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404节

类别:玄幻奇幻       作者:十万菜团     书名: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    赵都安一脸的纯真无邪。
    “咯……咯咯……”
    健硕少年凌空如鸡仔般拎着,双腿乱蹬,一张脸涨红如血,眼神恐惧,说不出话,他转动眼珠,向“温柔姐姐”求助。
    却见仪态优雅,大家闺秀模样的徐君陵面带笑容,竟是没半点同情。
    “杀人啦!”
    “快去叫人啊!”
    “请谢师父来,说有贼人打进来了!”
    倒地的少年们惊恐奔逃,大喊着朝庄子里奔去。
    “公子,这群人……”
    戴着铁质护臂,当日曾扬言挑战赵都安的大汉面露狠色,谦卑躬身,递了个是否要他去拦下的眼神。
    “不必了。敬酒不吃吃罚酒,这样索性找人更容易些。”
    赵都安随手将近乎窒息的少年丢在地上,轻轻叹了口气:
    “本公子心善,今日替那宋举人教教怎么管束族中子弟。”
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。
    被丢在地上的健硕少年剧烈咳嗽,正要爬起,就给持刀汉子一脚踩在了泥地里,纳罕道:
    “吕师,那个宋举人,您当年见过吧,也是这般不晓事的么?”
    吕青风捋着胡须,眼神追忆:
    “见过一面,但未有多少交集,当年恳请我留下的乃是上一任宋家庄主,不过这庄子真正出名的,的确是这个举人。
    呵呵,不过倒也不是因什么功名,而是此人曾追随正阳先生修身,素来以正阳门下弟子自称。”
    “正阳先生?”
    赵都安扬起眉毛,觉得有些耳熟,可能什么时候听过。
    徐君陵解释道:
    “此人乃是大虞第一隐士,当初修文馆开时,据我所知,朝廷是派人请过正阳先生出山,但被婉拒了的。”
    第296章 攻破宋家庄
    京城,皇宫。
    今日无早朝,徐贞观罕见地懒了个床,从寝宫醒来时,天光已经大亮。
    用早膳时,女帝清楚地感受到秋意浓郁,连御花园都显得有些凋敝。
    “呼——”
    风吹过,花园中一片猩红的枫叶飘落下来,被白腻纤长的女帝柔荑接住,五指合拢,缓缓攥在掌心。
    “枫叶红透了,朕记得,临封太仓那边枫树最多,每逢深秋,风景最好,若要赏菊,却要再往南些,到了淮水边界上了,恩,也不知那边开市如今筹备如何。”
    徐贞观轻声说着,饶是已大日高升,却也没了夏日的暖意。
    女帝身后,中性女官打扮的莫愁刚刚抵达,闻言说道:
    “那边有漕运总督盯着,陛下您又与郡主商谈过,想来郡主此番回了淮水道,禀告王爷,会动摇其倾向也不一定。”
    大虞新政,“开市”的地点,就选在了临封境内,淮水边上。
    临封道距离京城近,朝廷的把控力更强。
    淮水经商风气较为浓郁,又乃河道中枢,取在这里,是深思熟虑的结果。
    徐贞观却不算乐观,只是叹道:
    “鞭长莫及,鞭长莫及……太祖起居录中曾言语,帝王的权力,其实极小,哪怕修为强横,帝王权柄依旧只在身周十步之内,若往外,做任何事,都要依靠旁人……”
    说着,她摇了摇头,主动换了个话题:
    “君陵此行回归,如今算来,怕也是要与赵都安耽搁在太仓。”
    您想说的,压根就是这个话题吧……莫愁心中小声嘀咕,无奈道:
    “算日子,赵大人他们的确该到了。”
    她没有就郡主的话题深入。
    徐君陵中途加入钦差队伍,太仓的官员们不知,但隶属于供奉的影卫早将情报传回。
    恩……是赵都安主动送回来的情报。
    不过,虽然这是个很好的攻击情敌的切口,但莫愁更明白,身为臣子妄议皇族乃是大忌。
    言语中,便刻意只提赵都安。
    “太仓……朕总觉得,这事不会小。赵卿孤身过江,只怕要被高廉等地方官针对,却不知他进展如何。”徐贞观面露忧虑。
    莫愁捏着鼻子道:
    “以赵大人手腕聪慧,想来要不了几日,便可凯旋返京。”
    “但愿吧。”
    徐贞观嘴角缓缓翘起,转头瞥了她一眼:
    “过来有何事奏报么?”
    莫愁从袖中取出两封折子递上:
    “影卫送来的密报,一封关于正阳先生,据说慕王爷前些日子,亲自登山拜访,与正阳先生长谈。
    离开后,据正阳先生门下弟子传,其似有动身离开云浮之意,更有传言,其似有来京讲学的念头,不知真假。”
    进京讲学?
    徐贞观缓缓凝眉,未发表看法:
    “另一封呢?”
    莫愁道:
    “另一则,乃是东湖萧家的那位现任女家主,在悄悄运作,对新政开市颇感兴趣,有入局的可能,或也将不日来京。”
    萧家那个寡妇?
    徐贞观颇感兴趣,略一思忖,笑道:
    “可以将这消息扩散开,朕倒好奇,淮安王叔,得知后急不急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莫愁领命,准备退去。
    “对了,”女帝又轻声补了句:
    “要影卫着力查一查最近江湖上,法神派等势力的动向。若有异动,也好教赵都安有个准备。”
    莫愁一怔:“陛下是担心……”
    徐贞观白纱般的袖子轻轻一挥,整个花园中的枫叶荡漾如火海:
    “小心无大错,庄孝成可不是个甘心认输的人呐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大虞第一隐士?”
    宋家庄内。
    赵都安愣了下,继而脑海中,猛地记起,当初他初入修文馆,莫愁亲自送他过去。
    路上,女宰相便曾经提过一嘴,说修文馆想请一个厉害人物,但没成功。
    彼时,大冰坨子也没解释,如今想来,应是这个正阳先生了。
    “有所耳闻,但应不是官场上的人物吧。”他好奇问道。
    徐君陵一副“你也有不知道事情”的表情,微笑道:
    “都说是隐士了,自然不在官场。
    此人在文坛名声极大……恩,你不混迹文坛,不知也合理。
    简而言之,这位正阳先生有大才,在云浮道山中守墓,解读圣人典籍三十年,对圣贤之理的解析当世无出其右者,董太师也自叹不如,连科举考试的答案,都要引他的注解。
    因此,虽不下山,前往拜山求学的读书人却络绎不绝。
    这个宋举人既自号门徒,在文人中便有了师承了,再加上有举人功名,在当地能撑起这一支小世族来,倒也不意外。”
    学到了……
    所以,就是大虞朝的大v,意见领袖呗……赵都安点头。
    徐君陵笑道:
    “你这般打上门来,怕是要惹得这位正阳门徒不悦,你就不怕他不配合?”
    赵都安咧嘴一笑:
    “本公子要的东西,他敢不给,就打到他给。”
    这时候,前方庄子里,蜂拥出来一大群人,俨然是护持庄子的护卫了。
    各个膀大腰圆,手中拎着刀剑,面上带着杀气。
    俨然给郡主说中了,宋家庄真养了一群江湖武夫做护卫。
    来人为首的一个,身材却意外的“单薄”,是个只穿着一条青色短衫的中年人。
    腰间悬着一把剑,唯独眉毛粗黑,迈步行来,自有一股无形的气势,伴随浑身气机牵引游走。
    “咦,还是有‘高手’的嘛。”赵都安谈笑道。
    “谢师父……师父……救我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