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

类别:都市言情       作者:树莓的黑暗意志     书名:渡平城
    同妙观使了个眼色,闷棍再度打在她身上。
    呜咽、泪水、难堪,都被冯初悉数护在胸前,闷棍打在她身上的震动,每一下都催得人心肝颤疼。
    手不自觉地拧紧她的衣裙,上等的绸布乱作一团。
    二十杖,为何这般漫长。
    泪水浸湿她的衣裳,深洇的红愈发刺目。
    耳畔终于再也听不见嘲哳如鬼的棍声,拓跋聿试探着抬起身子,望向冯初。
    汗与泪交杂在她的面庞,心中火莲似的人,而今惨白着唇,虚弱着朝拓跋聿扯了个极为吃力的笑容。
    笔直的腰杆再也支撑不住,身子往旁边一歪,溅起一阵黄尘。
    道阻且长、道阻且长......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最为虔诚供奉的佛堂内有囿人的幽室,妙观,你说这天下,荒唐否?”
    安昌殿佛堂内,冯初同拓跋聿被困囿在幽室。
    冯芷君跪在大殿的蒲团上,仰望着释迦牟尼佛,缓缓道:
    “文桓天王欲修佛法,罗什高僧言地凶亡。”
    “太后——”
    妙观大惊失色,跪倒在地,这话未免......
    冯芷君幽幽叹气,“起来吧,祸自哀家口出,你跪着作甚。”
    妙观惶恐推至一边,“现天下半壁,还算安定......”
    “天下安定?呵......”
    她摇摇头,轻嗤中满是嘲弄。
    双手合十,“你可以为,哀家权欲心,太重了?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妙观嗫喏,不知如何作答。
    “罢了,谅你也不敢答这话。”
    她缓缓起身,再度吩咐道,“除了清水,不要给她们任何吃穿用度,就是婢女也不许进去伺候。”
    满是野心的眸子凝视着拈花佛祖的笑容,璨璨如金。
    神佛难做成的事,不妨让她一试罢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相行逆川,何以为渡?
    :=
    佛堂的幽室连烛台都没有,天还未完全转凉,幽室内的石砖无不凄神寒骨。
    墙上开着几个小洞,不知从何寻来的光时刻都能照在幽室内的蒲团上。
    拓跋聿跪坐在蒲团上,让冯初的头得以枕在她的双膝。
    脱下的外袍垫在她身下,双臂抱紧了她。
    她尝听宫人言,二十杖,若是打得狠了,也会有丢命的可怜人。
    纵使打得轻,也多半十天半月无法下地行走。
    而今太后将她们困囿至此,又不给阿耆尼医治,难道是要逼死阿耆尼么?
    可是阿耆尼不是她最疼爱的侄女么?
    拓跋聿想不通这些,失去冯初的恐惧和幽室的凄怆让她发抖震颤。
    阿耆尼不能死......她不想阿耆尼死......
    冯初半梦半醒,不知道枕下人的惶恐。
    梦中她又回到了淮岱之地,江风吹起湿漉漉的腐气,横七竖八的人被铁刃穿透,暴尸荒野。
    城内的汉人们用惊慌敬畏甚至仇视的目光看着他们。
    她恍惚间听见轻微的啜泣,又听见了沙门的诵经。
    一片缥缈中,他们的目光和她行过太行山脉时,越过长槊旌旗的目光交叠在一起。
    他们缄默问道:何以家为?
    嘴里忽尝出湿漉漉的咸味,有什么顺着她的耳廓,打湿她的眼眶,将她自梦魇中扯出。
    痛楚先一步迫使她的眉峰凝在一处,眼睫前半寸的景象交杂恍惚,半晌才定在小殿下衣袍的云纹上。
    头顶还有着与梦中如出一辙的啜泣。
    “殿下......”
    冯初虚弱地轻声唤她,“莫哭......哭坏了眼,就不能看书了。”
    头上的啜泣登时小了。
    冯初在拓跋聿看不见的角落扯了扯嘴角。
    殿下当真是个不用人操心的好孩子。
    “阿耆尼......我、我再也、再也不乱跑了,你不要有事好不好.......”
    “*......”
    冯初真的很想说并不是她的过错,不希望她因她而愧疚。
    然而在姑母那处已经认过错了,哪里好打姑母的脸呢?
