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552节

类别:玄幻奇幻       作者:十万菜团     书名:女帝座下第一走狗
    “佛法在世间?”红教上师拧紧眉头,开口询问:
    “此话何解?”
    合格的捧哏……
    赵都安微微一笑,逐步进入了演讲状态,他朗声道:
    “佛法千年来,所讨论的核心议题,无非‘如何成佛’四个字。修行者且不谈,我请问诸位,礼佛信徒如何成佛?”
    辩机与红教上师皱了皱眉,没有立即回答。
    台下却有一名僧人听不过去,大声道:“理应布施修福!”
    “哦?是这样么?”赵都安笑了笑:
    “《坛论》中记载一个故事,前朝梁帝兴建寺庙,一日摩耶行者与梁帝交谈,后者问,‘朕一生造寺度僧,布施设斋,有何功德?’摩耶言:‘实无功德。’”
    “梁帝兴建佛寺无数,对佛门这样好,做了那么多布施,但摩耶行者却说,他没有功德……可见,佛法中的修功德,不在修福,而在法身。”
    那名僧人一时茫然。
    赵都安打趣道:“看来你这和尚念经不用心,连我这个俗人读的佛经都不如。”
    僧人面红耳赤。
    赵都安笑了笑,说道:“成佛自然不在修福,依我之见,成佛只在一念。不悟即是众生,一念头悟时众生是佛!”
    一念成佛!
    不等众人反应过来,赵都安语速骤然加快,他指着天空:
    “譬如其雨水不从天有,元是龙王于江海中将身引此水,令一切众生,一切草木,一切有情无情,悉皆蒙润。……众生般若之智,亦复如是。”
    翻译过来,人人皆可成佛就象众生都可以蒙受雨水一样地机遇均等。
    辩机大声质疑,强势打断:“不对,你何以认为众生只须顿悟,无需苦修即可成佛?”
    赵都安毫无停顿,铿锵有力:“世人性净,犹如清天!”
    他大声道:
    “世人性净,犹如清天,慧如日,智如月,智慧常明。于外着境,妄念浮云盖覆,自性不能明……”
    “依此法门,从上以来,顿渐皆立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。”
    “何为‘无念’、‘无相’、‘无住’?”
    赵都安自问自答:
    “无念法者,见一切法,不着一切法。”
    他又环视众人,嗤笑道:“东西佛法,皆讲求坐禅功夫,认为此法可令人心静,我却不以为然,心平何劳持戒?行直何用修禅?”
    “……于一切时中,行住坐卧,常行直心是。”
    “如此,定无所入,慧无所依;举手举足,常在道场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观水楼。
    伴随赵都安火力全开,侃侃而谈,一重重声音压过全场,将整个辩经会场,变成了自己演讲台。
    朝廷百官们原本勉强还能跟上的思路,逐步脱节,眼神渐渐茫然。
    “袁公……这,赵大人方才说的,我还能听懂,如今这些都是什么意思?”有官员忍不住问。
    徐贞观也看了过去。
    她也听得有点跟不上了!
    众目睽睽下,袁立脸色却越来越红润,越来越……兴奋!激动!
    “陛下……”
    袁立咽了口吐沫,先是看了文珠公主一眼,然后才组织了下语言,说道:
    “赵大人说的那些,具体含义不必通晓,也不重要,陛下只要知道,赵大人所说的东西,与般若菩萨那一派禅学有些相似就好,不过,般若菩萨过往秉持的那些学说,远远不如赵大人所述完备完善。”
    徐贞观一愣:“般若……她秉持的那套,顿悟之说?”
    袁立点头道:
    “佛门修佛,有渐悟与顿悟之分,西域祖庭和玄印住持都秉持渐悟,认为人想修佛,需要日积越累辛苦修行,但般若菩萨倾向的顿悟之说,则讲求灵性,一朝顿悟便是佛……
    不过,赵大人却将其更进一步,认为凡人礼佛,在日用常行,平素生活中,一举一动,都可以是修行。顿悟便也不局限于在佛寺中的僧人,哪怕僧人在田间地头耕种,也是修佛,也能顿悟……”
    他飞快将大概意思解释了下,旋即语气激动道:
    “不过,这些也不重要,臣方才说,赵大人在做一件大事,真正的含义是,这个顿悟学说对朝廷有极大的利好!哪怕对西域国,也有好处!”
