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春轻     书名:潮有信[暗恋]
    画面中,枯树枝桠倔强地刺向天空,残雪覆盖的地面泛着冷光。远处灯塔耸立,一群飞鸟舒展羽翼,为肃杀的冬景注入勃勃生机。
    “白嘴鸥?”邱千不自觉地轻声问道。
    沈骥一怔,目光在她脸上有片刻的停顿,两人的视线仿若两条轻柔的丝线,隔着空气中漂浮的微尘,悄然缠绕在一起。
    四周愈发安静,静到只能隐约听见远处传来的轻轻翻书声。
    邱千放轻声音,“是《白嘴鸥飞来了》吗?俄国画家萨弗拉索夫的油彩作品。”
    沈骥薄唇微微一动,“你也喜欢画画?”
    “不。”邱千摇摇头,“我是在福利院长大的,别人捐什么书,我就看什么书,《俄罗斯名画大赏》里面有这幅画,我很喜欢。”
    她说得那样自然,仿佛只是在谈论今天的天气。沈骥喉结微动,原本想说的话在舌尖转了个圈,又咽了回去。
    他垂下眼睫,掩饰住眼底的波动。终究没能告诉邱千,自己早已读过那篇作文。
    此时的邱千,又重新投入到数学卷子里,似乎又遇到了一道难题,眉头紧紧揪成一团,一半的脸被栗色的发丝温柔地遮住,宛如一幅静谧的油画。
    一朵乌云悄然飘过,原本被遮挡的阳光猛地重新倾斜进来,恰好落在邱千白皙的手腕上,那皮肤在阳光的映照下,透着粉嫩的色泽。
    沈骥呼吸一滞,像是被什么击中了内心最柔软的角落,不自然地迅速别开视线。
    他有些慌乱地折起画,随手塞进口袋。
    翻开旁边的散文书,一目十行扫了几眼,无非是些吃吃喝喝、花花草草,也能写得五花八门。有些人的情感总是过于丰富,徒增烦恼。
    闭馆提示音响起时,邱千刚解完最后一道题。她活动了下发僵的脖颈,抬眼正对上沈骥的目光。
    “一起吃晚饭吗?”他站在暮光里,声音很轻。
    邱千愣住了。夕阳透过玻璃窗,在她脸颊镀上一层暖色。
    万万没想到沈骥会约她一起吃饭,怎么看,他都不是缺饭搭子那种人。明明刚刚有几个女生搭讪,他都冷着一张脸。
    “上次的泡面。”沈骥补了一句。
    原来只是回礼。邱千心里蓦地一松,又泛起一丝说不清的怅然。
    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出图书馆,夕阳把天边的蓝染成了琉璃色。
    “有忌口吗?”沈骥声音温和。
    “没有,我都可以。”
    小时候在福利院通常只有白菜豆腐,能吃上一次肉包子就是大餐了,所以她什么都不挑。
    “好,那我就做主了。”沈骥走在树下,晚霞笼罩在他身上,镀了一层薄薄的光。
    邱千双手紧紧抓着书包带,手指不自觉地在带子上摩挲着。她张了张嘴,几次欲言又止。
    想问沈骥还记不记得三年前的事,又觉得有些唐突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她心底藏着一丝胆怯,怕沈骥根本就不记得那段过往。倘若那段旧事,真的只是她一个人的回忆,那又何必再去揭开。
    沉默间,两个人已经到了食堂门口。浓郁的烤肉味混合着淡淡的米香,在空气中弥漫。
    走进食堂,沈骥没有停留,直接拐上了二楼。邱千跟在身后,心又提了起来。
    二楼是清真区和特色区,价格要比一楼贵很多。她不想占沈骥的便宜,毕竟一桶方便面才四块钱。
    很快,沈骥在清真区窗口停下脚步。
    邱千抬头看向橱窗上挂着的餐单。终于从密密麻麻的两排价格中,找出了最便宜的一道,清真汤面,5元。
    她收回目光,正要开口时,沈骥已经抬手把校园卡贴在了刷卡机上。
    滴的一声,他对着窗口里的师傅说,“麻烦你,两碗牛肉馄饨。”
    邱千下意识又抬眼瞄向头顶的餐单,暗自松了口气,还好,一份馄饨八块钱,不算太贵。
    第9章
    热气腾腾的牛肉馄饨很快被端上窗口,晶莹剔透的皮儿裹着饱满的馅料,在清亮的汤里浮沉,葱花翠绿地点缀其间,香气扑鼻。
    邱千舀起一颗送入口中,薄皮在齿间破开的瞬间,鲜美的肉汁溢满口腔。她满足地眯起眼,这味道让她想起小时候过年时才吃的肉饺子。
    “你常去图书馆吗?”她轻声问。
    “第一次。”沈骥垂眸,声音低沉,“温老师说我作文太理性,让我去读散文找灵感。”
    邱千差点笑出声——这位学霸分明画了一下午的素描,散文集最多只看了五分钟。
    沈骥的汤匙在碗里无意识地画着圈,馄饨随着他的动作起起落落,却始终没被送入口中。
    “其实……”他突然开口,修长的小指不自然划过眉尾,“你的语文试卷是我批改的。”
    “这么巧?”
