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

类别:都市言情       作者:树莓的黑暗意志     书名:渡平城
    转眼他们就瞧见素未谋面过的郡主侄女,小小的人骑在高头大马上,马后还拴着一串双手捆缚的壮汉。
    “郡主......这是?”冯二郎瞧着,眼皮微跳。
    “这是胆敢刺杀我和娘亲的伧徒。”
    锁儿毫不留情地用马鞭敲了敲身后壮汉的脑袋,壮汉的眼中的愤怒毫不掩饰,恨不得生啖其肉。
    锁儿却对此恍若无觉,十足十地鲜卑作风,“瞪什么!老实点!信不信我将你们家中妇孺老幼全部充作奴隶!”
    冯大郎和二郎面面相觑。
    “烦请二位舅父细细审问,到底是谁想害我和阿娘。”
    “啊......好......”
    冯二郎心思很细,待到队伍重新启程,他策马上前与她并辔齐驱,“郡主。”
    “嗯?”
    纵然她是郡主,但对自己舅父也无多少敬意,骄纵肆意的模样掩都掩不住。
    “郡主来日至平城,在太皇太后面前,还是要掩掩性子。”
    冯初自幼得冯芷君偏宠,很大原因便是她是个聪明人,内敛温和。
    太过锋芒的性子,冯芷君未必能容。
    “阿娘也这样说......”锁儿皱眉,童言无忌,喃喃自语:“这平城莫不是什么龙潭虎穴,非要磋磨人一层皮么?”
    “郡主......慎言......”
    这孩子性子怎么比她阿耶还直呢?
    罢罢罢,这种事情,还是留给他们的小妹操心吧。
    车队入晋阳后,暂时安顿在冯二郎府上,几个伧徒当即刑讯。
    锁儿提出她要亲自审问他。
    冯二郎拗不过她,指着冯瑥开劝,没成想,冯瑥反倒对他说,由着她去。
    几个伧徒押解上堂,小吏正要解开这几人口中衔着的绳子,锁儿先嚷声道:
    “慢着!”
    堂上人搬来了胡凳,锁儿飒飒落座,稚嫩的嗓音带着狠气:“我知道,你们胆大包天,敢来行刺我和阿娘,是条汉子,凭这份胆气,我敬你们几位。”
    “我以苍天列祖起誓,只要你们不寻死自尽,就不殃及你们家人。”
    “但倘若你们中谁自尽──”锁儿轻蔑一笑,“家中所有人,都抄没给我北海王府为奴为婢!”
    鲜卑勋贵的嚣张跋扈悉数体现在这娃娃身上。
    偏生这几人的死穴便是士可杀不可辱,他们自己不惜命,甚至也可以为了心中大义,不惜家中人命,气节比什么都重。
    家人抄没为奴,比杀了他们还难受。
    “看来都听明白了。”锁儿扫了他们一眼,满意地点点头,“二舅,令人将他们口中的嚼子卸了吧。”
    沾着唾液的碎脏布被扔到地上。
    为首的壮汉当即骂开了:“秃发索虏!老子迟早有一天,要将你们千刀万剐,一个不留!”
    “还有你们这些帮着索虏做事的狗脚玩意儿!”
    豹眼圆睁,唾啐冯二郎:
    “呸、没骨头的东西。”
    “你再敢乱咬人,信不信我将你牙给拔了!”
    “郡主。”冯二郎制止了锁儿继续张扬。
    大魏各处,民情不一,胡汉百年矛盾,哪有说调和就调和的?
    从前汉歧胡,而后胡杀汉。大江以北,谁过了几天安生日子?
    魏国相比大多数胡人政权温和,但也得看是和谁比。
    尤其是对于长于中原腹地的汉人而言,更多的还是盼望着南面的齐国能够有朝一日光复北地。
    “你们是谁派来的?”冯二郎单刀直入,“那些弓箭、矛戟,可不是什么山匪能拿得出手的东西。”
    “呵,光复汉土,焉需有人指使?”壮汉梗着脖子,“无非想让家乡父老,有地可耕,有粮可吃!”
    “你口口声声说要光复汉土,就凭着杀一两个王公贵戚?”
    冯二郎针锋相对道。
    壮汉不说话了。
    冯二郎目光深邃,“你倘若真是为汉人所遇不公叫屈,纠结私兵,反了朝廷,南地或许会当你是个义士。但是就依照南地世家那嘴脸,你一黎庶出身之人,有几个看得起你?”
    “你有胆起义,他们都没胆发兵。”
    “再说你行刺王妃和郡主,怎么行刺北海王不得,朝妇孺下手,这也是义士所为?”
    “再往上面攀扯些,北海王妃是我冯家女,今太皇太后的侄辈,你口口声声说是要家乡父老有地可耕,太皇太后推行均田、三长,便是为解决此等国计民生!”