    文珠公主耳朵一下竖起来了,徐贞观面露正色:
    “袁公请讲!”
    袁立认真道:
    “陛下可知,前段时日朝廷禁佛后,民间滋生许多对朝廷不满的声音?”
    徐贞观点头,叹息道:“朝廷禁百姓礼佛,自然有怨言。”
    袁立叹道:
    “正是如此,礼佛之风绵延千年,绝非朝廷一道政令,便可禁绝。
    陛下禁佛,也非是对神明世尊不满,更非对普天之下的礼佛百姓不满,而是神龙寺这群僧人肆意妄为,陛下只是对这群心思不纯之僧侣施加惩戒……
    可百姓却不知,只会对朝廷不满……此事,若处置不当,难免令一些百姓离心……
    而赵大人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层,故而,利用今日这场辩经,推崇一念成佛,顿悟之说……一旦传开,百姓们便无须再去寺庙礼佛,而天下僧侣,也未必要聚集于寺庙修行……”
    袁立说的隐晦。
    但在场一群官员都是人精,哪里听不明白?
    神龙寺最令朝廷忌惮的是什么?是玄印为首的一众修行强者么?是,但也不是。
    因为修行强者可以制衡。
    朝廷忌惮的,是天下一座座寺庙聚集起来的僧侣,逐渐已经成了一股不受控制的势力。
    正因为有这股势力,神龙寺才有底气想着吞掉西域,推动合流。
    龙树菩萨和大净上师,才有对朝廷动手的胆气。
    所以,女帝意识到这点后,借助赵都安遇刺的契机禁佛。
    可这一个“禁”字,若处置不好,便是大麻烦,神龙寺在京城还好控制,可大虞九道十八府那些众多寺庙呢?
    一直封锁不成?若强行解散,又是一股不安分势力,会被八王利用。
    而赵都安给出的解决方案,就是将般若菩萨那一支本就存在的,但并不完善的理论给完备起来。
    因为“人人顿悟成佛”这个说法,对信徒诱惑力太大,一旦推广,就会被人们自行接受。
    而这个理论一旦成了气候,就意味着,僧人们可以在家中修行,并非必须在寺庙修身,这就会大大削弱神龙寺为首的寺庙的威信。
    将修佛的权柄,从被寺庙把持,分散给所有人。
    并且,赵都安今日这么大张旗鼓一顿批评,就相当于告诉所有人,朝廷禁佛,不是不让你们礼佛,不让你们修行,而是瓦解执掌寺庙那一小撮人而已。
    打压寺庙礼佛,但放开民间祭祀。
    也会令百姓们敌视朝廷的情绪大为缓解。
    “故而……赵大人此番举动,用心极深,乃是在为朝廷解决隐患,平息舆论,同样,也是在变相支持般若……”
    袁立点到即止。
    大净上师逃跑,意味着神龙寺内,制衡玄印的人少了一个。
    所以,只要扶持般若,就相当于补上大净的位置,让玄印手中的权力依旧被拆分。
    并且,一个新的理论的出现,会让本来就艰难的东西合流,变得更加不可能……
    “赵大人这是一举多得啊。”
    袁立叹息一声,眼神复杂。
    谁能想到,几个月前还被他随手提携的那个小棋子,如今已经能被他这位党魁,真心实意称呼一声“大人”?
    女帝听得美眸发亮。
    旁边的文珠公主已经呆滞了。
    “如今,只差最关键的一步,就是这套说辞,是否能获得世尊的认可,若是不成,只怕他今日这番辛苦,效果会大打折扣,乃至白费功夫。”
    袁立忽然忧心忡忡。
    众人这才醒悟。
    是了。
    这不是宣讲,而是辩经,若赵都安输了,那哪怕说的再好,也意义不大。
    念及此,众人纷纷再次看向广场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此刻,赵都安的长篇大论已经到了尾声。
    辩机脸色已经彻底变了,以他的聪明,岂会还猜不到赵都安的险恶用心?忍不住就要开口打断。
    “赵……”
    “咳咳,”忽然,红教上师开口,抢在辩机之前开口问道:“如你所说,那于寻常僧人而言,该当如何修行?”
    这捧哏……这么配合我?
    赵都安意外地看了这老猴子一眼,略一思忖,正色诵念道:
    “恩则亲养父母,义则上下相怜。
    让则尊卑和睦,忍则众恶无喧。
    若能锁木出火,淤泥定生红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