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430节

类别:玄幻奇幻       作者:十万菜团     书名: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    虽是坐卧,却进入如佛门罗汉般的打坐冥想状态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恍惚间,赵都安再次进入《六章经》。
    出现在荒郊野外。
    抬起头,仍旧是昏暗的天空,周围是稀疏的林木。
    他抬头望去,前方依然是那座破败的庙宇。
    “……这算不算复活点。”
    赵都安吐槽,整理衣冠,欣然第二次朝古庙走去。
    裴念奴留下的记载不多,但他还是寻到了一些古籍,确认了卷宗记载的真实性。
    同时,在那些古籍的描述中,对这位“第一女术士(古称:方士)”的阅读喜好,掌握的更加详细。
    比如说,身为六百年前,纵横江湖一时的巨擘之一,裴念奴不喜情爱话本,认为“情情爱爱小家子气”。
    也不喜建功立业,出将入相,打天下的故事,认为“功名利禄过眼云烟,一个字,俗。”
    平生最喜听仙鬼玄奇故事,据说源于幼年时期,对成仙的向往。
    哪怕自己后来也成为了天下一流高手,仍旧对该类题材热衷一如既往。
    “不就是喜欢玄幻仙侠么……”
    赵都安嘀咕了一句,人已经走到了破败庙宇台阶下。
    深深吸了口气,他屏息凝神,打是打不过的,那成败就在此一举了。
    下一刻,赵都安气沉丹田,朗声背诵道:
    “一个普通山村小子,偶然进入当地江湖门派,成了一名记名弟子。他以这样身份,如何在门派中立足,如何以平庸的资质进入到修仙者的行列,从而笑傲三界之中?且听《凡人修仙传》第一回。”
    “韩立睁大着双眼,直直望着茅草和烂泥糊成的黑屋顶,身上盖着的旧棉被,已呈深黄色,看不出原来的本来面目,还若有若无的散发着淡淡的霉味……”
    赵都安大声念诵。
    这一刻,他无比庆幸,自己上辈子上班通勤路上,无聊听书的习惯……
    背诵的同时,赵都安迈步,缓缓推开了破庙的门。
    里面依旧如上次所见一般,荒草萋萋,角落里躺着破烂丹炉,正殿荒废已久。
    他眼珠四下乱转,没有找到裴念奴的踪影。
    但口中讲故事的动作,却没有半点停顿,得益于昨晚的默诵练习,这时讲出来,虽然不算声情并茂,但胜在流畅自然。
    而当他第二次走到庭院中央,果不其然,再次感受到一股强横的威压。
    来了!
    赵都安心一横,压制气机,不做任何抵抗,更干脆闭上了眼睛,站在原地沉浸在说书中……
    而预想中的,被敲开头盖骨的痛楚并未到来。
    有戏!
    赵都安按耐住欣喜,继续讲述:
    “……韩立从未想到,此次出去后钱财的多少对他已失去了意义,他竟然走上了一条与凡人不同的仙业大道,走出了自己的修仙之路。”
    沙沙……
    冷风拂过破败的古庙。
    闭着眼睛背书的赵都安并不知道,就在他面前的正殿屋檐上,一袭大红嫁衣垂着,任凭风吹,毫无所动。
    裴念奴手中的金红两色秤杆缓缓垂落,覆在脸上的暗金面甲后的孔洞里,透出古怪的眼神。
    渐渐的,曾跻身江湖一流强者的嫁衣女术士缓缓坐在了屋檐上,裙摆下,垂落一双小腿,绣鞋微微摇晃。
    暗金面甲后,煞气渐渐舒缓。
    “这故事……没听过。”
    第316章 人证死了
    赵都安上辈子看过一个心理症状,名为“山鲁佐德情结”,名字缘起于《一千零一夜》的女主角:
    皇帝每晚召一名少女入宫,翌日杀掉。
    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中止杀戮,主动进宫,她每晚给皇帝讲一个故事,并在关键情节断章,于是,皇帝为了听到后续,只能留她性命。
    第二天晚上继续给自己讲,然后再断章……一连讲了一千零一夜,最终打动皇帝,放弃杀戮。
    此刻的赵都安,就采用了相同的策略。
    考虑到每一个修行者,都幻想成仙,再加上,如西游这种明显典故背景不合适的要刨除,还需要是长篇……他最终选了这个。
    虽然肯定记不住原文,但他记得大概情节。
    哪怕忘了一些,也可以凭借丰富的阅读经验编一段……总归,拿来“投其所好”是足够了。
    “……欲听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”
    赵都安讲完一段,睁开眼睛,果然看到了坐在头顶屋檐上,做听戏状的金甲嫁衣女术士。
    双目对视。
    裴念奴从故事中醒来,眼神幽冷地盯着他,声音断续:“继……续……”
    果然可以交流!
