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364节

类别:历史军事       作者:由北向南     书名: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
    “利害关系我已经跟你说了,你不用急着回话,你可以考虑考虑,我只问你这一次,要是再拒绝,我们家的人,今后再不会上门问你,你和锦舒的缘分到此为止......”
    陆瑾台心头一震。
    赵建忠又看他一眼,站起身走了出去。
    这一夜陆瑾台都没能睡着,脑海里各种想法,最后定格在她红着眼朝他吼:“我就是摔断腿,也不让你扶。”的画面上。
    第二天,赵建忠忙完事情,又来到陆瑾台这里。
    他看向陆瑾台:“你是咋想的?”
    陆瑾台有些不自在:“我......愿意。”
    说完,他发现自己耳根处开始发热,更不自在了。
    赵建忠猛地拍了下他的肩膀:“这就对了,既然答应了就不要想太多其他的事情,你该想的是怎么让自己的小家过好。”
    陆瑾台点头。
    赵建忠看他老实点头,想到闺女因着他的拒绝还哭了,又忍不住想瞪他:“你要再不答应,我已经想好把你调到别的村,免得锦舒看到你伤心。”
    陆瑾台:“她......”
    赵建忠说:“你俩现在还没关系,她什么她?年纪也不小了,稳重点。”
    陆瑾台老实听训。
    赵建忠咳了声说:“先找媒人说媒,该走的程序不能少。”
    陆瑾台点头:“赵叔,等一下。”
    说完,他回到房里,打开柜子从里面翻出自己仅有的钱递给他,他低下头:“我现在只有这些......”
    赵建忠看那零零散散的钱,又好气又好笑:“媒人还没来呢,你急啥?”
    赵建忠走后,陆瑾台坐在床边,从被子底下翻出一张已经被撕烂皱皱巴巴的小照片,他小心地把照片摆整齐,看着上面的人,低声道:“老师师母,我要结婚了,她很好......”
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他把照片重新藏好,关上房门,走到牛棚处,见老黄盯着他看,他笑了下说:“饿了吗?马上给你喂草。”
    老黄对于牛槽里突然多出来的草,头都没低一下,它才吃饱没多久,谁还要吃啊?就算它有四个胃,也不能一直吃饭。
    陆瑾台看向它:“怎么不吃?”
    过了会儿才反应过来,赵叔来之前,他已经喂了牛。
    陆瑾台:“......”原来他也有犯糊涂的时候。
    赵建忠没回家,直接去了学校找余淑英和她分享好消息。
    余淑英下午只有一节课,上完课就在批改作业,看到他过来,连忙走了出来:“去外面说。”
    到了外面,赵建忠小声说:“陆同志同意了。”
    余淑英睁大眼睛:“真的假的?”
    赵建忠白她一眼:“咱家锦舒那么好,当然是真的。他原先只是害怕自己的身份会害了锦舒,不敢结婚,又不是真的看不上锦舒,咱们都理解,我和他说通了,结婚后住我们家......”
    余淑英笑着道:“锦舒一定会高兴的。”
    赵锦舒听了这话,并没有多高兴,她问:“原先他都不愿意,为什么现在愿意了?是不是爹找过他?”
    她爹不是那种人......
    余淑英说:“你爹确实找过他,不过他是因为自己身份怕害了对方,才不愿结婚的.......”
    赵锦舒站起来说:“娘,我想去问问他。”
    余淑英摸摸她的头:“大晚上的,我和你爹带你过去。”
    到了陆瑾台那里,他刚刚吃完饭,正在洗碗,看到他们过来,忙走过来:“赵叔!余婶!”
    最后视线落在赵锦舒身上:“赵......赵同志!”
    赵锦舒看他一眼,怎么还结巴了?她有这么吓人?
    余淑英笑了下:“你们聊聊,有啥话都说开!我们在外面等着。”
    她说完,就拉着赵建忠的胳膊走了出去。
    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人,赵锦舒低声说:“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?怎么忽然就答应了?”
    陆瑾台忙说道:“没有,我答应只是我想答应,没有任何事任何人能迫使我答应。”
    倘若看不到丝毫希望,活比死更难。
    赵锦舒抬头:“你真愿意?”
    陆瑾台看着她,嗯了声。
    赵锦舒抿抿嘴,鼓足勇气问:“你讨厌我吗?”
    陆瑾台:“怎么可能?”
    赵锦舒低下头:“我知道了,我们回去了。”
    说完快速走了出去,陆瑾台看着她的背影愣了下,反应过来追上去,他们已经走远了。
    赵锦舒捂了捂脸,他不讨厌她就好,她知道她其实该放弃,可他都答应了,她不想放弃,她想试一试,她想给自己一次机会。
    第500章 番外-婚事1
    余淑英一直在攒棉花,留着闺女结婚时用,现在都讲节俭,再节俭,结婚时,新房里棉被得换新的,两个孩子怎么也得弄身新衣裳。
    二婶当媒人,商定订婚的日子后,周六下午没课,余淑英就和大儿媳妇商量着给他们做衣裳。
    赵锦舒在旁边听了半晌,小声说:“要不给陆同志做一身棉袄棉裤?他的棉袄都破了。”
    陆同志的棉袄棉裤还是原先老大穿旧的棉袄棉裤,余淑英点头:“那就给他做棉袄棉裤,只是棉被的棉花就不太够了......”
