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

类别:都市言情       作者:易小谷     书名:村里发夫君?我一文钱买了个摄政王
    顾喜喜失笑,“是这个理儿。”
    秦大嫂追问,“那还有第二种第三种不?”
    顾喜喜接着说,“第二种就是,种一些根系浅,快熟类的菜,比如青菜、小白菜这些。”
    “第三种,还是种菜,油菜之类的洒了种子就能长,目的是喂鸡。果林中散养鸡,鸡吃菜,拉的鸡粪收集起来,待腐熟后就成了果树的肥料,而这些鸡……”
    “我知道!”秦大嫂抢答道,“鸡蛋可以换油盐针线,可以卖钱。”
    “养的鸡多了,鸡也可以卖呀,都是钱!”
    秦大嫂说起赚钱时,脸庞都在发光。
    顾喜喜笑着点头,“不错,都会举一反三了。”
    秦大嫂不好意思地摸摸脸颊,“我哪会反什么三啊。”
    “我只不过是熟悉咱们农家的日常,具体怎么做,我还得听你的指挥呢!”
    两人有商量了几句,决定一切等年节后,顾喜喜实地查看过,再做打算。
    此时,秦大嫂打开思路,整个人都轻松了。
    不种庄稼,她可以种药材,种菜、养鸡呀!
    反正有顾喜喜的指导,她心里一点儿不慌。
    张婶将秦大嫂带来的包子腾出来,用自家蒸的包子装满那个盆,作为还礼。
    顾喜喜送秦大嫂出门。
    临走前,秦大嫂犹豫了一下,还是说,“有几句话,我觉得不该瞒着你。”
    “村里好几家人都等着看你要种什么。”
    “到时候他们若找上门,你打算咋办啊?”
    顾喜喜想了想,并没有直接拒绝,还是那句话,“再等等,年节后。”
    她转身回去时,慕南钊就站在院子里。
    “种地可不是上山当土匪,人越多越好。”
    “若有一天你把这些人聚拢起来,就不怕麻烦接踵而至么。”
    顾喜喜明白慕南钊的意思。
    所谓的小农,农人们祖祖辈辈早就习惯了以家庭为单位,单打独斗。
    要这样一帮人都听她的,谈何容易?
    可慕南钊不知道的是顾喜喜的野心。
    她要的是把花池渡村,甚至更大的范围结合起来,做出水果的名声效应。
    就像蜀地的蜀锦,江南的贡缎,东洲的瓷器,东北寒地的东珠。
    如此不得不需要统一的科学种植,以及水果品质的规范化管理了。
    不过一切还未开始实施,多说无益。
    “可能吧,”顾喜喜笑笑,说,“不过,凡事不破不立嘛。”
    “这天下的肥田,我一个人种不完,大家能一块种,更好。”
    慕南钊平静道,“我只是提醒一句。”
    “你要怎么做,本就与我无关。”
    顾喜喜微微蹙眉,看他要走,脱口而出,“你等等。”
    慕南钊侧过头望着她。
    顾喜喜上前两步,仰头打量慕南钊,“我早就想问了,你最近为何总是奇奇怪怪的?”
    慕南钊淡淡道,“学堂放假,是我最近做的家事太少,还是我待在家遇到你的次数过多,影响到你了?”
    顾喜喜内心警铃大作。
    他果然很不对劲!
    之前看他吃、喝、交流都很正常,她才大意了。
    顾喜喜凑近慕南钊身前,盯着他的身体上下左右的仔细观察。
    “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?”
    她抬头时,明显看见了慕南钊一闪而过的白眼。
    “没有,我很好,多谢关怀。”
    这次,慕南钊离开的毅然决然,西屋的房门砰的关上。
    后院老郎中房里。
    “你问陈方?他一时半会死不了。”
    “你要问他是否有恙,那太多了,新伤旧伤,还有那最要命的毒。”
    “他那气血亏损我倒是调的差不多了,按理说,气血足阳气升,情绪不稳阴阳怪气的情况应该减少才是。”
    顾喜喜闷头往外走,唉声叹气,慕南钊他到底怎么了?
    第104章大橘大利
    大年初一天不亮,顾喜喜被张婶拍醒,还没醒神嘴里就被塞进一片冰凉的橘子。
    张婶笑吟吟念着,“大吉大利,大吉大利。”
    顾喜喜嚼着橘子问,“今天没事,怎么不多睡会儿?”
