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439节

类别:玄幻奇幻       作者:码字手痛     书名:我在大夏窃神权
    “这是天虚子,就是母亲送给我的那条虚鱼,因为一些机缘巧合,他获得了灵智,我又得到了一部分的杂家逍遥游道统,想着能不能够以逍遥游和鱼龙变,合力帮助他推演出一条属于他的法门。”
    周铁衣解释道,同时对天虚子说道,“还不谢过师姐赠与经卷。”
    天虚子游动着身体,从头蹭了蹭妙玉的手掌表示感谢。
    妙玉也大感兴趣起来,相比于朝堂之上的算计,她还是更在意修行之事。
    “虚鱼修行的法门……”
    妙玉用颇为感慨的语气说道。
    虚鱼得天独厚,不仅能够任意穿梭空间缝隙,找到隐藏的小千世界,还有着极为漫长的寿命,唯一的缺点就是灵智极低。
    而师叔手中那条虚鱼传到周铁衣手中,居然启迪了灵智,并且扬言要修行,这倒是有意思。
    ······
    第二天,晨钟敲响,百官顺着白玉拱桥进入金銮殿中,大夏圣上,天后落座之后,今天学部尚书唐安世就急不可耐。
    “启禀陛下,臣有本要参。”
    唐安世从宽大的紫衣袖袍之中拿出一份厚厚的奏折。
    “这是天下书院联名,参盛世侯周铁衣奸佞邪说,扰乱视听,败坏道德。”
    唐安世浑厚的声音回荡在金銮殿上,百官们对此眼观鼻,鼻观口,口观心,都静静等待着事情后续的发展。
    “呈上来。”
    大夏圣上命大太监薛明浩上呈奏折,然后他打开浏览。
    趁着大夏圣上浏览奏折的间隙,唐安世目光看向周铁衣。
    昨天周铁衣审理学生的手段还是出乎意料,但是效果却有目共睹,上千被扣押的学生,除了极少数父母不在天京的,都已经被打断腿领了回去。
    而且打断这些学生腿的是他们的父母,并不关周铁衣什么事。
    这个时候儒家再拿这些学生做文章,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谁对谁错。
    所以没有学生策应,其实今天这份奏折的杀伤力并不大。
    但是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
    不过在唐安世看来,他并不是没有胜算。
    他最大的胜算,就是和大夏圣上的‘默契’。
    这次的事情,从一开始就是柯黯然弄出来的,虽然中间周铁衣还是破了学生的局,但是天下大多数书院山主联名抨击周铁衣人欲说的态势已经形成。
    大夏圣上顺势问罪,也可以顺势先剥夺周铁衣的官职,这样这次的事情仍然可以差强人意。
    大夏圣上扫了一遍奏折,看向周铁衣,“周卿有要辩解的吗?”
    周铁衣不紧不慢地出列,“臣只有一件事要说。”
    “何事?”
    “若能让天下人都吃饱饭,那纵使没有五帝天命说,也未尝不可。”
    大夏圣上听到此言不仅没有发怒,反而嘴角露出微笑。
    看到这一幕,唐安世心里咯噔了一下。
    第498章 尘埃落定
    坚实的金砖倒映着从外射来的阳光,金光映照在朱红色的殿柱之上,那盘旋的金龙作势欲飞。
    本来眼观鼻,鼻观口,口观心的百官们神色错愕。
    他们这几天自然也复了局面,所以他们也得出了一个和唐安世相同的答案。
    大夏圣上不可能放弃五帝天命说,因为这会损害大夏根基,让前线本来就不稳的局面再生变故。
    周铁衣不可能放弃五帝天命说,因为周铁衣是以五帝五行祖炁炼罡,这是他的根基,一旦放弃,轻则修行倒退,重则道统受缺,身受道伤。
    而且就他们所知,那报纸上的文章《五帝起源非人论》根本不是周铁衣暗示人去写的,而就是柯黯然自己写的,所以事到如今,否定这篇文章才是正常的做法。
    但周铁衣向来非常人。
    经过最初的错愕之后,首先反应过来的就是殿堂之上的武勋们。
    他们勃然色变,甚至比儒家官员们还着急。
    “周侯此言不妥,五帝天命说不仅关系到天下人吃不吃得饱饭,还关系到前线战事,若移除五帝祭祀,影响到五帝五行大道,那么前线不知道多少军阵的根基都要被削弱。”
    “我知道。”周铁衣平静地看了这位武勋一眼。
    如果今日右将军尉迟破军没有被调走,那么废除五帝祭祀的事情还可能有一番波折。
    但是尉迟破军被调往了前线,如今这朝堂上的武勋他周铁衣最大。
    “不过前线除了北狩天狼的右将军这一支军队外,其余诸军还是在据城而守,这本来就是进攻不足,防御有余的形式,废除五帝天命说,即使对于基础军阵有影响,但是两三个月内也能够调整回来,反倒是如今五帝天命已经到了破而后立的时候。”
    “周铁衣,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!拿着前线千万将士的安危来‘破而后立’,我看你真是如同儒家所言,已经神志不清,妖言惑众了。”
    一位老将实在是忍不住了,直呼周铁衣的姓名,足以表明他此时的惊怒。
    周铁衣被骂了一通,没有急着抛出官吏一体策。
    今天这废除五帝祭祀的事情,是他和大夏圣上两方妥协的结果。
    自然有人替他压制武勋。
    身穿淡紫袍服的柯黯然出列,反驳道,“葛老将军此言差矣,如果前线将士正在进攻,这废除五帝祭祀自然有碍,但是从十月开始,前线就一直在据点而守,如今又是寒冬十二月,反攻更是无稽之谈,何来威胁前线将士安危,更何况即使废除了五帝祭祀,又并非没有替代之法。”
    柯黯然对御座之上的大夏圣上拱手道,“臣提议废除五帝祭祀,以日月大道尊为替。”
    柯黯然这一拱手,顿时让刚刚还义愤填膺的群臣们反应过来,他们错愕地看向御座之上的大夏圣上,眼中惊怒,悲愤,难以置信交加。
    废除五帝祭祀,以日月大道尊为替。
    也就是大夏原本属于五帝的气运,之后都会开始转向日月大道尊。
    而日月大道尊是谁,大家心里都清楚。
    当初只不过觉得是周铁衣写的阿谀奉承的诗词,但现在看来,这诗词中的日月大道尊才是大夏圣上如今的目的。
    他太想要成圣了。
    不少人心中闪过这个想法。
    唐安世在大夏圣上露出笑容的时候,就意识到局势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,现在柯黯然开口,彻底坐实了大夏圣上真正的想法。
    废除五帝祭祀从来都是目的,而不是虚晃一招的手段。
    唐安世转头看向周铁衣,他想要知道周铁衣为什么会同意这件事,难道周铁衣的根基不在五帝五行之上?
