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有心乱弹》 有关穿越女主问题 中午无事,随手写了这东西,算不上正规的论,纯属自娱,不知道谁有兴趣一看:) . 许多人反映小蜀文中的女主问题,这里说说我个人的一点想法,若有不同意见,望先看完,然后再作回复评论。 女主问题的确是我文中的一个大毛病,正如有位朋友指出,根本原因,其实是女主形象塑造得不够成功,嫌单薄,和我本人心里想表达的形象有差距,这是我功力不够:) 的确,我更倾向塑造男主与配角,或者说,我对配角有偏爱。 . 但我这人向来主张读者善意而温和地提意见,稍微刺耳可以接受,态度恶劣的坚决抵制,完全一个bt心理,我讨厌以骂街的方式来达到善意的目的,尤其是女人对女人的骂,佛门的当头棒喝对鄙人无效,jj不是菜市场,看文的朋友也不是只会开骂的市侩庸俗之流。 我不是以写作为业,因此文风通常比较淡,不带商业因素,把故事写出来分享,也只是希望能为朋友们的生活带点乐趣,而一个心态不好的读者,看什么文都不会有太多乐趣的。 . 当然,我想今后会学习加强对女主的塑造,但也不会写风光女主。 不明白为何总要有人说平凡女主不好,问起原因,却又具体指不出她差在哪里,说她添麻烦,却又看不出哪里麻烦,至少比起一般女人制造的麻烦,实在已经很少,所以,许多人就只好说没有什么亮点。 当然,这是我文中塑造形象不够成功的问题。 但话说回来,我们看某些女主平凡,那是因为在我们眼里,现代社会,某些表现某些话,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太平凡太正常了,所以到了古代,我们就觉得这个女人简直没有特点。我写的原本就是普通的女主,大家看多了穿越文里爱炫爱表现的女主,自然觉得她太平凡。 但大家不要忘了,我们是看文人,我们的眼光是现代的。 细想,一个再平凡的现代女人到了古代,就算没有大的光彩,看在别人眼里,也绝对是特别的,哪怕是再平凡的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。因为这些话这些举止绝不是古代女人能做出来,把她做的事拿给古代其他女人做,必定会觉得怪怪的,不会那么自然。 正如某些案件,在我们看文者眼中简直太容易判断,但果真身在其中,又有谁会怀疑与你多年相交,身世清白的老朋友?你若真穿过去,看到某个人就会想起易容或者bt?只怕在现代,一群男人站你面前,你也分辨不出哪位是同性恋,耽美中的人物与现实的同志是有差距的;一个陌生人站你面前,你也不会知道他有没整过形(前提是你原本就没见过他的真面目)。 所以有句话叫“当局者迷”,我们看得清,因为我们是旁观者。 . 我的女主向来没有大姐大妈级别的,或许是个人喜欢单纯些的女主,被社会冶炼的女主自有她的好处,却不是我的偏爱。还是那句话,一个刚上大学的女孩子会有许多心机与阅历,那如今毕业生的工作就不会那么难找了。 再试想一下,许多穿文的女主(没有针对),总是用着男人的钱,或者贷着男人的款,或者干脆利用男人,把几个古代男折磨得要死要活,莫非,玩弄小白男人和跟其他女人争风吃醋表现出的精明机智,才算穿越女主风范? 回头看看,某些女主除了玩弄感情上比较冷静坚强(结果是“无辜”地把其他事情搞砸),又有多少出色的? 由此也好奇,原来古代男人比现代男人还大方,至少现代男人看到一个特别出众的美女,在经济上也是要先考虑的,所以我想,男人对陌生女人毫不犹豫花钱照顾的时候,怜悯的心理或许更说得过去,正如我们对乞丐的施舍,通常不会考虑太多。 我以为,作为女人,不会制造麻烦就已经是最大的优点。 . 另外说句,在古代并非投资就能赢利,尤其是女人要在社会立足并不容易,记得看过一篇白话《细柳》,写一典型的女强人类型,嫁到高家,精明能干,管理家业不输男人,但男人不在的时候,她应酬外面一样无计可施,幸好后来男人死了也有儿子在。可见女人没有倚靠没人撑腰的时候,单独创业未必容易,就像现代社会做生意,也要有人脉。 . 当然,闪光强势女主存在自有必要,因为文是写给现代女人看的,在文中满足现代女的梦想未必不好。 