    以往开年时,顾扒皮都要带着顾喜喜出门拜年。
    顾大爷、顾二爷是顾扒皮的长辈叔伯,顾老三是平辈。
    这三家亲戚每年初一早晨都是要互相走动的。
    可今年不一样,顾喜喜与顾大爷、顾老三两家早已默认断亲,走亲戚的流程自然也就省了。
    顾喜喜觉得有些冷,扯起被子还想继续睡。
    张婶却推了她两下,“别睡了啊,新衣裳我在炕上给你烘热了,你赶紧穿起来,再打扮打扮,差不多就有人来拜年了!”
    顾喜喜一怔,“谁来拜年?”
    她在村里不是已经没什么亲戚了么?
    张婶满面喜色道,“我也不知道都有谁,不过我估摸着来的人不少。”
    她捏着橘子往外走,边叮嘱道,“赶快起,别等我出去你又睡着了!”
    顾喜喜已然睡意全无,她坐起来穿衣,满心疑惑。
    自己辈分低、年纪轻,能有什么人来拜年?
    而且张婶还笃定今日来的人不少?
    张婶拿着一只剥开皮的蜜橘,家里每间屋子都跑遍了。
    石头、慕南钊、老郎中、骡子来福,马儿风驰。
    就连最不喜欢柑橘气味的小花,也被张婶按住,被迫添了几下橘子肉。
    达成了大吉大利人物,全家人几乎是同时走出房门。
    顾喜喜出现时,让人眼前一亮。
    今日张婶亲自动手,给她梳了个双环垂挂髻,用红色绒花装饰。
    顾喜喜身上穿了件枣红色缀白色兔毛边的小棉袄,下系松花绿织金马面裙。
    虽然是红与绿的搭配,却丝毫不俗。
    反而在她身上衬托出一种平时看不到的娇艳俏皮。
    石头惊叹道,“喜喜姐今天好漂亮!”
    顾喜喜故意斜觑着他,问,“只有今天?那我平时不漂亮么?”
    “漂亮!”石头咧嘴笑,“喜喜姐在我心里是最漂亮的!跟我娘亲并列第一!”
    顾喜喜好笑道,“挺会说话的嘛。”
    她边说,边拿出几枚小小的锦囊,先给了石头一个,“压岁钱,来年茁壮成长,好好学习。”
    顾喜喜的锦囊紧接着给老郎中、张婶。
    “婶子和师父辛苦这一年了,我给二位拜年,祝你们来年身体康健。”
    最后轮到慕南钊。
    顾喜喜将锦囊递给他,微笑望着他说,“祝君所得皆所愿,顺遂平安。”
    慕南钊看着顾喜喜的眼睛,片刻,伸手接下锦囊。
    “多谢。”
    小孩子眼尖,石头已经发现每个人的锦囊好像装的不太一样。
    他这一包明显装的最多最满,也最重。
    石头捏着锦囊左看右看,抓耳挠腮,好奇里面硬硬的究竟是什么。
    顾喜喜见状,笑说,“都是自家人,你们就打开看看吧。”
    话音刚落,石头已经第一个拆开了。
    “钱!好多钱!”
    石头的锦囊里装满了铜板,难怪看着鼓鼓囊囊的。
    张婶的锦囊里是块一两重的银锞子。
    老郎中的锦囊是一枚冬虫夏草。
    顾喜喜笑说,“怎么样,还喜欢么?”
    石头捧着钱袋欢呼跳跃,“喜欢,太喜欢了,我要存起来,等下次货郎来村里!”
    挑货郎担子里的东西大都卖一文钱。
    虽小孩子而言,这满满一锦囊的铜板,绝对算巨额零用钱。
    老郎中捧着虫草两眼发直,激动的胡须颤颤巍巍。
    “虫草啊,真正的冬虫夏草,虫与草相结合……宝贝啊……”
    张婶则笑中含泪望着顾喜喜,感动的说不出话。
    她在顾家做了近二十年,第一次收这么大的新年红包。
    也是她此生第一次摸到这么大块的银子。
    再联想到喜喜之前说赚了钱要孝敬她,要给她养老。
    张婶看着银子,内心更多是“吾家有女出息了”的自豪和欣慰。
    只有慕南钊的锦囊还没拆。
    顾喜喜便催促他,“你不拆,是怕我给你的不合心意?”
    “怎么会。”慕南钊低眸将锦囊打开。
    他的锦囊看上去最干瘪,摸起来没有硌手的东西,肯定不是银子也不是铜钱。
    大家屏气凝神的注视下。
    慕南钊手指伸进去掏了掏,勾出的竟是一根纸卷。
    石头好奇张望,“这是什么呀?”
    慕南钊看了眼顾喜喜,见她笑眯眯望着她,便动手将纸卷展开。
    那是一张窄窄的纸条,上面有字:
    “收到这张纸的人,顾喜喜需无条件答应他一件事。”
    年节前,为了准备新年红包,她可是绞尽脑汁想到每个人的需求喜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