    邱千怔住。早上看到作文评语时,她还惊叹于那苍劲力透的字迹,没想到竟出自沈骥之手。
    一时间,心底悄然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,握着汤匙的指尖,像是被小火苗轻轻舔舐,渐渐发烫。
    食堂渐渐热闹起来,四周坐满了用餐的学生。餐盘碰撞声、谈笑声此起彼伏,形成一片嘈杂的背景音。
    沈骥的目光落在对面的女生身上。厚重的刘海像一道帷幕,遮住了她大半张脸。过于清瘦的脸颊配上修长的身形,让她看起来像株在风中摇曳的芦苇。
    “*为什么要写那些事?”他的声音低沉,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情绪。
    汤匙在邱千手中微微一滞。
    自从作文被公开后,她收获的无一不是怜悯的目光——温老师、沈琛、于恒亦是如此。这本就是她想要的效果,让那些背后嚼舌根的人无话可说。
    但沈骥的反应却出乎意料。他的眼神太过复杂,仿佛能穿透表象,直视她内心最隐秘的角落。
    “抱歉,”见她沉默,沈骥补充道,“如果冒犯到你的话。”
    “不,我只是在想该怎么说。”
    邱千深吸一口气,目光坦然地迎上沈骥的视线,“因为只有心底无所畏惧,才能勇敢地直面任何人。他们想看我的伤口,那我就撕开给他们看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”
    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回答。
    很难想象,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生,心底竟蕴藏着多么澎湃的勇气。沈骥沉默不语,只是机械地舀起馄饨,送入口中,却味同嚼蜡。
    -
    转眼,邱千转学就快一个月了。
    几次周考,三科总成绩都徘徊在班里35名左右,即便投入80%的精力在数学上,分数还是极其可怜。
    她陷入了疯狂的刷题中,放弃午休,晚自习后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。走在空无一人的校园里,静谧无比的周遭,只有偶尔的喜鹊,扑腾一声飞离树梢。
    她仰头看去,心里酸酸的。偌大的八十八中,大概只有她和小鸟需要这么努力才能生存下去。
    连续熬夜让她的身体发出了抗议。某个周六中午,从食堂回来的路上,她晕乎乎地差点撞上一辆自行车——骑车人正是温新羽。
    温新羽辅修过心理学,建议她不要过度紧绷,弹簧只有在弹性范围内拉长或压缩,才能产生巨大弹力。
    “不如,你周日下午出去转转,适当放松一下,大脑也需要喘气。”
    邱千点头应下,心里却另有打算。明年她就满十八岁了,福利院的庇护即将画上句号。
    助学金虽能解决学费,但生活费仍需自己筹措。兼职不仅能攒钱,更是她适应社会的第一步。
    下定决心后,周日吃完午饭,邱千就坐上了公交车,打算去附近的千树街看看。
    千树街是北城最繁华的街区,在科技园区与大学城的连接线上。道路两旁种满了银杏树,每到秋季,金色的银杏叶都一簇簇在空中摇摆不停。
    邱千站在公交站台,望着眼前车水马龙的景象,不由得屏住了呼吸。
    四五个大型购物中心鳞次栉比,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。奢侈品店的橱窗里,模特穿着当季新品,在精心设计的灯光下熠熠生辉。咖啡厅外摆着藤编桌椅,三三两两的顾客正在享受午后时光。
    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背包带,虽然生在北临,但这才是她第三次真正走进城市的繁华。
    第一次是八岁那年,跟着院长去亲戚家拜年;第二次是高一代表学校参加英语竞赛。
    穿梭在人群中,邱千感觉自己像一尾误入大海的小鱼,既新奇又忐忑。鼻端的咖啡香、路边的欢笑,这些车水马龙花月春风的盛景,都与她匆匆的脚步擦肩而过。
    今天,她特意脱下校服,换上一件灰色外套、牛仔裤,虽然洗得有些发白,但至少看起来不那么学生气。
    转过街角,一个派发传单的身影吸引了她的注意。邱千快步上前,接过那张还带着油墨香的纸张。
    下一秒,她眼睛一亮——“招聘周末兼职服务生”几个大字赫然在目。
    心里涌起一阵愉悦,她攥着传单,脚步轻快得朝街尾方向奔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