只能说,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。 . 以上纯粹是个人意见,若有不同观点,望保留,或者能够善意地、温柔的提出,我想我会更加对您多几分感激与敬佩:)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 什么叫现代? 或者就是背诗唱歌跳舞开店 或者就是数个美男一见钟情 或者就是骗男人的银子再钓男人 或者就是会叫老娘会yy 或者就是料事如神指点江山(咱人才济济,美国算个p) 或者就是被n个男女玩弄算计,体无完肤没有尊严地偷生美其名曰坚强 或者就是现代古代同样受虐,但古代受起来更高尚 笑 或者,越不bt,越不现代。 绝无针对,只是看穿文的感想,所以萌生写普通人穿的念头 针对读者意见的个人看法 当作者免不了挨骂,初时总忍不住发火,但久而久之挨成了习惯,脸皮就也变得与时俱进了,因此这里厚着脸皮记录自己的转变历程,以为证据。 必须得承认,辛苦写文,最愿意听到的是赞扬,突然听到意见,心里第一感觉是不太舒服的,对于某些过激的意见,甚至会怒会火,或许我太有当乌鸦的潜质了:)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,还是觉得,反思读者意见的确是提高文章的最好办法。 问题是,要真正做到它并不容易。 当然,这个意见针对的并非是文章的情节思路,我认为,一个作者能因为别人而影响自己的构思,是件悲哀的事。 我指的,是表达。 每个作者写东西,心里的故事大多是完整的,而写出来的东西却被骂作“乱”“不知所云”“拖沓”,这个时候作者最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。 当然,所谓看不懂,针对的必须是表面情节,而非文章整体构思,因为有悬疑小说在,若整体写得太通彻,那就不叫悬疑了。 这么说或许不太明白,打个比方: 某证人描述案发时情况,将某人出去某人进来说得清清楚楚,就算警察仍旧找不出其中的线索和证据查不出凶手,证人都没有任何错处;但若是证人连自己看到的事都描述不清楚,谁出去谁进来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乱成一片,以致警察摸不着头脑,那就是证人的问题了。 警察就是读者,证人就是作者,而证人的证词就是表面情节,整个案件的真实过程就是文章整体构思,个人以为,成功的文,是表面情节清晰,整体构思却要隐藏不露,从读者想不想往下看,想不想知道文章最终结果,就可以知道自己做得到位不到位。 作者最怕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,就是读者看不懂,或者产生误解,也就是说,表面情节描述不清楚,而造成表面情节不清晰的原因,主要是文字表达问题。 无疑,小说不是散文,也不是诗歌,小说更通俗,说明白点,它就是讲故事罢了,所以我个人认为,最重要的是让读者听你的故事,所有华彩的文字都不如情节来得重要,一个精彩的故事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文字的不足,因为文字最大的作用就是把故事讲述出来,文字要为情节服务,说来这和写文章也有相同之处,以意驭文,文字始终为中心服务,只是点缀而已,让读者看懂故事并喜欢它,才是作者的最终目的。 当然,精彩的故事,动人的文字,两者齐全,那就是至高境界了。 读者的意见常常能反应出这些问题,当然,意见太多,也要适当经过筛选,因为读者看文,多少会带些主观色彩,譬如,个人对人物形象的偏好,对言情以及武侠情节的偏好,对悲剧喜剧的偏好,对行文风格的偏好,这些方面的意见,我认为,作者应该谨慎思考以后再决定是否修改,作者毕竟是作者,有自己的构思,有自己的风格,不涉及表达问题时,最好不要太受影响。 