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了好一会儿,鱼线终于全都被收了回来。
一条二十公分左右长的鲅鱼正翻着白肚子漂浮在水面上,随着浪花起起伏伏。
显然是这一百米的距离,已经把它给累得够呛。
连遛都不用遛了,崔小理手腕一挑,直接就将其飞了上来。
才半斤的鱼,要是不能直接飞的话,这鱼竿也不能卖了。
将鱼桶打了点水,放在平地上,用路亚钳将米诺取下,鲅鱼“噗通”一声就掉了进去。
鲅鱼味道是相当的不错,就这一条就够崔小理晚上当个菜了。
又接连测试了几番,这一套没有任何问题,崔小理脸上露出了笑容,这下子发达了。
又打了几竿子,没有鱼咬钩,崔小理就没继续钓。
带上那一条倒霉的鲅鱼,骑上电动车就回了家里,好好的研究起了机器。
鱼竿渔具种类很多,淡水、海水、台钓、路亚、矶钓、深海等等。
不过,以他现在的资金状况,想要全部做出来不可能,他的钱都用来开渔具店了,身上就该剩下两千多块钱。
捣鼓了一阵子,崔小理又做出了一根手竿。
这根手竿用的材料更少,大概15块钱左右。
这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都。
依然还是国风的木制包装盒,上面一个“理”字logo,漂亮的很。
打开盒子,一根漂亮纤细的黑色鱼竿静静的躺在里面。
崔小理将其拿了出来,这一上手,就感觉到了不一样,超轻的。
判断一根鱼竿的好坏,除了硬度和韧性以外,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重量。
市面上,这个价位和长度的竿子,几乎都是玻璃纤维做的,重的很,拿着累得慌。
而且重头,架杆都架不起来,前头泡在水里,一抬鱼竿,袖子都湿了。
崔小理拿掉堵头,将鱼竿全部抽了出来,笔直笔直的。
他单手就可以握着把手最后端,还很轻松,握感贼好,非常的符合人体工程学。
然后,崔小理带着鱼竿回到了店里,拿了一根同样长度,最好的手竿出来对比。
光肉眼就能看的出来,比“理”粗了一圈,更别说手感了。
接着,崔小理又进行了腰力测试,依然是“理”完胜。
什么叫货比货得扔,崔小理现在就想把店里的东西全都扔咯。
当然,只是想想,这些可都是钱。
崔小理想了想,决定暂时不急着出售新商品,没那么多钱。
先把店里现有的货给清掉,回笼一下资金再说。
他店里的商品是和厂家贴牌定做的,属于自己的牌子,没法退货。
好在,当时由于资金问题,他并没有屯太多的货,要不然这一下还有点麻爪了。
说干就干,崔小理当即就出了门,来到隔壁的李姐复印店。
发觉有人进来,正在教女儿写作业的李姐抬起头来,笑着招呼道:“小理啊。”
崔小理点了点头:“嗯,李姐,我打个东西。”
“打什么啊。”
“全场半价,字打大一点啊。”
李姐一愣:“啊?你要不干了?才开业一个多月吧。”
“没有,找到新货源了,打算重新进货卖。”
“哦,这样啊,行,我来给你打。”
李姐当即起身,坐到了电脑旁边。
小姑娘突然抬头:“哥哥,我这道题不会,你能教我一下吗?”
“行,没问题。”崔小理自信一笑,走上前去。
“问,一个游泳池里有一个排水管和一个进水管,当打开进水管,需要3小时能装满,打开排水管,6小时能放完,当同时打开进水管和排水管,多长时间能把水池装满?”
“…”
“哥哥,你是不是不会啊?”小女孩睁着明亮的大眼睛问道。
崔小理连忙矢口否认:“怎么可能!你先看下一题,让我想想。”
“哦。”
趁着小姑娘不注意,崔小理偷偷摸摸的打开了手机。
…
全场半价的广告很有作用。
当天下午,一直到晚上关门的时候,崔小理一共卖出去了6根手杆、5套路亚竿、两根雷强竿。
还有3个抄网、两个鱼护,3个小马扎、20副鱼线、18根浮漂。
以及12瓶酒米、8袋饵料,还有很多蚯蚓、沙蚕、活虾等。
今天还只是第一天,等消息传出去了,估计卖的会更多。
尤其是饵料、鱼饵那些,这么便宜,完全可以囤起来慢慢用。
一晚上回笼了3000多块钱,崔小理心情十分舒畅,拎着白天钓的那条鲅鱼就回了家。
路过超市还买了一打啤酒,回家做了个红烧鲅鱼,炒了个土豆丝,喝了两罐。
夜里,崔小理做了个美梦,梦到他的渔具店越做越红火,实现了财富自由,走上了人生巅峰。
“喔喔喔~”
隔壁邻居家的大公鸡吵醒了崔小理的美梦,擦了擦嘴角的口水,赶紧起床。
洗漱好、上完厕所,骑上电动车就出了门。
“诶诶诶,停一下。”
刚出门,崔小理就让二嫂给拦了下来。
二嫂最近被隔壁村的的理发店老板忽悠的够呛,烫了个头,就像挂了两个泡面的面饼在头上。
她自己还美得很,头发也不扎起来,每天就顶着一头泡面招摇过市。
第4章 清理库存
二嫂一张黄脸笑的和菊花一样:“大老板,那么急着上哪去啊,我听说你的店要倒闭了,是不是真的?”
崔小理翻了个白眼:“你听谁说的。”
“那谁上集的时候看到了,说你店门上贴着全场半价了。”
接着,二嫂又故作一脸可惜道:“你说你,要是开个饭店什么的,你二嫂还能去给你捧捧场,非要卖鱼竿,俺也不会钓鱼啊。”
崔小理翻了个白眼,心想就算我开饭店你也不会去捧场啊。
有些不耐烦了,崔小理就敷衍道:“啊对对对,没错,快倒闭了,你先忙,我走了。”
说罢便一拧油门就跑了。
留下笑出一脸褶子的二嫂,磕着瓜子,晃着自己的新发型,打算去找人分享她的第一手情报。
在村里没有重大新闻的情况下,就崔小理的店要倒闭的这个话题,至少也能保持三五天的热度。
崔小理刚开了门,手里拎着的小笼包子豆浆还没来得及吃呢,前后脚就涌进了两拨人。
一中年汉子不放心的问:“老板,你这里真是全场半价吗?”
“嗯,没错。”
“哦~”
众人一听,都放下了心来,直奔货架,开始挑选商品。
“这个大瓶的酒米多少钱?”
“之前卖十块,现在五块。”
“没过期吧?”那人有些怀疑。
崔小理放下了包子,解释道:“肯定没过期啊,我就是打算清货,上新品的,上面有保质期。”
“哦哦。”
看了下保质期,确实没有过期,这位客人一下就在货架上拿了五瓶酒米。
和同伴商量了一下以后,又去拿了五袋甜薯杂粮,往柜台上一放:“老板,结账。”
崔小理拿着计算器噼里啪啦的一阵按:“甜薯杂粮四块,四五二十,加上5瓶酒米,一共45。”
“一套4米5的鱼线多少钱?”
“两块五。”
“行,给我来两套,一共五十,转过去了啊。”
“嗯。”
崔小理拿出袋子,将客人要的东西装了进去,递给了他。
两人刚走,另一波客人也挑好了东西,怀里抱着一堆的饵料、窝料,来到了柜台前。
把东西放到吧台上,两个客人闲聊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