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向南看月     书名:[历史同人] 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
    王献之还想说些“弥补”之类的话,郗道茂没给他开口的机会。
    契书既成,她倒是对王献之多了几分柔和:“好在你先前那身见客的衣裳还没换下,这会儿也不必费心折腾,还是赶着去见客要紧。”
    两人简单收拾一番,径直往郗夫人的院子里去了。
    路上,谢玄的到来将王献之的低落冲淡几分,已经思索起了对方如今的模样,好似浑然忘了先前那份契书。
    一旁的郗道茂却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。
    契书是自己仗着对王献之的了解激他签下的,接下来的事可就没那么简单了。
    谢玄今日登门的来意,她心知肚明。
    真正的考验,这才刚刚开始。
    第91章
    “幼度既说是公务,不知可是与军中事务相关?”
    自今日晨起,郗夫人眼皮就跳得厉害。等到谢玄登门,这股不安更是强烈。
    偏偏对他的到来,周围人都是喜气洋洋的模样,她只能暂且压下这份隐忧,强撑出笑容。
    “正是呢。”
    话已至此,谢玄也没必要藏着掖着,大大方方地冲郗夫人点头:“此番登门,是为了向王家讨一个人。”
    “讨人?”
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,一时没了头绪。
    可瞧他神色从容,不像是祸事的样子,在场便有人自告奋勇:“谢将军可是看中了哪位王氏子弟,想要举荐一二?”
    虽说行伍辛苦,可他们毕竟是王家人,难道谢玄不会宽容几分?
    “算,也不算。”
    谢玄按着腰间佩剑,随手拨弄了几下剑穗,懒洋洋道。
    听他越说越没谱,身旁的谢道韫赶忙压低了声劝他:“你到底年纪轻,又是晚辈,说话可得顾忌着些。”
    “我就是这么个性子,阿姐又不是头一天知道。”
    谢玄轻轻回她一句,倏尔抬头,也不解释一下自己那句似是而非的话,反倒笑得戏谑:“喏,我要讨的人已经来了。”
    “母亲。”
    王献之与郗道茂自堂下并肩而来,先问了郗夫人安,又依次同堂上各人见礼。
    这一回,谢玄倒没什么不耐烦的神色,一直耐心等到他们寒暄结束,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:“人既已到齐——”
    “那我直接带走便是了吧?”
    王献之不知前因,乍然听他这句,笑道:“你难得回城,专程来一趟竟还向我王家要人?”
    “非也。”
    谢玄起身,一面振了振衣袖,一面摇头否认:“说是向王家讨人或许并不准确。”
    他看向郗道茂:“毕竟郗家阿姊,想来也算不得是王家的人了吧?”
    此言一出,满堂哗然。
    “还真是……”
    谢道韫暗自扶额,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话会引起多大歧义啊。
    “幼度?!”
    以王献之的聪颖,当然听得明白谢玄话里的意思。可此时此刻,他却觉得自己的脑袋糊涂极了。
    王献之又惊又疑:“你、你要带她走?”
    两人年岁相仿,又都在家中行七,自小便常常玩在一处。
    不过是后来,谢玄投了京口军营,王献之领了闲职在家,这些年都不大能见到了。
    他天真以为,谢玄今日登门不过是照常拜访,再顺路看看谢道韫,谁曾料竟然还存了带走郗道茂的心思?
    这如何能行呢!
    王献之下意识地抬头去看母亲,偏偏此时的郗夫人陷入了一片可疑的沉默。
    脸上的神色不似赞同,却也不见反对。
    他曾经想过,若郗道茂愿意去吴兴别业自然最好。若是不愿,也无外乎暗淡退场。
    谁能料到,除了这两条路,她竟然走出了第三条路来呢?
    慌乱之中,王献之只是凭借本能在阻挠:“无凭无据的,你怎能带走她?莫非是为了私情?”
    “怎能说是无凭无据?”
    谢玄朗声一笑,将袖中丝帛取出,在众人眼前抖落开来。
    那上头的纹章图示以朱砂绘制,落在王献之眼中,红得如鲜血一般。
    他眨眨眼,想要回避那抹冲击带来的不适。
    等王献之缓过神来,瞬间认出——
    这赫然是北府军的调令!
