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才是各地官员举荐的家境贫寒的出众女孩子们。
她们没有自己的马车,都是礼部官员们安排的,一辆车拉着好几个女孩子。
陛下正在壮年,所以如今要进宫的女孩子里,不愿意的少。
多数还是想要进宫博取富贵的。
其实并不会有谁一开始就想要取代这个那个,她们无非是想进宫,得到陛下的宠爱,生下皇子公主。
这样自己一辈子风光,娘家也有依靠。
这无可厚非,这个时代的女孩子们,除了嫁人能搏一下后半辈子之外,并无第二条路。
就是这种限制,导致女人们的思想几千年不变。
就算是后世,还有大把人喊着干得好不如嫁的好。
她们自己都没意识到,这么说是放弃了自身的利益。
有大把的人甚至花钱去上课学习怎么钓富豪和男明星。
就为了能一举成为富太太。
因为这是一条捷径,也许有的人只是懒惰和虚荣,可有的人,也许就是被洗脑了呢?
时间拉回如今,如今的女孩子们,婚姻真的是能改命的。
所以,她们走在选秀的路上,满心期待。
这并不可耻,对于时代而言,甚至可悲。
那宫廷之中多少女子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得到帝王宠幸,可进宫之前,谁会觉得自己是那个得不到宠幸的人呢?
如今并没有皇后或者太后亲自验看的环节。
都是由下面的女官们先验看。
检查身体是一定的,主要是看有没有病。
是否怀孕。
不会去检查你是不是处子之身。
等到下面选过几次后,剩下的最优秀最出众的才会被上头关注。
但是还是没有集中选的环节,到时候虞铮会办一个赏花宴,所有人都出席。
除了内定的那几个之外,其余的人到时候看就好了。
虽然也是选,但是这样总比一队一队来尊重一些。
娘娘,还是有几个样貌不错的,下面回话特地给了奴婢一个册子,娘娘看看?堆雪道。
不用,叫她们看着。各处尚宫们都会留心。
有特殊的话再来跟我说。
是,那奴婢就叫人多留心。
娘娘确实也犯不上管那么多,这后宫里能不能得宠哪里只是看容貌的?
小姑娘们不懂,等进来就会明白了。
只不过明白的时候也就迟了。
谁也没想到今年第一个拔得头筹的秀女就是柳家的七姑娘。
不过,与柳家想的不一样。
这位七姑娘进宫第三日,就被陛下指婚了。
选的夫婿,就是瑞王家的次子。
瑞王府的次子是侧妃生的,今年十八岁。
这婚事一出,柳家可谓震惊。
虽然这一回进宫,除了柳家七姑娘,还有一个旁支的姑娘,但是主家的七姑娘都被陛下赐婚了,可想而知,陛下也不会留下那个旁支的姑娘。
到了这时候,柳家才明白了陛下的意思,自然失望,可瑞王府的婚事也不错。
他们只能谢恩。
这对于柳家七姑娘来说,总归是个好归宿,进了宫,她能多得宠?再得宠也只是嫔妃。
可嫁给了瑞王次子,她就是正妻,将来瑞王府是长子继承,但是次子是瑞王宠爱的女人生的,他会不提他打算?
日子总归是不会难过。
就看她自己是不是想得通。
柳家的姑娘还没正经好好选就出局了,慕容家的姑娘也不禁有些盼望,她是真的想被这样指婚出去。
可惜,并未如愿。
她是内定的人,不可能被指婚出去。
上头不管是博弈也好,还是安抚也好,还是看太皇太后的面子也好。
归根结底,没有人在意她的生死荣辱。
这就跟当年太皇太后选中了虞铮送去独孤钺后院一样。
上位者需要,你合适,这就够了。
你的意见是不重要的,但是你还不能做不好。
做不好就是你的错。
同样,虞铮也不会去考虑慕容岁的心愿,她犯不上,也根本不会想。
所以直到皇后娘娘的赏花宴,邀请诸位秀女同乐的时候,已经有不少人出宫了。
有些是不合格,也有被指婚的。
比如宣王,他的新王妃来自民间,父亲只是地方上的小吏。
这名女子姓赵,样貌出众可人,被指婚给宣王做了继妃。
宣王早已没了心气,赵氏要是能笼络住他的心,其实也会过得好。
宣王如今对他以前的妾室们也都很冷淡,身边只有两个侍妾还算有些宠爱,都是回京后身边的丫头抬举起来的。
所以赵氏进府后,只要能叫宣王喜欢,日后日子绝不会难过。
别的不说,宣王绝不敢对陛下指婚的人再有什么不好的。
宣王本人也没对女人拳脚相向的毛病。
赏花宴,众人都到齐了,虞铮扶着太皇太后过来。
这是三月初十,天气比初一时候还要好。
太皇太后这个月都很精神,她笑呵呵的看了一眼不远处:瞧着就年轻鲜嫩。
是啊,听闻颇有几个样貌不错的,要是您喜欢就都留下来陪您。不说别的,长得好,看着也舒心。
太皇太后笑了笑:皇后做主就好。
皇帝还没来?
