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179节

类别:玄幻奇幻       作者:十万菜团     书名: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    赵都安真的惊讶了:“袁公知道?”
    他只说了“知道”两个字,但没有明确指代,这便是第二个试探了。
    袁立却不上当,笑着反问:
    “我该知道什么?”
    赵都安眨巴眨巴眼睛,没吭声,脑子飞快运转,思考如何应答。
    心中吐槽,能混到这位置的果然都是人精。
    自己没问出什么,反而被对方反客为主。
    迟疑思索之际,袁立忽然大笑,索然无味道:
    “罢了,懒得逗弄你,陛下教你调查周丞一事,本公知道。”
    赵都安既意外,又不意外,毕竟据他了解,周丞与李彦辅关系紧密。
    而削弱“李党”,显然是当前阶段,女帝与袁立联为之。
    他故意长长吐出口气,一副尴尬模样:
    “袁公早知道了啊……”
    适度的露怯,同样是一种隐晦的奉承方式。
    袁立却反而赞许道:
    “谨慎些不是坏事,为陛下办事,理应如此。好了,说正事吧,你不去查周丞,跑来我这里做什么?莫不是无从下手?找不出他的破绽?来我这里碰碰运气?”
    这个猜测并不难做。
    都察院虽只是监察机构,并不擅长“调查”,但袁立身为清流党魁,对朝中有分量的官员自然了如指掌。
    当初的裴楷之如此,今日的周丞亦然。
    袁立皱眉说道:
    “周丞此人,极擅钻营,当初太监王震掌权时,他便是因与之搭上关系,才从布政使调任回京。
    这种人也极谨慎,的确难以寻找够分量的把柄,在这点上,比裴楷之不遑多让。
    可裴楷之有亲人子女给你抓把柄,对付周丞,却只怕难以复刻。”
    赵都安好奇道:
    “袁公执掌都察院,也没有周丞的把柄么?”
    袁立摇头失笑,抬手指了指他,笑骂道:
    “你这倒是暗讽起本公来了,的确胆气见长。”
    赵都安嬉皮笑脸,知道他并未嗔怒。
    果然,袁立笑骂后,轻轻叹了口气,说道:
    “倒也不是全然没有,只是都是些小事……总之,如今陛下新朝,却也不好再提。”
    赵都安心中一动,听出些许弦外之音,似乎里头还有些事。
    但袁立明显不愿说,他也没急着问。
    袁立见他不吭声,以为他在发愁,不禁劝慰道:
    “你此前办案神速,多少却也是借助了一些地利人和,或借助他人对你能力的低估,或是裴楷之的小儿子,对你不设提防……
    总归,都是你之前一年坏名声的积累,却无法始终依靠,如今受阻,倒也不是坏事……”
    “啊?”赵都安抬起头,笑道:
    “袁公误会了,我不是在苦恼寻不到突破口。”
    “哦?”袁立诧异:“那你是……”
    赵都安微笑道:
    “下官方才,刚得了一桩周丞违法乱纪,枉杀朝廷重臣的罪证,冒昧前来登门,便是要与袁公汇报。”
    袁立愣住了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时间来不及了,匆忙更新,短了点
    第140章 我想坐上牌桌
    汇报……又是汇报……
    庭院中,夏日炎炎,堂屋里,袁立却猛地有了似曾相识的预感。
    恍惚间,回想起那上次,赵都安上门禀告的那个夜晚。
    自己刚长篇大论,劝慰对方不要急,说周丞的马脚不好捉,你就说找到了……袁立心头一跳,板起脸来,微微皱起眉头:
    “枉杀朝廷重臣,违法乱纪,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?”
    久居上位,袁立见惯了太多夸大上报的下属。
    赵都安虽能力不俗,但终归年少,或许的确捉到了一些线索,但“枉杀重臣”四个字,却不是能随便乱用的。
    因此,这句话多少带了些敲打的意思在里头。
    赵都安苦恼道:
    “下官方才沉默,就是在想,不知下官找到的罪证,算不算袁公口中,不被追究的‘小事。毕竟,只是涉及区区一位大理寺少卿,一位御史,以及十几个受牵连官员的死罢了。’
    袁立听到他前半句,身躯悄然放松,以为的确非是大事。
    可等听到后半句,这位权倾半座朝野的大青衣蓦然抬头,手中端着的茶碗倾斜,溅出些许茶汤也不顾。
    区区?
    十几位官员的死?
    他愣了下,怀疑自己听错了。
    等看见赵都安笃定自信的神态,呼吸微紧。
    此刻,饶是以他的城府,也难以遏制,脸上浮现少许错愕,但很快收敛,沉声道:
    “说清楚!”
    “是!”赵都安不再贫嘴。
    当即一五一十,将同僚如何发现缺失的卷宗,他又如何寻到薛琳后人,得知旧案真相的过程讲述完毕。
    袁立安静聆听,期间不曾打断。
    等他叙述完毕,这位现任的御史大夫坐直身体,目光凌厉:
    “那后人所述,你可相信?”
    赵都安斩钉截铁:“下官认为,此事必有蹊跷。”
    袁立站起身,缓缓在堂中踱步,似在思索,片刻后叹息道:
    “薛琳此人,我昔年也有耳闻,虽无缘打交道,但也知其风评,后来听闻入狱,也觉惋惜。至于太监王震……哼。”
    他冷哼一声,对其评价溢于言表,颇为不耻。
    赵都安也早起身,眨眨眼:
    “袁公既也听过这件事,不曾查过?”
    袁立瞥了他一眼,没好气道:
    “十三年前,我还在外地做官,等回京时,早过去数年。”
    原来如此。
    袁立与薛琳又没交情,隔了那么多年,有多无聊才会去深究当年的旧案。
    若非海棠为立功去查,若非女帝下发命令,这件旧案只会尘封在暗无天日的案牍库中,直到被人遗忘。
    赵都安恭敬道:
    “下官正是查到此处,发觉若想寻到被抹除的线索,仅凭我一人,实在艰难。
    尤其涉及打通各个衙门关窍,非诏衙所长,故而斗胆登门,想请袁公施以援手。”
    袁立却不意外,沉默了下,说道:
    “给我一个理由。帮你的理由。”
    一件“前朝”的旧案,上任御史中丞审判,先帝御笔盖棺定论。
    哪怕错了,但袁立也没有为此大动干戈的理由。
    赵都安没有犹豫,说道:
    “据下官所知,周丞与李彦辅相交甚密,其执掌三法司之一,都察院办的许多事,也要受其制衡。”
    正如当年,薛琳可以反复驳回都察院覆审的案件,今日的周丞,对袁立也起到遏制作用。
    赵都安这句话的言外之意,便是周丞也是袁立的敌人,若能取缔,于都察院好处巨大。
    袁立居高临下盯着他,眯眼问道:“就这样?”
    赵都安垂眸点头:“就这样。”
    堂内一时安静。
    旋即,方才一副威严模样的袁青衣忽然笑了,眸中的凌厉也转为欣赏。
    他迈步,重新坐回了椅中,轻声道:
    “我以为,你方才会借陛下给你的任务为理由。”
    赵都安却认真摇头:
    “这是陛下给下官的任务,不是给袁公的任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