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喵驴大人     书名:韬略
    皇帝就站在一旁,他欣喜问道:如何?
    太卜令嗓音发紧,声音也不自觉地颤抖了起来:陛下,臣恐卦象有失,请陛下容臣再占卜一次
    皇帝虽有些不悦,但那是他第一个子嗣,慎重一些也无妨,便沉声道:准。
    谢陛下!
    可无论太卜令重复占卜了多少次,卦象的结果未曾变过分毫。
    皇帝耐心告罄,冷声道:说!
    太卜令闭了闭眼,颤声地将卦象结果说了出来:离坎相冲,日月失序皇子命格贵重,但但无紫微帝星照命。
    话一出口,他便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,顿时瘫软在地。
    皇帝紧盯着太卜令,声音如寒,朕再问你一次,此卦何解?
    太卜令额头抵地,浑身发抖,却不敢有任何欺君之言,臣臣依卦直言
    皇帝眼神一片冰冷,好。
    下一刻,皇帝淡淡道:来人,将他拖下去,斩了。
    太卜令猛然抬头,脸色惨白,神色惊恐,他嘶厉喊道:陛下!陛下!再给臣一次机会
    然而,门外侍卫已经快步上前捂住了他的嘴,随即粗暴地将他拖出殿外。
    皇后听到这一动静,便缓步走了过来,脸上似有疑惑道:陛下,今日不是要给我们的孩子祈福吗,发生何事了?
    皇帝眼神中的寒意尚未散去,道:无事,太卜令卜算有误,朕已命人再次安排祈福之事,皇后不必忧心。
    皇后微微蹙眉,目光掠过门外,又看向皇帝,迟疑道:可臣妾方才似乎听见
    不过是些小事,朕自会处理。如今你腹中怀着朕的皇子,才是重中之重,莫要为这些琐事烦扰。皇帝打断了她的话,语气不容置疑。
    见此,皇后低眸,伸出手抚了抚小腹,轻声道:是,臣妾只盼这孩子能平安降生,日后为陛下分忧。
    太卜令被皇帝赐死的消息传了回来,太常寺上下人心惶惶,人人自危,众人不知太卜令犯了何事,生怕自己也因此而受到牵连。
    书阁中。
    几名书吏聚在一起,低声讨论着此事,陈太卜向来谨慎,而且卜算的卦象基本不会有错,怎么会触怒龙颜?
    另一人左右张望,压低声音道:听闻今日是为皇后腹中皇子占卜命格,你们说,会不会是皇子命格......
    住口!年长的书吏急忙打断,面色发白,这种事你们也敢妄论,你们不要命了?
    几个书吏见此,也都意识到自己的失言,纷纷闭上了嘴,匆匆离开了书阁。
    几人离开后,一道身影缓缓出现,赵从煊眸色深沉,目光瞥向皇城的方向。
    一个太卜令之死,不足以引起朝野震荡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件事很快便被人遗忘了过去。
    萧府书房。
    大少爷,宁王殿下派人送了好几幅字画过来。田安进来禀告,怕萧伯瑀误会,他连忙补充道:上次之事过去后,小的就再没送过东西去宁王府了。
    这事他也奇怪得很,好端端的,宁王殿下怎么又送礼过来了,虽然只是一些不值钱的字画。
    萧伯瑀道:退回去吧。
    是。
    待田安离开后,萧伯瑀看着手中的书不由地失了神,他的目光缓缓移到墙壁上挂着的墨兰图。
    素白的宣纸上,几茎兰草斜逸而出,墨色浓淡相宜,正是宁王月前所赠。
    良久,萧伯瑀放下了书,起身往外走去。
    庭院外,一阵喧闹声传来,萧母扬了扬手,伯瑀你来得正好,你表妹前几日从扬州过来,会在我们这里暂住一段时日,你今日刚好休沐,陪我们去慈恩寺上柱香。
    话一落地,萧母身旁的女子盈盈行了一礼,女子名为柳灵儿,年约十七,身着一袭淡青罗裙,乌发挽作垂云髻,一支白玉簪斜插其间,举止间自带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灵秀。
    柳灵儿微微垂眸,语气温婉而得体:表哥公务繁忙,若不得空,灵儿陪姑母去慈恩寺上香即可。
    有空有空。萧母连忙道,随即吩咐下人去备车马。