至于为什么会有以上看法,只因几次听到群里朋友谈论情节,发现他们的理解和我要表现的内容相去甚远,所以才会出现某一章节发过之后,几个小时内,还要多次修改更新的情况,尽管多数时候只是增加了一两句话。 纯粹个人看法,写在这里只是提醒自己,若有不同看法,请忽略。 个人的文水平不高,需要意见,不论接受与否,对那些认真提意见的朋友,我都是感激的,新开讨论群,有意见的朋友欢迎在那里提,当然也可以邮件提出,不能保证一定会接受,但能保证听过之后绝不会生气,当然辱骂是不行的,另外,咳,希望不要在文下刷负分,哈哈,之所以开群讨论,是为了保护已经所剩无几的面子,以及维护脸皮与时俱进的速度。 听取意见不容易,但绝不是空话,因为身边有太多例子,当我们好心告诉某个人他的新发型很丑,此人若生气,第二次我们就绝不会再提,而是改为赞扬,因为怕得罪人,说两句好话对我们并无损害,然而此人却只能永远顶着那个糟糕的发型。 这里,应该向曾经针对文章提意见却被我不友好对待的朋友表示歉意,无论意见是否正确,我想都应该感激您,希望能获得您的原谅。 兼容 作为作者,对其他作者以及其他类型的文应该持宽容态度。 人各有所长,自古文人相轻,也不过是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,从而抬高自己罢了,文人倡德,德有宽容,许多事情上他们的确能宽容,而一旦涉及文,却是互相鄙薄,言语攻击,甚至辱骂,终成笑柄。 要一个文人在文论上作出让步,比要一个普通人在金钱上作出让步更难。 如今网络给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,网络作者也越来越多,每每看到互相嘲笑轻视的情况,就觉得无奈,特别是看到有作者明目张胆说绝不看某类小说,觉得如何如何没水平如何如何恶心,就很是感慨。 我几乎没看过bl女尊文,但也绝不敢去胡言批判,每类事物的存在必有它们的道理,每类小说也都有它们的读者,并且其中不乏佳作,若因为自己擅长的文而去批判其他类型的文,无疑是鼠目寸光。 再差的东西也有自己的特点,有的故事很不错,只是作者不擅长表达罢了,有的文情节虽然不够精彩曲折,但语言十分流畅简练......在你鄙视某文某人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,其中某些情节是你根本设计不出来的,某些语句的描绘是你达不到的意境。 私以为,读者可以挑剔,但作者更应该学会兼容,当然心不在文的例外。 当作者,要求本就比读者高。 我不提倡因人及物,只要是好文都会认真去读,我以为,读者可以因为不喜欢某人而放弃某文,因为他们纯粹是消遣,但作者不一样,多读多看是提高的途径,就像学生不能因为不喜欢某老师而放弃那一门课,相同的道理。 尊重对方,就是尊重自己,尊重别人的文,就是尊重自己的文。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 个人观点,请无视 评论者与作者 常听到有人批评,骂作者不肯接受意见,其实我以为,此类情况多数发生在性格比较直的作者身上,主要原因,还是因为评得让他不服气,忠言逆耳的道理小学就学过,除非实在太过“逆耳”了,否则相信多数作者都不会有这么强的抵制反应。 大凡读者看文都趋于主观,以个人爱好为主,譬如文的主角、类型、文风等等,真正针对人物塑造手段、语言、内容构架以及线索设置的评论很少,其实若真有这种水平的评论,相信作者都是很欢迎很高兴的,当然读者看文都是消遣,不能要求他们要多认真,不过我认为,最基本的修养及素质每个人都应该有,评论不是辱骂,只要语气适当,相信就算不是高水平的评,作者见了也是很服气的。 作为评论者,应该以让作者接受自己的意见为目的,不是通过评论表现自己,语气与修养是很重要的,因此很多评论者虽然具有独到的眼光及水准,却着实不值得尊敬,口碑也不咋好。说话是一门艺术,自古忠臣良将倒霉,多数在于不懂说话方式,非但没起到劝戒作用,反而丢了性命,当然好处也有,就是成就了自己的美名,我倒认为这种方式非常不可取,呵呵...不说了。 