尘:其他的就不说了,接连不断的天灾也是把大明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。】
    【七小五tiffany:冰灾旱灾水灾蝗灾地震……这是天要亡大明啊!】
    无论旁人再多议论,对于这样一位将军来说,战死沙场、马革裹尸,甚至算得上是善终。
    终其一生,秦良玉不负国、不负民,或许临终之前,这位巾帼也能从容笑道:“此心光明。”
    想到这种可能性,还有什么好伤悲的呢?
    主播调整好心绪,往下收尾:
    【以往我们所见的古代女子,纵使进入正史,大多还是被称为“某某氏”或“某某姬”,若非美貌,便以权柄名留史册。】
    【随着时代变迁,后世好些女性竟只能被困死在一个《烈女传》之中。】
    【遍阅《明史》,秦良玉却无比罕见地以大名入传,可见一斑。】
    “骁勇善战,实乃虎臣,可惜不在麾下。”
    为着那支白杆兵,李世民多少有些意动。
    “慷慨奔赴,丹心报国,奈何受时局所困。”
    千里勤王这样的忠义之举,赵恒是不指望朝中那些动不动就要吵得不可开交的文臣们了。
    羡慕这个词,他已经说累了。
    【主播原本想了一大串夸她的话,可思来想去总觉得啰嗦又矫情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