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126节

类别:玄幻奇幻       作者:十万菜团     书名: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    大青衣起先还悠然,渐渐严肃起来,而后转为怔神。
    末了,等她说完,袁立才怀疑地盯着她:
    “你是说,赵都安仅用了七日,便擒下诏衙内潜藏逆党?”
    莫愁艰难点头:
    “虽尚未核实,但既已入宫禀告,想必是真的。”
    沉默。
    厅内,午睡方醒的御史大夫有些走神,怀疑自己没睡醒。
    自己判断的分明是两个月,但赵都安只用了七天。
    如梦似幻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什么?两名逆党都已被擒拿?”
    白马监,两鬓斑白,眼窝深陷的孙莲英略显吃惊,望向奉命前来禀告的梨花堂锦衣。
    钱可柔“恩”了声,因不熟,显得拘谨:
    “我家大人,哦,也就是赵缉司,特命我来禀告。”
    孙莲英坐在后院的竹椅中,消化这个消息,良久才缓缓点头,说道:
    “那马阎如何了?”
    萌新女锦衣茫然,弱弱道:
    “督公眼下在诏狱镇压贼人,以防意外。”
    “好,知道了。”孙莲英吐出一口气,道:
    “姓赵那小子还说了啥?”
    钱可柔耿直道:
    “我家大人说,他手下有个叫朱逵的吏员,疑似被逆党杀了,如今带去了诏衙,请您按白马监的条例,妥善安抚其家眷。”
    孙莲英对那个丑陋的老吏略有印象,闻言颔首:
    “回去吧,说咱家知道了。”
    等钱可柔走了,老宦官独自坐在树下,忽见头顶树冠中有一叶飘落,落在他膝盖上。
    “人死如叶落啊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天师府。
    气质神秘,浑身以星辉包裹,以透明人姿态存世的少女金简迈着轻快步伐。
    化作流光,抵达最深处的那座幽静宅子门口。
    两只小手推开棕色木门,只见那株大榕树下,老天师罕见地没有闭目休憩。
    而是搬了张矮桌,席地而坐。
    手中攥着只刻刀,正神态专注地,朝桌上摊开的一卷玉简上篆刻文字。
    “咦,师尊你在修天书啊。”
    肤色透白,五官精致,双目无神的少女视线一点点有了焦距,惊讶道。
    天师府历代掌门,皆有修书传统。
    便是将本门派至高心法,对天道,对修行的理解,以文字形式记载。
    数千年来,天书经过一代代人的修改,能增删的字句,已越来越少。
    哪怕张衍一号称天师府历代掌门中,也能跻身前三。
    但对天书动笔的次数也寥寥无几。
    有什么感悟,破天荒能值得师尊动笔修书?
    “是啊,”张衍一笑了笑,放下刻刀,捧起玉简吹了吹,说道:
    “金简儿来看一看,这句好不好?”
    金简迈着烂漫步伐,靠近一看,轻声念:
    “道生一……咦,师尊你好不要脸。怎么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天书里了。”
    金简皱起琼鼻,很精明地指出:
    “生一……便是衍生的意思吧,那就是衍一喽。”
    张衍一怔了下,继而哈哈爽朗大笑,摇头道:
    “非也,此句乃为师偶从一小友口中得知。”
    “我认得吗?”金简疑惑:
    “弟子怎么不知,师尊何时结交了小友。”
    张衍一笑而不语,心中浮出“赵都安”三字,却不准备说出。
    然而也正是心海中,刹那间浮出这名字,竟隐约生出天道冥冥中的预感。
    张衍一忽轻皱眉头,掐指略一推衍,惊讶察觉,“赵都安”三字之上,已蒙上淡红杀机。
    “此子……有劫?”
    第105章 药浴
    脱胎换骨的机缘?赵都安眼睛一亮:
    “敢问陛下,具体是什么?”
    徐贞观却懒得解释了,只瞥了他一眼,哼道:
    “总归不会令你失望,去等着吧。”
    旋即,白衣女帝袖子轻轻挥动,赵都安眼睛一花,惊愕发现,自己竟已退出数十丈,立在养心殿门口了。
    神乎其技……这也算武道手段?
    赵都安心驰神往,旋即才苦着脸捂住肚子:
    “我还没吃饭啊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女帝发话,赵都安只好苟在偏厅耐心等待,将桌上瓜果糕点吃干抹净。
    借此机会梳理后续:
    “恩,今日之后,诏衙中必会闹腾一阵,空出两个缉司的缺,要有新人填补,咦,这么说,我的梨花堂没准能趁机,把排名往上挪一挪。”
    不过他也就想想,对劳什子排名,并不在意。
    至于诏衙内部,是否还存在逆党,也不是他关心的了。
    哪怕有,想必也是小鱼小虾,不成气候。
    “不过说起来,二皇子兵败身死,匡扶社没树倒猢狲散也就罢了,竟还有这么大能量……”
    赵都安咂咂嘴,觉得只怕传言是真的。
    匡扶社背后,绝对有“八王”在支持。
    如此,才能解释这群逆党为何杀之不绝。
    二皇子虽死,但他们还可以扶持某位亲王登基,仍属从龙之功。
    “罢了,这距离我太远,我还只是个冲锋陷阵的卒子。”
    赵都安对自己的定位有清晰的认识。
    看似风光,但仍是依附于朝堂大人物的一根藤蔓。
    见识过便宜师兄的恐怖实力,他对于掌握属于自身的武道,愈发渴望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如此枯等到天黑,就在他肚子再次咕咕叫。
    太阳沉没,天色入夜青冥时,终于有人想起他。
    “海供奉!?”赵都安大吃一惊,“您怎么来了?”
    偏厅外,赫然多出一道穿鲜红蟒袍,身材略显佝偻,脸庞红润,气场强大的老太监。
    皇族大供奉,老海。
    海公公背负双手,身后跟着一名提灯太监。
    这位极少离开“武功殿”,出现于皇宫其他处的大内高手,眼角仿佛笑了笑:
    “怎么,不想见到咱家?”
    赵都安起身迎接,笑容灿烂:
    “您说的哪里话,公公有召,下官莫不敢辞。”
    海公公似对他的奉承颇为享受,审视着他,感慨道:
    “听闻你又立下功劳,好小子,这才多久,就已换了一身皮了。”
    言语中,指的是“缉司”官袍。
    赵都安笑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