不论是评论者还是作者,都应该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及素质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有这种情况:同是作者的朋友为某文提意见,反被读者骂成是妒忌,我觉得,这类情况怕是与语气及态度问题有关,评论是评论,是客观地讲优缺点,不是讽刺和嘲笑,任何人只要记住这一点,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受人尊敬的评论者:) 话说回来,要做一个好作者,感觉眼光太挑剔不是什么好事,因为作者看别人的文,主要是吸取优点为己所用,不是去挑别人的缺点,缺点拿回来做啥的?除非你不想写好文。当然,若太多人说某文不好,那你倒该去看看,对比一下自己有没有犯过类似的毛病。 所以有人说,眼光犀利的评论者未必就是好作者,因为他主要找别人的坏处去了;而厉害的作者未必就是好评论者,因为他只瞧别人的好处去了,以上虽然说笑的成分居多,但回头试想,未尝没有道理:)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 看到论坛争论,顺手而写,纯粹个人看法,不同意见请忽略:) 性本善 人之初,性本善,此话流传至今,似乎已经不适用,遇事时,更多人会自然而然先往坏的方面想,人心越来越难预料,不知是退步还是进步:) 就拿这次刘翔事件来说,闹得沸沸扬扬,甚至有破口开骂的,你说别的运动员退场的也有,倒也没怎么引人注意,顶多看人家两滴眼泪,心生同情,而这点同情心顶多也只能保持几天甚至几分钟,之后便烟消云散,偏偏刘翔这次受伤,愤怒的群众不可开交,至今还有骂的。由此可见,憎恶比同情更能持久,善心比恶心更易抛却吧,笑。 若因为刘翔曾经出过名,别人就应该生出这种反面情绪,则更有意思了。他拿过一块金牌,已经创历史,中国人民都该感激,至于第二块,没有人规定他一定要拿到,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,相信他自己比任何一个人都希望拿到,若因为此人没拿到第二块就苛责,未免太过。 且不说受伤,退一步,就算是信心不足,要作出退赛决定也不容易,想想谁没有过紧张怯场的时候?苦练四年,因伤退场,已经很遗憾,所以在批评他的时候,是不是该想到,你的痛苦失望及不上他的十分之一,至于什么该坚持爬到重点的理论,笑,若他真爬到终点,我必定会当成什么综艺节目,钻栏?太有效果了。 因为个人失望,所以把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,是一种愚蠢且低级的行为,而这种行为在人的一生中时常都会发生,只不过这次是全国集体爆发而已:) 再回到写文,倒也感触很多。 前几天在论坛看到一帖,意思是批评作者不该在文案上写“此文小白,有雷,慎入”或者“此文慢热”之类的话,还有不该在文中加音乐。显然这话一开始就把事情想坏了,或者说,把别人想得太差劲,作者写文都是希望有读者看,没有作者会主动和读者过不去,没有作者会故意影响读者阅读。 先说“小白和雷”的提醒,相信混晋江的朋友都见过某类评论,什么看了一半不合口味弃文,什么小白太雷不喜欢的,然后愤怒的读者因为这种不合口味的文浪费了时间,就大发牢骚骂文烂,以至作者读者心情都受到影响,文有百千类,风格不同,人的年龄不同,适应的口味也各不相同,慢热,小白,雷,也还是会有一部分年轻读者喜欢,每类文都有它存在的价值,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强迫它消失,作者先在文案中进行善意的提醒,指明文的类型,完全可以看作一个风格简介,读者见到提醒之后,觉得不合口味可以绕道,避免了浪费时间在不合口味的文上,也避免看了雷文影响阅读心情——读者看文大多是消遣,若你看了文案提醒还要进,那就是故意挑雷文看,看了之后又骂影响心情,那就是智商问题了:) 文中音乐必定都是作者精挑细选过,喜欢,所以贴上来分享,相信作者的本意都是希望用音乐更好地点缀文,衬托看文心情,而不是故意用音乐影响读者阅读,谁会相信世上有这种白痴作者?:)若觉得不好,完全可以按esc退出,一个键就可以搞定的问题,何必苛责。 