    如今并非乱世,可天下依旧不太平。北有前秦苻坚虎视眈眈,不知何时就要扬鞭南下。
    为此,当朝谢侍中内举不避亲,毫不迟疑地举荐了自家侄儿谢玄出任兖州刺史。
    而谢玄也果然不负众望,自领命以来,收编北方流民,驻扎京口练兵,练了成一支声名鹊起的北府军。
    虽说还缺少一场大胜帮助北府军扬名天下,可这一年以来北府军动作频频,也让人看到了锐不可当的气势。
    谢玄耸肩,将丝帛递到王献之眼下,任他仔细瞧个清楚,泰然自若地解释道:“不过是奉家中大人之命行事,子敬可别为难我。”
    谢家的诗酒风流似乎在这人身上集了大成,分明是个将军,语气却听不出任何庄重,反倒透着王孙公子的轻佻。
    偏偏这份轻佻丝毫不惹人反感,就连多少有些尴尬的话,由他说来,都成了一派理所当然的磊落。
    “纵是谢侍中点检……”
    能被北府军征去,似乎是一条很不错的路。
    王献之可以预见,既能助郗道茂从王家脱身,又避开了留在建康惹人闲话的可能。
    他分明没有理由阻拦,却依旧心不甘、情不愿,哪怕说不出任何缘由。
    “王子敬。”
    或是七郎,或是官奴,再不然便是郎主,郗道茂从来没有这样连名带姓地叫过王献之。
    她的神色依旧那样温和,说出来的话格外干脆利落。
    “王氏舍我在先,我想要归家,不是合情合理的事么?”
    “更何况——”
    郗道茂扬了扬手中的契书。
    “一约既定,谁都没了阻拦我的理由。”
    “你哄我签下契书,竟是在此刻等着么!”
    王献之的惊疑终于化作姗姗来迟的恼怒:“即便归家,也该归郗家!”
    郗道茂往谢玄身旁走近的动作叫他更加羞恼,破天荒地失了往日的风度,抬手一指:
    “眼下竟叫幼度来接,这又算是怎么一回事?”
    谢玄剑眉一拧,动作比反应还快,并不顾着往日情面,当即提剑出鞘。
    “如此无礼,也不怪郗家阿姊说什么都要走。”
    这句嘟囔可把王献之气的够呛,谢道韫赶忙唤住他。
    “阿羯。”
    不等自家姐姐再说什么,谢玄已经无比乖顺地将剑按回剑鞘。
    “事已至此,又有契书在手,不若好聚好散,子敬以为如何呢?”
    王献之匆匆一瞥,这才看清。
    原来谢道韫今日一反常态,曲裾深衣,庄肃非常。腰间更是如谢玄一般,连剑都配上了,英气逼人。
    她深知,若以郗道茂的个性,若能一别两宽,顶着什么名声离开王家不要紧。
    可谢道韫要顾及她的名声,又怕王家人借题发挥,自然要将替谢家将事情说个清楚。
    “那召令上头写得明明白白——”
    谢道韫字字铿锵:“北府军征召郗氏女为医典女录事,又盖了我叔父的印鉴,何来私情?”
    她语气微讽,一针见血道:“你不过是觉得不应当罢了。”
    “一个被王氏舍弃的下堂妇,本应涕泪涟涟,或是伏低做小,怎能转头搭上了谢氏,对也不对?”
    “二嫂,我并非此意……”
    对于既是姐姐、又是兄嫂的谢道韫,王献之总是诸多敬重。
    “既然并无此意,那便痛痛快快地放她离去,不好吗?”
    谢道韫晓之以理:“这正是能叫她发挥长处的地方,不比困在建康城里、听一耳朵风言风语更好么?”
    是啊,道理他都懂,可是……
    “令姜所言在理。”
    长久的沉默后,郗夫人一锤定音。
    “阿娘!”
    王献之正指望郗夫人拦上一拦,不意母亲似乎乐见其成,等了半晌却冒出一句赞同。
    “北府军征召,官奴也该为你表姐高兴才是。”
    郗夫人对王献之的暗示视若无睹,只冲谢玄浅浅微笑:“有劳将军了,不知何时启程?”
    “自然是越快越好。”
    话里话外,谢玄不过是嫌弃他们家长里短太啰嗦罢了。
    “正该如此。”
    谢氏做主发话,当家掌事的人都没意见了,旁人也不好插手家事,一众人将王献之的意见忽略了个彻底。
    有卫兵来报,只道郗氏陪嫁之物均已清点规整完毕,谢玄向外比手,冲郗道茂说:“请——”
    郗道茂颔首示意,与谢道韫一同向门外走去。
    等众人散去,王献之才将埋怨诉诸于口:“您为何不拦下阿姐?怎能这般轻易地就让幼度带走了她?”
    “你留不住的人,却要叫你母亲来挽留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