    赵都安心头一喜,微笑拱手道:“前辈,且容许晚辈之后再为您讲述,我此来,乃是想……”
    裴念奴冷笑一声,身旁悬浮的秤杆倏然掠出一抹长虹。
    “噗!”
    赵都安眉心被洞穿,身体僵直,直挺挺倒下,被踢出《六章经》前一刻,只听到对方的声音:
    “下次……再来。”
    ——
    “呼……”白马监庭院内,赵都安猛地惊醒,额头沁出汗珠,心中骂骂咧咧:
    “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,这么凶么,连关小黑屋的步骤都省略了?哦,是了,她可能知道,关不了我小黑屋……”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这时,老司监办完事走了回来,好奇询问。
    “没什么,做了个噩梦。”赵都安无奈道。
    恩,考虑到这个方法奏效,他决定持之以恒,再做尝试。
    对方之所以不上钩,可能是他讲的篇幅太短,不足以构成足够的吸引力,就像小说只看几章,断了不会有太强烈的反应。
    但等看个几十万字,沉浸进去了,再断,方能效果拔群……恩,前提是不被愤怒的前辈锤死……
    赵都安默默总结经验。
    “不说了,下官告辞。”
    他起身,风风火火回家去了,准备多多码字,攒足够的稿子,尽快完成攻略。
    “……毛毛躁躁。”
    孙莲英张了张嘴,无奈背着手摇头,心想你小子欠我的桂花酒,还没兑现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接下来几天,朝中变化,果然如孙莲英预料的一般无二。
    江南士族开始不断游说,三司会审则逐渐陷入拉锯状态。
    第三日,突然有爆料出现,声称王楚生对高廉因某一件事,早怀恨在心,且其提供的证据中,有数个地方存在疑点。
    意思明显:认为,是王楚生在造假,诬陷布政使。
    第四日,案件又有新的质疑产生,这次是在检举人“宋提举”身上。
    有人质疑,宋提举缘何能获得诸多证据,又为何离奇失踪,其检举动机,一时成谜。
    第五日,开始有传言,隐隐质疑“钦差”赵都安。
    有人搬出证据,说赵都安抵达太仓府后,曾向高廉等地方官索贿,未果。
    因此,索贿失败的赵都安存在打击报复,公报私仇的嫌疑……
    消息一出,京城哗然。
    尤其几经核实,发觉确有其事,一时间,令不少原本坚称要定罪的人,陷入摇摆。
    开始重新审视赵都安带回来的“证据”。
    国子监内,质疑的学子越来越多,斥责高廉的人,声音则逐渐减少。
    在一种诡异的氛围,和明里暗里一些人的推动下,舆论竟然在几天内,完成了反转。
    支持声援高廉的声音,开始出现。
    “怎么会这样?他们怎么可以这样颠倒黑白?”
    梨花堂内,小秘书钱可柔气氛地将一份京城邸报拍在桌上,圆润的脸蛋气的发红。
    抱着肩膀的侯人猛,与盯着黑眼圈的沈倦也脸色难看。
    “怎么了?这样生气?”赵都安笑着拿起邸报,看了眼,“只这样,你们就受不了了?”
    钱可柔气的眼圈都有些发红:
    “咱们放出索贿的消息,分明是为了麻痹对方,怎么反倒给这帮人说成了打击报复?以大人您如今在陛下面前的荣宠,还至于为了所谓的孝敬,做这种事?这帮人简直……简直……”
    “不可理喻。”侯人猛替她说出这个词。
    “没错!”
    几名当初一起跟着,前往太仓府的锦衣校尉也都义愤填膺,觉得被污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