    忍着身下皮肉灼疼,尝试着转过身面对着拓跋聿。
    “阿耆尼,你——”
    拓跋聿见她挣扎而动,登时急切,一急双膝就忍不住动弹,反倒更牵扯到冯初伤口。
    “嘶——”
    “阿耆尼——”
    “殿下,勿动。”
    冯初皱眉,冷汗已经密密麻麻沁了满脑门,但还是在转过身的一瞬将面容缓了又缓,尽量不叫拓跋聿心急。
    好容易翻了个身,入目便是粉雕玉琢的人儿哭的梨花带雨。
    “莫哭,”冯初无力去寻自己的帕子,黛紫的袖口轻轻拂过她的泪水,“不会有事的。”
    拓跋聿握住那只替她拭泪的手,眉眼隐忍通红,好似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。
    “你应过我的,会一直在我身边......”
    她不敢去说晦气的字与事,生怕一语成谶,“卿是君子,不该负孤!”
    “会的,殿下,臣定不负殿下厚待.......”
    冯初说完这些,脑子又变得昏昏沉沉,仍撑着气力,“殿下......勿要太过自责......臣......”
    话未说完,脖子便是一歪,整个人散了精气神。
    “阿耆尼!”
    拓跋聿登时脑中一白,直到窥见了冯初胸膛起伏和极为淡弱的呼吸,才又缓过神来。
    佛堂中的诵经又萦绕在幽室,载满了凡尘最卑微的祈求,飘向远处。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    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卑高已陈,贵贱位矣:语出《系辞传上》
    封建糟粕看一看就得了。[合十]
    “文桓天王欲修佛法,罗什高僧言地凶亡。”
    罗什:即鸠摩罗什
    文桓天王:此处指后秦国主姚兴
    姚兴将鸠摩罗什接至长安,时常听他讲佛法,鸠摩罗什却说此地凶亡,不久后姚兴与北魏发生军事冲突,惨败,将士投汾水而死,后秦衰微。
    冯芷君这句话是在说北魏也在走下坡路。
    第10章 降福
    ◎她待拓跋聿的好,并不纯粹,也不全然是真心。◎
    “她想做什么?阿耆尼可是她亲侄女?!”
    拓跋弭得了下头消息的时刻,正在同拓跋允议论着今岁安抚十二边镇部落番兵的事情。
    谁曾想竟自后宫传出太女与冯初触怒太后,冯初罚了二十杖,与拓跋聿一同囿于安昌殿,不予治伤,唯有清水供之的事儿。
    她不拿聿儿的命当命,还不拿冯初的命当命么?
    虎毒不食子啊!
    “陛下稍安勿躁。”
    拓跋允也未曾想冯芷君会闹这么一出,可是这么做是为了什么?
    难不成她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饿杀皇储?
    冯芷君不会这般蠢。
    想通这一点的拓跋允道,“陛下现今权柄渐收,太后无法如当初方铲除贺顿时左右朝堂,而今闹这么一出,许是要挟皇储......以令陛下。”
    “狗脚玩意儿!”
    拓跋弭历来还算温和,今朝也算是破天荒头一遭。
    “陛下息怒。”
    着实憋屈也是真,分明无有血缘,却在法理上占着拓跋弭母亲的地位。
    拓跋弭纵使再气恼,也只得先行同她商议。
    看看这女人,到底是想要他做什么!
    “陛下不该现在去寻太后。”
    拓跋允瞧出他所想,“她不会真的想要阿耆尼的命,不妨沉住气,再缓一日。”
    这时分,谁先沉不住气,谁便会陷入弱势。
    拓跋弭自也知道这个理,可是......聿儿是他唯一的女儿啊。
    身后的疮口泛起痒,拨动着拓跋弭愈发凌乱的心弦。
    他伤重不能下床的时日,都是这个女儿在床前侍奉尽孝......
    酸楚同委屈涌入眼眶。
    毒妇!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安昌殿内,铺陈着上好的楮皮纸,冯芷君端坐案前,抬笔欲落字。
    却不知想起了什么,笔尖迟迟不曾落下,直至墨点砸在纸上,洇毁了它。
    冯芷君忽得卸了心气,搁了笔。
    “不若......”
    一旁随侍的妙观试探着开口,她自是知晓冯芷君是因何而烦闷。
    冯芷君摇头,示意她将案前毁掉的纸撤走,再度抬笔。
    洋洋洒洒数百字,晾干了墨迹,“你今日出宫,将其交到东部大夫刘仁诲手中,令他写好奏疏,明日早朝陈奏。”
    “诺。”
    殿门合上,冯芷君历来笔直的脊梁微微塌下些许。
    今日有人呈报拓跋允进宫,她都无需多想,定是为的安抚十二边镇部落子弟,望拨粮以备冬时。
    然大魏内忧何止边镇一家。
    拓跋弭而今大胜,朝野声望愈盛,请太后还政之声也愈发多了起来。
    偏生她还不能在此时同赐死李昭仪那般,用阴私手段要了拓跋弭的命——
    她到底除了自身的野心外,还装了天下百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