已经叫人去请了。虞铮说话间,就见另一边穿着一身家常袍子的皇帝来了。
他今日竟然梳了小辫子,老远就看着虞铮对她浅淡的笑。
众人给他请安,他掀起袍子单膝下跪给太皇太后请安。
起来,许久没见你这么梳头了。太皇太后笑着道。
独孤钺又看了一眼虞铮。
众人坐下后,独孤钺第一句话是:下午跟我去宣政殿,试卷出来了,你肯定喜欢看。
第292章 新鲜血液
好,多谢陛下。虞铮对他微笑。
太皇太后看了皇帝几眼,只是摇摇头。
赏花宴就是赏花宴,大家不必太过严肃,秀女们都在赏花。
各家的王妃,长公主们都陪着太皇太后和皇后娘娘。
今日这个场合,小辈就不会出现了。
秀女们三三两两来请安,太皇太后她们就看一看。
年轻鲜亮的小女孩们一个个都长得不错,看着很是养眼。
虞铮记住几个不错的,这一次会选十个,除了内定的四位,还有六个名额。
半日的功夫也确实够了。
余下那些女孩子也不是都要回家,出身低的女孩子们经过层层选拔进来,只要自己愿意,选不上陛下的嫔妃的话,是可以再去参加六局遴选。
六局都要补充新鲜血液。
女官选拔也是很重要的。
对于更多女孩子来说,能进入六局,那一样是顶尖的出路。
钱赚的多,又体面,家族说出去也是荣耀。
只是一旦进入了六局,就可能面临终身不婚。
不过愿意的女孩子还是占多数。
一上午时间过去,已经都见过了,也选了个差不多。
中午虞铮和独孤钺陪着太后回去,昭瑞长公主也跟着一起。
虞铮说出几个姓氏,太皇太后都点头。
出身都不算高,但是样貌都极好。
地方也平均。
太皇太后没说什么意见,就说都好:你和皇帝参详便是,要是一时不能决定就再看看,反正也有富裕。别的都不要紧,叫人看好了性子,性子最要紧。
夫妇二人陪着太皇太后用膳后,留下了昭瑞长公主就先走一步。
到了宣政殿,虞铮抽了一张纸写下了一串姓氏。
陛下看呢?
独孤钺接过来,索性用她手里的笔,在那张纸上画了几个圈儿;这几个。
他一上午在,但是真正听进去几个不好说。
反正这纸上的这些都是东君选出来的,他就随便勾选,都错不了。
虞铮不在意他怎么选的,反正是他选的就好。
这会子还早,我先把她们的位份列出来,明早就叫人去传旨,一下午的时间,也足够下面人安顿张罗,明日她们就可以搬家了。
独孤钺点头。
打头的就是慕容氏,封婕妤。
狝氏是皇帝母族,不过并不是主支的,毕竟先帝后宫里就没放狝家的姑娘。
到了独孤钺这一代要是还不放,未免叫人说他苛待母族。
于是就选了个旁支的姑娘,封了美人。
赵氏是安顺王府如今亲王的幼女,也是四家亲王里最弱的那一家的女儿。
从他们要把女儿送进宫看,就知道他们家确实底气不足。
但这对于皇室来说,是好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