这里没有指责谁的意思,纯粹是希望看文人和写文人都多点善意和理解,遇事先往好的方面想,不要动不动就讽刺辱骂,有时候完全可以善意地指出毛病,却偏偏要用低级的辱骂来表达,结果弄得乌烟瘴气,这种方式无疑是最不聪明的,因为辱骂只能影响自身的形象,就像泼妇骂街,人们只会笑那个泼妇,而不是被骂的人,文案上“白痴骂的文”也就源于此,个人印象中,实在以为白痴和泼妇相去不远,温和地提意见,是我推崇的方式,有理有据地砸砖,更值得尊敬,也希望晋江mm们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形象,而晋江能成为更好的阅读交流平台。 希望将来,“性本善”不会变作“性本恶”吧。 以上,个人意见,不同请忽略。:) 说鬼 朋友怕黑怕鬼,小蜀觉得有意思,也不明白,你说人求仙求佛还要修炼,成了仙成了佛,体魄强健点力量大点说得过去,鬼是啥玩意,据说是人死后的魂魄,死就能变鬼那也太容易了。 下面针对活人与鬼的成分来做个对比。 活人:魂魄+□□ 鬼:魂魄(未经过任何锻炼) 这就怪了,鬼的成分比人还少件东西,搞得鬼的力量比活人还大,扯淡。 . 好,有人说不正常的鬼有怨气。 活人就没怨气了?**还有火气呢。 退一步,勉强当他们力量差不多,那么人与鬼,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、力量差不多的生物。 推论: 既然力量差不多,那么鬼能吓人,人就一定能吓鬼,正如人吓人吓死人,你就把它当成个长得对不起观众的生物,就没啥事了,偶尔还能吓吓它,参考:宋定伯捉鬼 . 哈哈以上玩笑,附三诗。 笑弥勒 憨坐堂前不与争,尽经法灭始功成。 四重天上有弥勒,三味慈心证美名。 大肚宽肠烦恼去,裟婆世界菩提生。 称扬毁谤笑容里,自是佛尊真性情。 注解: 颈联犯了三平大忌,懒得改了。 据佛经说,弥勒菩萨“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,故称为慈氏”,常怀慈悲心,是未来佛,福佛(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),弥勒菩萨现在正于欲界第四层天兜率天内院为诸天演说佛法,将来迦牟尼佛灭度后数亿年,法灭尽经,世间不闻佛法,直到弥勒下世成佛度众生。(引自资料) 惊闻梁羽生先生辞世,口占七律 噩耗惊来信是真,武林又陨一星辰。 温良自有书生剑,谦谨亦为热血人。 云海奇情何气短,京华侠影易宗新。 江湖儿女今馀几,问得苍天泪满巾。 无题 冷暖东风二月初,病中万事费踌躇。 小桥忆昔梅花落,静女凭栏一卷书。 碧水酸诗,凑数,自评 当初碧水酸诗接龙,凑了个热闹,全是小蜀打油所作,其中也有两首满意的,汇总,自作点评:) 黄昏迟送桂花香,一盏流霞夜未央。 坐看蜀山风与月,离人客子两情长。(凑的,仿古垃圾) 木魅来去鬼灯明,数座乱坟荒野横。 月下深林兰若寺,狐女只待宁书生。(虽破律,但意思通畅,若题目是写聊斋,还不错) 玉萧寒处月迢迢,仗剑蜀山何寂寥。 昔日大江旧客子,当歌一曲江湖谣。(凑的,垃圾) 泣血还来变杜鹃,几回月缺几回圆。 江湖岁岁催人老,蜀道归时已是仙。(不好) 兰貌鲜妍是冰心,寂寞佳人何处寻。 两地相思明月在,梦中静女伴瑶琴。(完全仿古,不好) 可恋欢颜我自归,人间处处有芳菲。 一心愿得同舟子,风雨鸳鸯共翠帏。(一般) 此身轻去自逍遥,看尽繁华看海潮。 一竿清风一盏酒,泛舟江上共渔樵。(模仿古风,装洒脱) 飞无处后总难寻,惹得骚人说到今。 一片两片三四片,梅花自古是知音。(虽破律,但题目若是雪,还行) 百年弹指去,花谢又花开。 花好当须折,休教岁月摧。(一般,俗) 做碧囊成送与谁,楼头春色绿杨垂。 闲将碧水佳人戏,不见檀郎懒画眉?(纯粹凑数,垃圾) 红粉骷髅白玉骸,若君不信见聊斋。 