    萧伯瑀心绪微乱,便想着出门一趟也无妨,便答应了下来。
    慈恩寺在长安城外,香火鼎盛,即便是平常之日也有许多人前来求神祈福。寺内香火缭绕,梵音阵阵,让人的心灵也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。
    在萧母和柳灵儿入寺祈福时,萧伯瑀因心中烦闷,不知不觉便走到了慈恩寺的后山,这里游人罕至,只有一名僧人在古树下扫着落叶。
    见有人误入,僧人微微一怔,不过还是朝萧伯瑀行了一礼,施主。
    萧伯瑀微微颔首回礼,他抬头看向这棵参天古树,只见树上还悬挂着不少祈福的木牌,只不过木牌上的字迹大多模糊了去。
    二人交谈了一番,这才知道,原来这便是曾经寺内盛名的姻缘树。
    永和年间,先帝曾与后宫一嫔妃来慈恩寺祈福,听闻此地姻缘树极灵,可不知为何,二人悬挂的木牌无故掉落,皇帝发怒,认为这是不祥之兆。
    为了平息龙怒,寺内僧人只好将姻缘树移栽至后山,这棵姻缘树也渐渐被人遗忘了。
    萧伯瑀大抵回想起这件事,这应该是在二十年前,与先帝同行的妃子正是赵从煊的生母,洛妃。
    那时,先帝对刚入宫不久的洛妃极为宠爱,若不是洛妃为寺内僧人求情,怕不是移栽姻缘树这么简单了。
    施主可也想求一签姻缘?僧人问道。
    萧伯瑀闻言一怔,他轻轻摇了摇头,平日里他一心扑在政务上,即便是闲暇时,也极少想这些儿女情长之事。
    回去的路上,萧母倒是和柳灵儿相谈甚欢,二人忽而提起姻缘之事。
    萧母半是埋怨道:这慈恩寺的签可愈发不灵验了,今日我给伯瑀和长则求了一签姻缘,长则姻缘美满,可伯瑀竟是多有波折
    两个孩子中,萧伯瑀自小就不必她操心,反而是长则,从小就爱闹,几年前更是不顾他们反对,非要跟着去行军打仗。
    眼看二人都老大不小了,萧母便想着把婚姻大事先定了。
    恰好柳灵儿从扬州过来,萧母越看越喜欢,觉得这孩子温柔贤淑,与萧伯瑀十分般配,不过今日这姻缘签的结果却让她发了愁
    回府后,萧母和萧父提及此事,萧父倒是笑了笑,伯瑀性情稳重,此事不必过于忧心,若是他真有心上人,即便是路边乞儿,我萧府也不会反对。
    萧母哪是忧心这个,她吩咐下人熬了一碗参汤,想着给萧伯瑀送去,补补身子,顺便问一下他有没有心仪之人。
    待她去书房找萧伯瑀,不料萧伯瑀已经出了门,回宰相府处理政务去了。
    她无奈地叹了叹气,刚想离去,目光忽地瞥向了书房悬挂的字画,一副墨兰图。
    从悬挂的位置可知,萧伯瑀极喜爱这幅字画。
    不由地,萧母唤来了田安,问道:这字画是谁赠的?
    若是朝中哪位大臣之女相赠,她也可请媒婆上门去提亲。
    田安支支吾吾,最后还是如实相告,回夫人,是宁王殿下。
    萧母眸间掠过一抹失望,可忽地又想到,如今朝中政局不稳,若萧伯瑀与宁王有所私交,恐引起旁人猜忌。
    思及此,萧母神色一变,吩咐道:此事万不可传出去。
    是!田安躬身应道。
    宰相府。
    萧伯瑀全心投在政务之中,才消解了心中烦闷的情绪。
    今日是休沐日,宰相府中除了值守的侍卫外没几个人走动,长史王横从府外走了回来。
    大人。值守侍卫行礼道。
    一侍卫与王横关系交好,今日又是休沐日,不由地多说了一句,大人今日怎么也回来了?
    跟同僚喝了几杯酒,有些乏困,便想着回来休息一下。王横随口问道:今日还有谁也在?
    半个时辰前,萧大人也回来了。那侍卫答道。
    王横神色一诧,萧大人这一个月来才休沐这一日,结果这半日没到,又回来处理政务了。
    屋内,王横走了进来,问道:大人,您今日怎么回来了?
    说着,便要将处理好的奏疏整理至一旁。
    萧伯瑀道:这些奏疏你明日再整理上呈也不迟。
    言外之意便是叫王横回去,王横自然明白,他躬身应是,却不由地多嘴了一句:大人也应适时歇息,万一也像宁王殿下一样病倒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