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清穿]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81节

类别:历史军事       作者:一口香     书名:[清穿]从小佐领到摄政王
    胤祺呵呵笑了两声,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。
    宁寿宫里,惠、荣、宜、德、良、小博尔济吉特氏六大宫妃都在。
    在面对乾清门内胡子一大把的满汉老头儿时,德亨半点气息都未乱,镇定的就跟他不是个六岁、哦不,他现在虚岁已经七岁的懵懂小儿,而是一个久经官场的老狐狸。
    但现在,在一只脚迈入高高的门槛,正面对上一屋子的宫妃扫过来的视线时,德亨没忍住大大吞咽了一下口水,十分想将这一只脚再收回去。
    现在跑的话,恐怕是,不大合适的。
    太后一见到德亨这身装扮就眼睛一亮,不住招手道:“好孩子,来,快过来……”
    德亨硬是挤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来,果断将另一只还在门槛外的脚给抬进来,在中堂已经放好的蒲团上,给皇太后磕头行礼。
    这个磕头礼是必须的,毕竟他今天正式封爵,这个磕头礼是封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
    “臣奉恩辅国公德亨叩见皇太后,皇太后长乐无极。”磕三个头。
    太后喜的不行,连连道:“好,好,好。”
    等行完磕头礼,德亨人还没站起来呢,太后就唤道:“快过来”
    德亨深吸一口气,小跑着奔向了皇太后。
    站在一旁旁观的胤祺奇怪的睁大了眼睛,十分怀疑此小孩非彼小孩。
    这个殿内的小孩和那个殿外的小孩完全变了一个样子,是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了吗?
    原本在德亨成礼时安静看稀奇的宫妃们立即笑将起来,宜妃笑的尤其大声,跟临近的荣妃笑道:“可真是个孩子,哈哈哈哈这身爵服穿他身上还挺合身?”
    其实是挺可乐的,但这可是朝廷赐下的爵爷大吉服,不是她能笑的,就夸合身好了。
    但其他听了这话的宫妃们懂的都懂,就又引发了一次笑声小高潮。
    德亨冲着太后撒娇的唤了声:“乌库妈妈”
    太后将他拉上宝座,转着他的小身子来回看了一遍,笑道:“这身爵服穿在你身上可真好看呢。”
    惠妃笑夸道:“可不就是?刚进来的时候,我还以为是哪里来的肱骨大臣,等近处看清楚了,原来是咱们的新爵爷?”
    又是一阵笑。
    德亨:……
    宜妃干脆起身,来到太后身边,拍着德亨的小肩膀,跟太后笑道:“您瞧瞧,您瞧瞧,不愧是咱们皇上亲封的爵爷,这气度,这气魄,就是不一样呐。”
    再次一阵笑。
    德亨开始用眼神跟胤祺求救。
    胤祺眼观鼻鼻观心,就当没看到没听见身陷重围的小爵爷……
    还是太后宫中的掌仪姑姑提醒,德亨还有最后一站要去,太后才放德亨离开。
    自是带着一大堆赏赐的。
    等一直走到养心殿左近的时候,德亨实在忍受不了胤祺看他的异样眼神,哼哼唧唧道:“我原本是想送你一大桶羊毛脂做谢礼的,看来贝勒爷对这什么羊毛脂没兴趣,就送你几盒子胭脂赏人吧。”
    哼哼,叫你冷眼看热闹,你的大礼没有了!
    胤祺忙道:“别啊,爷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呢,该多少就多少,一分都不能少,知道吗?”
    一寸厚巴掌大的胭脂盒子,能装多少胭脂?还不够他福晋一冬天用的呢。
    德亨低头闷头走路,没应声。
    胤祺一下子将他拦腰托起,放在自己的臂弯里,警告道:“你可别得寸进尺啊,爷自己儿子都没这么抱过呢。”
    德亨冷不防被突然袭击,跟受了惊的小松鼠一般,紧张的抱着自己的印章四处张望,从喉咙里挤出急切的请求:“快放我下来,要让人看到了,快放我下来……”
    胤祺掂了掂颇有些重量的小子,调笑道:“你放心,没人看到的……”
    话未落,从养心殿东小门中迈步走出一个人来,迎面就对上了一大一小两双眸子。
    务尔登眨了眨眼睛,回头对身后还在门内的人吩咐道:“我随身带的那个玛瑙扳指落桌上了,你去给我取来,你,回去确认一下,炉子上煮的是普洱还是武夷红茶。”
    “主事,您煮的是普洱。”
    务尔登:“让你去确认你就去,这么多话!”
    “……嗻。”
    将人给支开,务尔登一甩马蹄袖,行了个利落的千儿礼:“给贝勒爷请安,贝勒爷吉祥,给国公爷请安,国公爷吉祥。”
    德亨已经开始拍胤祺的手臂了。
    胤祺:“免礼。”将急的脑门都要冒汗的德亨放下来。
    德亨忙来到还维持着单膝点地行礼姿势的务尔登面前,托着他的手臂向上用力,嘴上道:“二叔,您逗我玩儿呢?”
