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73节

类别:玄幻奇幻       作者:十万菜团     书名: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    “使君不想现在就狠狠报复一下吕梁么?”
    在这?不好吧……赵都安也有些吃惊。
    按照资料,裴四娘其实是个很守规矩的女子,与轻浮二字完全不沾边。
    哪怕是眼下,她看似掌控局面,但实则腰肢的僵硬和不自然,都暴露出她其实很紧张。
    她并不喜欢眼前这个小人,只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。
    同样是大家闺秀,彻底下海的小雅姑娘是游刃有余,裴家四娘就是东施效颦。
    “夫人何必作践自己。”赵都安轻轻叹了口气。
    裴四娘恨恨道:
    “凭什么他可以,我就不行?”
    恋爱脑果然容易冲动上头……赵都安不想激怒这头发怒的河东狮。
    他洒然一笑,指了指一门之隔的屋外,轻声道:
    “隔墙有耳,我可不想没见到侍郎大人,就给他派人在什么小巷子里宰了。”
    “你怕了?”
    裴四娘俏脸微变,也意识到,自己欠考虑了。
    门外的陪嫁丫鬟虽跟她多年,但毕竟出身家主,保不准会给家里通风报信。
    “怕?”赵都安轻笑一声,模仿短剧龙王的邪魅狷狂,附耳轻声:
    “我只是想报复的更彻底些,等吕梁被打入牢狱,我们在狱中……给他看,岂不更好?”
    裴四娘美眸惊诧,满眼都是:
    没想到你是这种人。
    心中还莫名有点期待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等目送其离开包厢,房间中只剩下他一人。
    赵都安端起冷掉的茶水一饮而尽,熄灭心火。
    脸上再也没了反派神情,眼神中一片冷静。
    且不说为了女帝,连原主都能洁身自好,赵都安更不会因小失大。
    单单是这女人的身份,就是不能沾染的祸水,否则等裴侍郎垮台,自己再因这点破事被牵扯,那就贻笑大方了。
    方才的一切,不过逢场作戏。
    “咚咚。”
    敲门声响起,朱逵踏步走了进来,说道:
    “大人,吕夫人回去了。”
    “恩。”赵都安颔首。
    目光第一次望向窗外下方。
    戏台上的老将军正手持宝剑,怒目圆睁,手起刀落,斩向台上小生与青衣花旦。
    “啧,哪怕穿越了,我果然也还不是听戏的料,不如去教坊司看舞姬们扭屁股。”
    赵都安自嘲一笑,摇了摇头,但还是耐心等到这场戏落幕。
    这才在朱逵陪同下,从单独的通道离开。
    “大人,咱们接下来去哪?”
    朱逵熟稔地攥紧马鞭,充当车夫。
    老吏员隐隐嗅到了熟悉的布局味道,总觉得自家大人又要搞事,内心忐忑之余,还有点兴奋。
    “接下来啊……”
    赵都安在车厢内舒展老腰,打了个哈欠,慵懒道:
    “打道回府。”
    成功的猎手须有足够的耐心,当鱼钩抛出,或将面临长久的等待,但握杆的手决不能动摇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八方戏楼,后台。
    一场戏结束,帘幕那头喝彩声雷动。
    帘幕这头,一名名戏子有序退场,各自卸下装扮。
    “今日唱得不错。”
    穿绸缎衫,戴软帽,拇指一颗祖母绿扳指的戏楼班主来到后台,寻到人群中那名当红小生,笑着夸奖。
    这名被裴四娘看中,年初时入京,便一举在八方戏楼打出名气的,男生女相的俊秀小生腼腆一笑:
    “多亏客人捧场。”
    班主笑道:
    “以你的功力,照这样下去,不出一年,便足以站稳戏楼前三把交椅,说不准,便是下个京城第一名角。真神了,你这般年纪,戏这样好。”
    穿着戏服的俊秀小生笑了笑,神色中却并无什么得意。
    忽然问:
    “班主,今日云水阁里不知是哪位贵客?好似从始至终,没怎么朝台上看。”
    “哦,那位啊……是不好惹的主……”
    而听完班主介绍后,小生眼眸中陡然闪过一丝凌厉,身上有极细微的,属于术士的波动,一闪而逝:
    “原来,你便是庄太傅口中,那个……赵都安么?”
    第66章 女帝在忧虑,侍郎递邀约
    在赵都安与裴四娘达成合作,完成第一步计划时。
    皇宫。
    御书房内,同样进行着一场对话。
    “……以上,便是今日早朝后,各部衙门的风向动静。”
    身穿女官袍,头戴无翅乌纱,颇具中性美的“女子宰相”莫昭容合上手中册子。
    抬起头,望向站在窗边,背对向她的那一袭仙子般的背影。
    眼中丝毫不隐藏,同为女子,对女帝美丽的倾慕。
    大虞女帝双手轻轻搭于窗台,望向远处的一片湖泊,白衣胜雪,眸中倒映着湖光山色。
    不曾回头,只轻启朱唇:
    “枢密院如何了?”
    “已是人人自危,只恐这般声势浩大,更难捉出内鬼。”
    这两日,女帝以火器匠人案,大做文章,朝堂风声鹤唳。
    不只枢密院,满朝文武,皆低调做人,夹紧尾巴,生怕在这个关节,触怒女帝霉头。
    徐贞观摇头叹息:
    “当靖王府那些人落网,朝中的内鬼们,便已缩起手脚,藏于水面下了。朕本便没指望揪出。”
    正如那日,女帝与袁立在花园对弈时,所商谈的那般。
    当前局势,徐贞观主“守”,非“攻”,想揪住一条线头,扯出大群内贼,本就不易。
    况且,这般粗暴手段,当真是最好解法么?
    未必!
    身为帝王,眼中既要揉不得沙,又要学会睁一只,闭一只……
    这是她通读太祖起居录,学到的道理。
    想要百官皆忠心,本就不切实际。
    正确的驾驭之术,要容许底下的人怀有异心。
    时不时杀鸡儆猴一次,也只是君臣间的某种不言自明的默契。
    所以,当满朝文武皆以为,徐贞观在全力筛查,找寻蛀虫时。
    却不知女帝真正目的,只是震慑群臣,令那些“内鬼”,在一段时间内,彻底蛰伏安静下来。
    而她与袁立联手,编织那张绞杀大网,则在这滔天的风波掩护下,悄然铺开。
    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。
    莫愁笑道:“陛下这一手棋,必远超许多人意料。”
    徐贞观却并不乐观:
    “袁公可曾传来消息,进展如何?”
    莫愁迟疑道:
    “未曾,裴侍郎在朝中扎根颇深,想要动他,以袁公之能,也非易事,但筹备这许久,想必也只欠缺一个‘契机’了。”
    契机……徐贞观美眸掠过无奈。
    裴侍郎身为“李党”砥柱,经营多年,哪里那么容易找到突破口?
    她若大权稳固,倒也可凭帝王之位,以“莫须有”名义强杀,可偏生她立足未稳……
    哪怕天人境修士,面对朝局,也无能为力,这本就不是凭暴力玩得转的游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