    王小麦说:“锦舒结婚,我当嫂子该送床被子,可我棉花还没攒够,只有两斤多,等下都拿来凑凑该够了。”
    余淑英又说:“家里我存了块做棉袄棉裤的布,那布刚好给陆同志做棉袄棉裤,陆同志把自己的钱都拿来了,用他的钱给锦舒扯布做衣裳,这样也算你们俩都给了对方订婚礼。”
    她说完看向闺女:“行吗?”
    赵锦舒脸微微泛红:“我都听娘的。”
    余淑英嗔她一眼,说到你心坎里就都听娘的。
    王小麦:“既然给他做棉袄棉裤,没他的尺寸......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她打趣看向锦舒:“要不你拿着尺子去给他量下尺寸?”
    赵锦舒支吾道:“男女有别,还没订婚呢。”
    王小麦见她害羞,乐得不行,笑道:“等会让宏泰跑一趟。”
    余淑英笑了下:“从头换到脚,还得给他做双棉鞋,按理这鞋该是锦舒做,她不会......”
    赵锦舒说:“我可以学的。”
    王小麦:“临阵磨枪也来不及了,鞋面你缝几针算了,鞋底我和娘帮你纳,两人一起纳,晚上熬熬夜,赶赶工,一天就能做好。”
    赵锦舒抱住她胳膊:“大嫂真好。”
    王小麦:“再找明庆叔做个箱子,还有衣柜和床......”
    赵锦舒忙说:“衣柜和箱子可以做,床才做了两年,还是新的,比爹娘房里的床还大点,不用做了。”
    正说着话,赵玉华和杨明安来了,余淑英瞪他们:“怎么没把丰收和冬梅带来?”
    赵玉华说:“他们爷奶带他们去大姐家了。”
    杨明安一到这里,就跑出去玩了,留下赵玉华和娘家人聊天。
    一聊才知道自家妹妹要订婚结婚了,听说是村里下放的男同志,她皱眉:“这......这合适吗?”
    余淑英就给她解释:“你也知道你妹妹的身体,我也不放心把她嫁到别人家去,和陆同志结婚后住家里,有我们照看着......”
    赵玉华这才点下头:“我家里还有几张布票,明天我都给拿来,你们做衣裳......”
    赵锦舒打断她:“三姐,衣服已经安排好了,不用再做了。”
    赵玉华:“这事听我的,你们结婚用的脸盆毛巾什么的,我来买。”
    王小麦笑着说:“我还说我来买呢,那我给他们买枕巾,再买一床床单吧。”
    赵锦舒又要开口,被她俩打断了,王小麦说:“日子再苦,人生大事,别的没办法弄来,日常需要用的,怎么也得想办法置办齐全了。”
    余淑英笑着看向小闺女:“这是你大嫂三姐的心意,该收就收,今后你有能力了,多回报他们便是。”
    赵锦舒眼眶湿润,轻轻点点头。
    晚上,赵玉华没走,杨明安回去拿布票了,姐妹俩坐在房间嘀嘀咕咕聊天。
    赵玉华笑着问她:“就这么喜欢他?”
    赵锦舒抱着她,抿嘴笑着没说话。
    赵玉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?
    没再问她,而是悄咪咪跟她说:“结婚后就不一样了,我给你的布票,你拿去做两件小裤子,再买两件胸衣,那陆同志一个人在这里,你给他也准备两件小裤子,还有秋衣秋裤,也得准备着。”
    赵锦舒红着脸:“还......还要给他准备这些吗?”
    赵玉华说:“结婚后你们就是两口子,你不帮他准备,谁帮他准备啊?”
    赵锦舒搅着被子,小声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    赵玉华看她那样,好笑道:“要是不想扯布做,明天我陪你去趟县城,那里东西多,应该能买到。”
    赵锦舒:“嗯。”
    赵玉华说着又掏了五块钱给她:“这钱你拿着买东西。”
    赵锦舒没要,说道:“陆同志把他的钱都给娘了,有二十多块钱,娘都给我了,我原先帮人教了几个月书,工资都没花,我以前还攒了不少零花钱,我有钱。”
    赵玉华没再坚持,只想着妹妹缺什么,她给买回来便是。
    第二天是周末,王小麦和余淑英在家里缝被子、做棉衣、做棉鞋,赵玉华和杨明安带着赵锦舒去县城。
    临走前,赵建忠拿了些票据和钱给她。
    赵锦舒拿过来看了看,有粮票,油票,糖票,还有好几张布票,她惊喜抬头:“爹在哪里弄的?”
    赵建忠没说来处,只说:“到县城多看看,该买的都买回来,别省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