    务尔登没有起身。
    他一只膝盖在地上跪实了,抬起双手,给侄子正了正礼帽,笑道:“不是开玩笑,你拿回了祖上荣光,二叔唤你一声国公爷,心甘情愿。”
    德亨眼睛亮晶晶,笑道:“咱们祖爵是镇国公,侄儿还差远着呢。”
    务尔登笑赞道:“好志向,二叔就等着看你光耀咱们这一支的门楣了。”
    胤祺背着手提醒道:“再不走礼部该等急了。”
    德亨道:“二叔,我还要去太庙给祖宗磕头。”
    务尔登忙道:“叩拜祖宗可耽误不得,二叔就不留你了,你快去。”
    又起身恭敬对胤祺道:“一切有劳贝勒爷了。”
    胤祺:“好说。”
    目送胤祺和德亨一大一小走远,务尔登心下暗叹:“江山代有才人出啊,希望他这个大侄子不是昙花一现,更不是伤仲永。”
    出了午门,东面就是太庙,祭完太庙,告知了祖宗,阿拜这一支子孙有出息,又封了一个辅国公后,德亨这奉恩辅国公的爵位,才算是正式落地,可以领证上岗了。
    午门前,胤祺和德亨告别:“我贝勒府就在西单街东,别找错了大门啊?”
    德亨:“放心吧,一定不会找错的。”
    胤祺给他搢了搢肩膀上的褶皱,后退两步打量道:“你不是认识西洋传教士吗,回头让他给你画张像。”
    德亨:“不要了吧?”
    胤祺闷笑:“要的,要的,皇上亲封的六岁国公爵,正经上殿领大印,多么难得啊。”
    一般幼年承袭祖爵的孩童,都是宗人府和礼部官员上门去宣一下诏书就完了,眼前这个可好,竟然是正经上大殿领封的。
    德亨回头看了一眼已经等了很久的叶勤,道:“再说吧,我走了?”
    胤祺摆手:“走吧,走吧。”
    叶勤迎上儿子,蹲身将他抱起,走向停在街边的轿子,问道:“怎么这么久?”
    德亨搂着叶勤的脖子,在他耳边道:“在太后宫中待的久了些。”
    叶勤就不说什么了,将儿子放到轿子里,道:“座位下放了一个暖炉,可还暖和吗?”
    德亨点头,道:“阿玛,儿子不冷的。”
    叶勤笑笑,道:“咱们回家,你大舅他们都等着你了。”
    德亨笑眯眯:“好。”
    回到家中,至亲间又是庆贺欢喜一回,倒不必多提。
    ……………
    在太和殿传胪、钦点完武进士这等国之大事面前,德亨的那个国公爵位册封根本不值一提,但处理完京中要处理之事后,康熙帝再次启驾西巡。太子、三皇子、十三皇子随驾。
    据德亨所知,八九月份,康熙帝巡幸的是西北塞外草原,十月中下旬之后巡幸的,则是一路从西向北驻太原府,检阅兵马后,西渡黄河去西安府,然后在西安府接见了青海、鄂尔多斯、喀尔喀等地郡王、台吉等。
    康熙帝人虽在途中,公务是一点都没有耽搁的,先是封和硕裕亲王福全世子保泰为和硕裕亲王,然后下旨内务府筹办康熙四十三年春八旗大选及小选。
    在这个正式旨意下达之后,北京城就跟正在加热的热水一般,由缓而慢的沸腾起来。
    获利最大的,自然是各大小布庄和胭脂铺了。
    如德亨所预见的,他们家丁香胡同的胭脂铺供不应求,大多面霜脂膏还没有拿去铺子售卖,就被人高价提走了。
    德亨猜应该是被人提去搞精加工去了,德亨对此也没觉着有什么,他们家没有制作精品胭脂的人工和技术也是真的,这一点得认,也得服。
    倒是锦绣小姑娘亲手埋的胭脂到了日期,德亨没敢开封,派了李氏和小福全都送去国公府给她了。
    德亨有另外要紧的事情要做。
    在爵位落地之后,德亨给自己列了一纸章程出来。
    首先,他这次封爵,不准备请客大办庆贺宴席了。因为他的国公府现址正在火热搬迁中。
    之所以火热,是因为除了内务府按照顺治爷时期的老例,每间搬迁房给出四两银子的补偿外,德亨还另外每间给加了六两,凑了个十两整出来。
    一间房十两,一户人家,算是棚户至少也得五六间房,这样算下来,就是最落魄的旗人,这一次搬迁至少能到手五六十两银子,另外还有安置房可以居住。
    早晚都要搬,晚搬不如早搬,万一搬晚了,这六两银子反悔不给了怎么办?
    所以,至目前为止,民居搬迁还算顺利。
    但离开工建府也还早着呢。现如今马上就要进入十一月份,然后就是冬至、再然后就是腊月新年了,等正式破土动工,至少也得明春了。
    现在国公府还没个影子,德亨要去哪里宴请宾客呢?
    现在住的这方小四合院是一定不行的,空间太小了,正经摆不下几桌,大厨可以从知名大酒楼里请,但他们家没有那么大那么多的灶台?
    至于回阿拜老公府,别说纳喇氏,就是叶勤也不愿意回去。
    德亨更不愿意,他跟那家又不熟?
    所以,德亨决定等他的新国公府邸落成之后,再一总的将这庆贺场宴席给办了。
    不过,宴席可以不办,礼还是要送的,而且得是他主动向几家送礼。
    一个是五贝勒胤祺。从风扇开始,胤祺不显山不露水的,但德亨相信,在有关于他的事情中,尤其是那次神鸟事件,至少向太后汇报的时候,胤祺是出了力的。
    敲边鼓,说一两句话表明态度,也是出力,而且是助力。
    所以,胤祺贝勒府上,德亨从一开始就打算携重礼亲自上门拜访。
    另一个是八贝勒胤禩。这个就不用多说了,从一开始,胤禩就对他们家多有照顾,以前他只是个闲散小宗室,不好上门,现在他有身份了,再不去,就说不过去了。
    最后就是简王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