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章

类别:历史军事       作者:爱杰辰     书名:女穿男之古代科举日常
    范云知其中另有道道,但此刻面上哦一声,不再往下问。
    跟同僚相处,得藏着些警惕,不能关系太近也不能太远。
    等袁侍讲再回来后,领着他们去分配的办公房。
    办公房内宽阔,桌凳齐全,有洒扫过的整洁。
    两排桌凳靠东西墙,中间过道。
    袁侍讲:“除了你们仨人,之后考核过的也会跟你们一起坐这,但现在你们先挑。”
    另外两人从方才知可以去给陛下讲史后,就定下选门口。
    宫内太监来喊,上官来喊,那都直接就能出来,机会更能握住。
    官、梁落座一排左右后,都喊范云坐后面,第二排。
    但范云直接坐最后东边靠墙的,可以想怎么布置怎么布置,很有私密性。
    离后面墙很宽阔,腿边都可再放个桌子。
    袁侍讲见选好,问是官衙安排胥吏,还是自己带来人?
    看梁、官都说自己带来人,范云也点头说有人选。
    袁侍讲:“那好,既有人选,回头名单交给我,得查验三代清白之身,我现给你们配两个小吏,为你们搬运书籍、查阅案牍,也可负责你们的午饭。”
    :=
    三人说谢,其说完注意的和年俸后,说道自己的办公房在哪里,有不懂的去问,转身离开。
    其实还有很多不懂的,但第一天就接受这般多知识,范云也不急。
    慢慢来呗,时间长了不用旁人说,就能清楚的上手。
    笑着直接起身,越过中间两排桌子,问胥吏的事。
    二人说胥吏是明面上的称呼,官员内都叫书吏。
    得身边信任的人,帮着处理上值后的文书和事务。
    若是不信任的,给文书上改个字,甚至作伪,那招来祸事都不知道。
    梁枢说人选是自己儿子梁邦,范云笑着说小状元要来不意外。
    听称呼自己儿子叫小状元,梁枢喜不自胜。
    官泾阳不屑,却对范云好态度,也说了人选是亲戚。
    他们两人知是农户出身,给说的仔细。
    书吏虽沾吏字,京城内的吏却是由户部发俸禄,不过是记翰林院的他们一体上,不算正经的官职。
    作为从六品的翰林修撰,可一人可两人,七品八品则只一人。
    但名单得报两处,翰林院和户部,不能娼优隶卒之子孙,也不能三代有违法、逃税之事,得清白之身。
    “过不了科举的童生、秀才作书吏,这可是个极好的出路。”俩人对此共识。
    至于举人,那回乡做个乡绅,或不放弃考进士,又或做幕僚,大多看不上书吏。
    范云:“那白身行吗?”
    两人摇头说不知道,一同劝着别选白身的,本就是来处理庶务的,不会做很添麻烦。
    范云说知道了,但心思已有。
    不一会,两个小吏进来,介绍了名字。
    范云先让领着端盆水来,拒绝给擦的好意,自己动手把桌面凳子全擦一遍。
    哪怕知道旁人擦了,可他没亲眼看着怎么擦的,水干不干净,就是不放心。
    全部擦洗后,范云心定。
    两个小吏,去一趟趟把经史和实录抱了过来。
    桌子等着晾干,范云站那直接打开看起来。
    国史是记录从立朝到现在每一位皇帝大小事情的书籍,不乏夹杂神话着记载。
    比如每一位登皇位的,都是出生就紫霞漫天,或是宫殿异香,或是梦见玄妙之景。
    官泾阳过来,低声言:“这都是后面修出来的,咱们也得修的更详细更好。”
    范云嘘一声,这他知道。
    再翻开记载咸佑皇帝的实录,看一会合上确认书面。
    从早上皇帝在哪位妃嫔宫殿里起床,吃了什么,上朝说了什么,跟哪位官员御书房见面,处理政务,再吃饭,去后宫睡哪个妃子。
    一天四顿饭,吃喝拉撒,跟谁哪怕说了一个字都详细记录之上。
    往后范云三人也得轮流去记,一想到这个,还是打开跟着学。
    字少意思到位,这个很厉害。
    跟看身边有摄像头记录下来的皇帝日记,津津有味的看到了午时。
    不知不觉,小吏给提来饭盒。
    冒着热气的蒸大白米饭,肉丝面条,外加五盘菜,满满当当两个桌子拼一起。
    三人:“这是六品官员的午饭?”