花容月貌画皮下,知是狐妖是鬼槐?(这个可以) 身赴沙场真豪杰,儿女中华尽热血。 会挽长弓射日归,身前身后好名节。(不算好,只求气势,无张弛) 连城郭处青山远,落絮飘零春婉娩。 抬眼归鸿过蜀中,未知客子何时返?(明显凑的,仿古,垃圾) 皑皑雪中一树梅,已无颜色任风摧。 等闲独酌小窗下,方觉暗香入酒杯。(仿古意味不是很重,但入俗套,不好) 后继有人未可知,蜀山客子占新词。 挥毫泼墨应乘醉,与共清风狂或痴。(做作,垃圾) 照故土来是月明,栏杆独倚愧平生。 无边岁月蹉跎过,老凤爱听雏凤鸣。(虽犯孤平,还行,最后两句不错,有点感觉) 断肠最是月圆时,说与他人笑是痴。 桂子香中拚一醉,西墙竹影舞参差。(仿古,做作,垃圾) 酒足饭饱时将至,才尽词穷应告辞。 忍别佳人出碧水,相逢他日会有期。(打油了,意思倒通畅:) 银鞍白马衬金头,可叹书生万户侯。 不若逍遥行四海,蜀中客子带吴钩。(乱写的,凑数) 一碧连天草色新,东风已送十分春。 好携玉笛艳阳里,游客惜花花媚人。(玉笛,一看就是仿古凑数的) 白衣分柳来无影,长剑挑花未有痕。 肯掷千金买一笑,回眸人去已黄昏。(凑数的,垃圾) 回眸笑折一枝花,欲语还将粉面遮。 墙外狂生忍伫马,未知好女是谁家?(虽然仿古,但还有点味道,哈哈) 笑忘伤痛又从头,七尺男儿自有谋。 明月如灯研透砚,小楼夜半写春秋。(一般) 女儿泪深藏,何事起彷徨。 昨日东门外,未逢心上郎。(乱写的) 沾湿桂花洒地白,一天风露夜轻寒。 披衣灭烛庭前立,但见长空挂玉盘。(仿古味不算太重,但不好) 笔下情怀浑不寻,白头弦断少知音。 少年壮志今何在,一望高楼怕登临。(不好,最后一句也破律) 笔下情怀浑不寻,归舟日暮过江阴。 长叹声里断鸿过,羁鸟飞来归旧林。(乱写的) 李花香尽又桃红,千古风流在蜀中。 抛却是非闲客子,短篷一棹任西东。(一看短篷就是做作的,装潇洒哈哈) [越调]天净沙 (玩儿过了)如花似玉年华,(再回首是)残灯月落星斜。 (且看那)寂寞姮娥泪洒,掷杯吟罢,青天寂寞云霞。(凑的,垃圾) 人家流水浑如画,红叶白云胜似诗。 昨晚楼头留过雁,一枝折取寄相思。(前两句一般,后两句明显仿古俗套,垃圾) 四处无人难问津,好梦一场走红尘。 轻舟逐水落英里,知是桃源几度春?(红尘,无病呻吟凑数的) 岁月流光容易抛,闲将文字细推敲。 清风翻卷竹枝看,明月知音上树梢。(还行) 斜倚桃花笑意藏,玉盆雪臂水清凉。 牡丹风起日西下,小扇轻罗卧画堂。(明显仿古,垃圾) 纵马疾行踏落花,春风得意趁年华。 扬鞭笑指金科榜,十载寒窗自有涯。(这是有些仿古了,犯了孤平:) 离歌走天涯,油菜是大虾。 举头天雷炸,低头见菊花。(哈哈打油诗,最满意的一首,收录) 落花簌簌下高枝,照水无言忆旧时。 忍见鸳鸯双燕子,可怜相对不相知。(仿古) 炮声四海动,江上红旗飘。 百万雄师在,曙光终不遥。(太革命了,凑数的) 痴心可叹有谁知,犹记佳人初见时。 信起凉风红豆落,空吟一曲长相思。(其实还行,最后犯了三平大忌) 来迟恐惹佳人怒,垂目无言把话吞。 笑道手绢最洁白,泪痕拭尽细温存。(凑的,垃圾) 真心难觅忆当年,不羡鸳鸯只羡仙。 莫要回头莫道悔,柳行夜半舞翩跹。(不好) 微云一抹西山远,沽醉行人未觉晚。 走马店前落絮飞,今宵有酒不思返。(仿古,垃圾) 不成眠是故乡月,客子光阴未肯歇。 终有竹声催好梦,梦回犹记诗一阕。(这玩意虽不是写实,意思还行,梦可平可仄,第二三句有脱节之嫌) 眉梢一段喜还愁,未老可怜见白头。 风雨十年终有路,青山不悔月明楼。(凑的) 堂下东风卷未休,忍邀客子上高楼。 南坡李树花如雪,人与青山共白头。(最后两句不错,前两句俗且垃圾) “儒”与“侠”——成都与重庆 说到成都与重庆,历来争执颇多,原是古巴蜀同胞兄弟,却因为不同的个性,时时爱闹点事,呵呵我看,若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它们的特点,那就是儒士的“儒”与奇侠的“侠”,这二字贴切地形容了二者的区别。 