    不可能,当时在朝堂之上,周铁衣显化的麒麟之相,汲取五帝五行祖炁,这是做不了假的,五帝五行一定是他的根基之一,他为什么会同意自损根基?
    一个个想法从唐安世脑海中浮现,不过现在不是慢条斯理思考的时候,他转身,面向丹陛之上的大夏皇帝,“五帝天命说乃是儒法根基,废除五帝祭祀,天下儒生不许。”
    当唐安世说出天下儒生不许的时候,一条虚幻的大道就要以他为中心开始凝聚。
    不过还没有等这条大道凝聚,会合天下儒生的心意。
    一道皎洁的满月从天后的珠帘下腾空而起,月光清冷虚幻,从极高处落下,一时间金銮殿上原本作势欲飞的金龙真的就腾空而起,结合大夏最为精华的国运,化作九条金龙,伴随着月光,隔绝与外界的联系。
    从唐安世身上腾起的炙热的浩然正气,在金色的国运冲刷下,被压抑到了极致,让其一身儒道修行,难以发挥出十之三四。
    “唐尚书也要学董司民,咆哮朝堂吗?”
    天后淡然开口道。
    她能够在前两天镇压董行书,自然也能够再镇压唐安世。
    唐安世毫不低头,看向珠帘之后的天后,“天后能够镇压我和董行书,难道能够镇压天下读书人吗?如果天下儒生不许,大夏江山社稷,即日起将乱!”
    唐安世掷地有声地说道。
    这也是这个世界修行者们需要和普通人妥协的地方,统治天下,最终还是以普通人居多,更何况除了上三品近乎已经超脱世俗的修行者,其余即使是中品的修行者,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也并不大。
    “这倒是不劳唐尚书费心。”
    周铁衣适时开口道,“唐尚书所言天下儒生不许,其实仰仗的也就是天下是以儒家官员治理为基础罢了,不用说的那么冠冕堂皇,臣有事启奏。”
    周铁衣从衣袖之中拿出准备好的《官吏一体策》。
    薛明浩小心翼翼走下台阶,从周铁衣手中接过奏折。
    “臣之所以赞同改易五帝天命说,核心的原因是儒家之道以五帝天命自居,因此故步自封,从儒圣寂灭至今,儒家一品‘立德’,除了一位酒剑仙之外,皆以五帝五德为基,两千年来,臣未尝看到儒道之进步,只看到了儒道的固守残缺。”
    “若天下还是之前那个天下,儒家固然可以维系天下的稳定,但是如今神道祸乱,荒古九神复苏在即,若儒家不能够进步,那么以前的固守残缺就是今后的取死之由!”
    “所以若儒家真的以为儒生们不许就治理不好天下,臣倒是愿意一试,真正让天下百家来治理这个天下,臣请官吏一体,使特科成为常态,录取百家之士,若儒家的人不想要当官,有的是人想要当官!”
    周铁衣朗声说道。
    周铁衣的奏折送呈到大夏圣上面前,他打开奏折,一目十行地读了起来。
    他眉头时而紧皱,时而舒缓,这篇策论好坏参半。
    若放在以前,大夏圣上是绝对不会同意上面的改革,官吏一体,不仅是在撅儒家的根基,同样也是在损害中央集权。
    但现在,他想要压制儒家,彻底废除五帝祭祀,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瞻前顾后。
    倘若他能够成圣,在四十九州乃至更大的天下都是圣人,大夏的皇权自然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局限在玉京山上,当然不用担心损害中央集权。
    倘若他不能够成圣,连天下都不是他的,那就更加不用担心了。
    和普通人想的治理天下是优中选优不同,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,大夏圣上知道治理天下,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一个坏的和另外一个更坏的结果中选择一个。
    在大夏圣上读奏折的时候,百官们也在思考刚刚周铁衣的话,通过这番话,他们大概能够猜测出奏折中写的是什么。
    于是除了儒家,兵家之外,朝堂之上其余诸子百家之人神色变得犹豫起来。
    今天朝堂上的局势一波三折,从最开始唐安世参周铁衣这件事是预料之中的,其余后面的两个变故都出人意料。
    本来当柯黯然说出废除五帝,以日月大道尊为替代的时候,百家还是偏向于儒家和兵家。
    虽然他们平时被儒家和兵家压制,但是他们也有不少法门是以五帝作为根基,特别是像兵家所言,五帝祭祀不仅关乎到道统还关乎到前线的战事。
    如果前线战事出了问题,那么他们也不用再讨论道统了,以后都要披毛戴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