    “而朝中掣肘太皇太后最多的,便是极为顽固不化的鲜卑勋贵。”
    “你如今这事若是闹大了,你猜猜,究竟是遂了谁的意?”
    连番发问已彻底叫他傻在了当头,“不......不可能的,他、不、不可能!”
    “你若还不招来,怕是死都落不得个明明白白!”
    ......
    “这位小娘子,您可是前来拜访郡公的?可有名剌?”
    衣着打扮虽简,身上的面料却是上乘的小娘子已经在郡公府外头站了小半个时辰了。
    门人不敢随意赶人,上前问询道。
    拓跋聿摇摇头,她一时起意出宫,未细想要去哪儿,不知为何,行至京兆郡公府门口,见那斗大的牌匾,就走不动道了。
    这下门人为难了。
    当是时,柏儿正送着太医出门,身后跟着数名家仆,熙熙攘攘。
    太医正和柏儿叮嘱些什么,扭头一瞧,就瞧见陛下不知怎得杵在郡公府门口,骇了一跳,刚欲行礼,就被拓跋聿瞪了回去。
    柏儿听见太医话忽然断了,也朝她那边望去,她从来灵泛,见状便知陛下定是不愿张扬。
    恭敬一行礼,道:“小娘子可是来探望郡公的?不妨先行入内,秋来风冷,吃些点心,暖暖身子也好。”
    拓跋聿颔首,这才登上角门阶梯,她一走近,太医腰弯的更低了。
    “......她怎么样。”
    “回陛──小娘子的话,郡公身上旧疾并无大碍,只是天冷需得保暖,否则容易疼痛。”
    “就......没有办法医好么?”
    太医闻言踟蹰为难,若真这般容易医好,那些行伍的将军该少多少因旧疾疼痛难忍,早早隐退的?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见他这番模样,便知难好。
    拓跋聿抿唇,朝柏儿道:“带我去见见她吧。”
    “诺。”
    第55章 红叶
    ◎好安宁啊◎
    她的府邸不似寻常王侯豪奢,北地少竹,便栽松柏,间或枫、槭、楸、栌,点缀深秋,又有山楂桃李寒梅相错,倒也有四时之景不一的趣味。
    贵而不奢,雅而不简。
    拓跋聿打量着府中陈设,细细想来,这是她封为郡公后,她头一遭来她的府邸。
    穿廊入门,柏儿径直带着她到了冯初的书房前。
    天寒,窗只开了半扇,隐约能瞧见那人鹅黄的裙裳上织绣的花鸟。
    不等她走近,一股墨气扑面而来,当中还杂着些许药材的清苦。
    “郡公当在批阅公文,”柏儿想了想,还是决定同拓跋聿说了,“北海王一家相继遇刺,郡公忧心过劳,还望陛下──”
    “你先下去吧。”
    拓跋聿蓦然腾出微微火气,身有伤痛,还非要这样磋磨自己么?!
    面前人是皇帝,柏儿也不好再多说,微微道诺,忧心忡忡地朝屋内瞧了一眼,退了下去。
    她真怕皇帝再闹出些让冯初心痛的举措来。
    冯初蘸墨挥毫,听见木门吱呀响动,以为是柏儿回来了,“今日的药我已经饮过了,太医再加了什么方子,我也一概明天再喝哦。”
    她还是不爱喝药。
    拓跋聿原本腾起的火气,莫名又消了。
    半晌未得到回应,来人也一动不动,冯初纳罕,抬头,却见自己书房内杵了个皇帝。
    冯初面上原本染上的笑意凝住,而后又一点点换上更为温和的轻笑,欲起身拜她,“臣──”
    “坐下。”
    没成想拓跋聿当即命令道。
    冯初的动作僵了,这是又要做什么?
    她目视着拓跋聿朝她走近,少女纤瘦的身影逐渐贴近,坐在她身侧。
    冯初有些心慌,搁了笔,手却还搭在笔杆上。
    “陛下?”
    二人许久没有如此当真平和过了,以至于,都不晓得该如何起头。
    “……你……你,”拓跋聿卡了半晌,想起柏儿所言,决心拿旁人的事说:“北海王一家,遇刺了?”
    “嗯,”冯初周身的气势顿时阴沉了几分,“好在无事。”
    “太皇太后想必已经知道了?”
    冯初听她有此问,心头一紧,半作笑语:“陛下又要疑心臣下么?”
    “……你该同我说一声的,至少。”拓跋聿被她刺了句,并不似意料中那般恼,“你不同朕说,还要朕不疑……”
    说着说着,音却低了下去。
    忽道:“你疑心谁?”
    冯初原以为拓跋聿能不疑她,不再折腾她,已是难得,没成想她竟然已经察觉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