先说地势与气候: 正如二者的地形,成都平坦秀丽,连江河也是十分宽阔平静,颇有长兄温厚的风范;而重庆号称山城,山多险峻雄奇,江水湍急,奔腾不息,无处不带着勇猛之风,就像一人拿大刀站在那里,满脸写着“谁敢犯我”。呵呵再看气候,不得不承认,成都气候温和,适于居住;而重庆,冬夏气候悬殊极大,四大火炉之一,夏日可直飙40度,冬天极冷,又称“雾都”,易生“江湖风起云涌”之感。 再看地名及景点: 成都我不是很熟悉,只知其简称蓉城,有合江亭,二仙桥,新鸿路,府南河(锦江)等地名,透着浓重的文人雅气,连景点也多偏于“文”与“闲”,如杜甫草堂,武侯祠,浣花溪,文殊院,青羊宫,西岭雪山,青城山等,历史悠久,极有特色,据说大名鼎鼎的司马相如也与成都挂钩;而重庆地名,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朝天门,九龙坡,七星岗,白马凼,杨家坪之类(今日大渝新闻正在议论此事),更偏于“武”与“奇”,带豪侠气,听上去颇有几分江湖味道,令人不禁想起古巴国人勇猛善战的历史传说,景点如石宝寨,武陵江、西陵峡,金刀峡,张飞庙,黑山谷,神女峰,丰都鬼城,白帝城……更富于民间气息以及传奇色彩。 后说人与生活: 印象中,成都人做事总是慢条斯理,却不乏谨慎细致,极少冲动行事,安于“适”,有长者稳重成熟与文官墨客的风范;而重庆兄弟素来侠气极重,性子火爆,不拘小节,有事兄弟伙一起上,有酒兄弟伙一起喝,猜拳碰杯,有福同享有难同当,近于“勇”,与江湖好汉与武官猛将极其神似:) 在下乃重庆人,不会贬低重庆,也不愿贬低成都,毕竟这两处地方都是我欣赏的,“儒”也好,“侠”也好,只是以为用这两字概括它们十分形象,一个国家,“文”固然重要,“武”亦不可缺少,两种文化各有风采,实难分出高低,两地平日互相嘲骂那是兄弟间的玩笑,有大事时依旧会齐心协力同舟共济,因为中国人窝里虽吵吵闹闹,对外却十分团结的。 陨落的巨星——MJ 刚上线就看到恋童案“受害者”道歉的消息,mj是被陷害的,其实这也早在我的预料之中,当年看到这消息就怀疑,可惜相信他的人不多。 mj是个全才,中学时?(具体忘记)就很敬重mj,呵呵倒不是因为歌,主要是看过一段他的舞,mj是我极其敬重的三位巨星之一,另外两位是猫王与约翰·列侬,当然未必都真熟悉到了某种程度,主要还是来源于书本知识了解,以及对音乐史上巨人的崇拜。可惜天才总是寿命不长,正如莫扎特只活了30多岁,如今看摇滚乐历史人物,猫王仅活了42岁,约翰·列侬40岁,mj是50。 一半是因为自我摧残,一半是来自于外界的摧毁力量。 [引用]在录音带中,常德勒说:“我从来没想过要说谎,更没有想到自己会毁掉迈克尔·杰克逊的生活。但是,我的父亲让我说谎。现在我再也不能亲口告诉杰克逊我有多懊悔,也无法请求他的原谅。” 这便是恋童案的真相,不可否认当年此事对mj造成了不小的影响,是造成他经济问题的源头之一。如今看到道歉倒没有多大的愤怒,至少此人在死后能还mj名声,只是略感悲哀。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,因为他与众不同,于是活着的时候很难被人理解,命中注定,在他活着的时日里承受的只会有压力,死后才能得到众人的原谅与包容,正如漂白皮肤之类的流言,直到如今才澄清。 如果你或你的亲人是天才,表高兴太早。 一个声音说你错了,就会有更多声音跟着响起,到最后大家都说你错了,没有人会去追究真相,你只是个供他们欣赏娱乐的玩意,被要求必须保持绝对完美。 . 做第一不容易,试想mj若是排第二,也不会这么倒霉。 “自从我打破唱片纪录开始——我打破了猫王的纪录,我打破了披头士的纪录--然后呢?他们叫我畸形人,同性恋者,性骚扰小孩的怪胎!他们说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肤,做一切可做的来诋毁我,这些都是阴谋!当我站在镜前时看着自己,我知道,我是个黑人!”——迈克尔.杰克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