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301节

类别:玄幻奇幻       作者:十万菜团     书名: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    错字先更后改
    第225章 宫中传信
    这一夜,京城教坊司客人暴涨,被“刺杀宣言”弄的神经兮兮,好几日无法安眠的官吏们,喜不自胜,展开报复性聚会。
    赵都安的风评,经此一事,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回转。
    喧闹的人群中,八方戏楼的新晋小生,匡扶社京城成员的吴伶默默起身离去。
    穿过夜幕下灯火热闹的街巷,没有返回戏楼,而是抵达了另外一座酒肆坐下。
    要了一壶酒,一碟盐煮花生。
    慢慢吃喝。
    终于,他身后的另外一张桌上,也坐下一名客人,二人背靠而坐,好似全然不相识。
    却用传音法门,低声交谈着。
    “新舵主真的落网了?”吴伶小声询问,脸色难看。
    背后那名匡扶社中年人“恩”了声,沉声道:
    “已知情报,是给那赵都安带人埋伏,朝廷鹰犬齐出,新舵主已被废,打入诏狱。”
    又是赵都安……吴伶拳头攥紧。
    想到了当初,他前往刺杀赵贼,却被“女帝”随手反杀的惨痛经历。
    定了定神,他问:“接下来怎么办?”
    中年逆党说道:
    “千面神君进城后,没有与我们太多联络,这是唯一的好处,他被捕,对我们的牵扯相对较小。
    但还是必须提防,我们很多人都转移了住处,换了身份,蛰伏下来,等待总坛的进一步指示。”
    总坛……吴伶苦涩:
    “连续两位新舵主,上任超不过半月,就……”
    中年人也沉默了下,说道:
    “越到这时候,越不能自乱阵脚,我已启动紧急联络通道,将情况传回总坛,太傅会有安排。”
    顿了顿,他又哼道:
    “况且,新政颁布后,该急的并不是我们。我们的敌人只是伪帝,若新政能造福大虞,待我等扶持世子登基,也是好的。”
    吴伶心中一动:
    “你是说,真正着急的,是那几个蠢蠢欲动的亲王……”
    中年人借助喝酒的动作,掩饰道:
    “我们已连续折损两名天罡级高手,也该轮到那些王府密谍出力了。”
    吴伶心中一定,又说了两句话,起身结账离开。
    走出酒肆时,抬头只见乌云遮月,他不由打了个寒颤,心想:
    可是,靖王府的密谍,也曾栽在那个赵都安手中啊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京城以南,千里之外。
    庄孝成仰头,望着头顶乌云遮月,眉头紧锁。
    他身披儒袍,年约六旬,满头银发,皱纹深重的脸庞上,有一股高山崩于眼前而不变色的国士风范。
    作为曾经的“帝师”,三公九卿之一的太傅,也是二皇子门下极倚重的谋士,更是匡扶社中,座次排在第二位的反贼首脑。
    从数月前,离开京城后,他就返回了匡扶社如今的总坛。
    即,脚下这座建造在一座清净山峰之上,名为“紫禁山庄”的地方。
    也遥控着,大虞九道十八府各处匡扶社分舵的运转。
    其中,极重要的一个,自然是京师。
    然而,令庄孝成预想不到的是。
    自他离开后,京城的逆党网络却短时间内,遭到数次重创。
    派遣接替他的“寒霜剑”,更是入城后没几日,就身死道消。
    再之后,陆续从京中传来的情报,则一次次令这位花甲之年的帝师动容侧目。
    朝堂上,数位大臣接连倒台,女帝对朝堂的掌控不断增强。
    有“内阁”雏形的修文馆建立,进一步将权柄收束在女帝手中。
    当然,若只是这些,倒还并不真令他紧张。
    最要命的,乃是那所谓的“新政”。
    以庄孝成的智慧,在粗粗阅读那“黄金三策”后,大为悚然,当即判断:
    “若此三策推成,女帝之皇位,将固若金汤!”
    而更令他惊愕的是,那贯穿了几乎每一份情报中的名字。
    “赵都安!”
    庄孝成呢喃,脑海中,浮现出当日南郊竹林,细雨中,那名持刀破庙的纨绔走狗。
    眼神中,充满了困惑。
    庄孝成想不明白,为何那个之前怎么看,都瞧不出特殊的面首,会在他离京后,强势崛起,展示出如此手腕与才华。
    这令庄孝成无数次后悔。
    当日己方术士,为何不出手再重一些,将其彻底杀死。
    “已成大患呐……”
    庄孝成叹息一声,目光垂落,看向手中那封由鹰隼送来的信函。
    京城距离紫禁山庄太远,哪怕在这个有术士的世界,也难以远途传讯。
    故而,匡扶社布置了一套类似烽火台般的秘密传信法子。
    可以特殊镇物做法,以事先约定的“暗号”,传递一些简单情报。
    方才,山下鹰隼传来最新情报:
    千面神君被捕。
    “短短数月,折损我两员大将……”庄孝成手掌用力攥紧,手背青筋浮凸。
    显出,他内心远不如脸上这般平静。
    如何折损的?
    按理说,以千面的狡诈谨慎,又带了自己为其准备的“贴身”宝物。
    不该如此。
    可惜,信纸上无法传递复杂情报,只能再等一些日子,详细情报才能传回。
    “会不会,又是这个赵都安?”
    庄孝成莫名生出预感,又自嘲一笑:
    “总不会重蹈覆辙……”
    身后,忽然传开踩踏楼梯的脚步声,很轻。
    “太傅,楼顶风大,可是山下又有什么变故?”一个女人的声音担忧传来。
    庄孝成将纸张缩进袖中,面带笑容地转身,借助山庄里这座白鹤楼悬挂的灯笼光芒,看向登楼的女人:
    “王妃怎么来了,没照看世子殿下?”
    二皇子名为徐简文,十岁时,便按照皇室的规矩,由先帝封了“文王”。
    只是一直住在京城,眼前的女人,便是二皇子的正妻,文王妃。
    气质柔弱,容貌动人的文王妃轻声道:
    “世子有下人照顾,我上来看看。”
    二人口中的世子,还只是个幼童,乃二皇子徐简文的骨血,也是匡扶社的旗帜。
    匡扶社对外打出的旗号,一直是推翻伪帝,扶持小世子登基。
    庄孝成笑着摇摇头:
    “王妃不必挂心,些许小事,老夫自会与社中诸将处理妥当。”
    气质柔弱的文王妃“恩”了声,好似才放下心,在庄孝成安抚后,才下了楼。
    目送女人离开,大儒模样的庄孝成负手而立,忽然说道:
    “将这个消息告知靖王府,还有其他那几个闲散王爷,哼,让他们自己掂量,看伪帝势大后,会不会拿他们几个叔叔开刀。”
    黑暗中,灯影轻轻摇曳,一道身影徐徐显出,抱拳道: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而后,消失不见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赵都安骑马,哒哒哒返回家宅时,天已彻底黑了。
    古色古香的门楼,垂挂的灯笼旁蚊虫飞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