    范云和梁枢是惊讶,官泾阳是皱眉不满。
    小吏立刻弯腰,“是,定量六品官员,每日两升去壳精米,一升细白面粉,油三勺,菜五盘。”
    官泾阳出声说寒酸,出钱要加盘羊肉,范云没阻止得了,小吏接过钱出去。
    不一会儿,小跑着来从食盒里拿出添上。
    官泾阳:“这还凑活,来,云昭,动筷子啊。”
    这一桌单白米饭,寻常百姓过年舍得吃一回,但现在每天的定量午饭。
    范云顿时觉的别说记皇帝言行一天了,职责也不嫌多了。
    梁枢手拿筷子抖动,多年考不中,都没人愿支持他读书,从村头走到村尾,是同村百姓支持,也是他们挤出来钱财借给自己,才有自己高中的这天。
    此刻,品尝着享受着,更感谢从没放弃的前七十年。
    一桌饭,心思不同,却都吃的满意。
    第69章
    午后看记录上,前辈怎么给陛下讲经史,范云打着哈欠,脑子也开始琢磨要怎么讲。
    皇帝听着,同僚还有几位重臣都会在场,讲出彩不易,没讲过的也难找。
    讲经史,当回老师。
    范云预期不求讲多么好,讲的可圈可点、不出错就行。
    也怪不得科举之人多么想进翰林院,可以跟皇帝凑个面熟,更多接触陛下的机会,这怎可不引人。
    三人都各自忙着,可对其他办公房的动静,也都竖起耳朵听着。
    那边一拖拉或有轻微的说话声,他们三人都会好奇的看过去。
    官修撰起身过去,两人没拦住,只好跟在身后。
    敲敲门,说是在隔壁的。
    很惊讶连忙引进去,互相介绍,得知是上届的一二甲。
    范云三人客气一句,其中几位笑,翰林院内状元遍地走,榜眼探花拿不出手,无需如此。
    官泾阳心理不喜这话,说到底一届上万人拔得一甲。
    范云从旁按下胳膊,口称前辈,请教给陛下讲史的经验。
    见如此,也不在意被甩脸子,简单说了几句。
    一会儿后,三人告辞离开。
    回到自己的办公房,梁枢缓慢沙哑的喊着官修撰,对待前辈能不能收收傲气。
    官泾阳站定看着他,“我骄傲了吗,我本性如此,改不了。”
    梁枢扭脸做回自己座位低下头忙碌,本来他也知这状元之位是愧,又觉得年龄方面让着些,可要如此,他也不是好脾气的。
    范云站身后,看着二人对立,开口想想还是闭上。
    不一会等梁枢出去,官兄直接走过来发牢骚:“那梁枢不知道自己的状元之位怎么来的吗,怎还有脸指责我。”
    范云点头对对,他也看明白了。
    不对付的人无有必要搀和进去,平稳上值日子,就是俩人来吐出真心话的时候,他嘴严谨就是。
    半个时辰后,范云站起来。
    俩人回头问有什么事,他说出去走两步,歇息下眼睛。
    梁枢也哆嗦的站起,说年龄大了,精力不济,这一起去。
    范云也看出来了,俩人跟他说话就是正常,只是两人之间互不搭理。
    走外面走廊到院子树下,梁枢也是开口。
    重名、傲气,这些常人都有,可谁都不放眼里,现在仕途蒸着向上,到时仕途一落,肯定看不惯的都踩上一脚。
    不提名字也知道是说谁,范云当不知说的谁,还是点头同意。
    等梁枢情绪平缓,范云给以总结,“老祖宗话说的对,中庸之道。”
    话落他心中一动,这不就是可以讲的吗。
    出去一回确定了难题,范云坐回位置上,高兴的开始有目的的翻阅典籍。
    小吏提醒快到下值时辰了,把写的草稿放抽屉里落上锁,书籍那些的释义排整齐房书桌上。
    范云起身,招呼走啊。
    官泾阳说还忙会,梁枢也一个意思,还没确定得讲史的篇章。
    范云说那好,提前说句路上小心。
    转身瞬间,瞧见小吏转换表情。
    走出办公房,走廊上都是官员。
    见下午认识的,打招呼上前一起走,话语中范云问小吏什么时候下值。
    其说办公房无官员在,他们洒扫卫生,打扫院子,检查落锁就会下值。
    “这些小吏能养家糊口,该感谢我们,没有我们进翰林院,官衙怎会招人,他们更不会有此机会进翰林院。”
    这话前后不认识的都点头附和,他们这些过科举的官员们既觉的便利,也内心里的瞧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