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

类别:其他类型       作者:秦方方方方     书名:大明首辅的升迁路
    人的信息差能制造许多误会,而当权者的信息差能制造天下?浩劫,比如汉武晚年的巫蛊案,就是皇帝与太子没长嘴,被?小人钻了空子,导致长安户口减半,血流成河。
    这个?案子也一样,那人笃定每个?人都有顾虑,想法都不敢说出口,而深宫的太后,是不会知道宫外发生?了什么事?的,孙太后并?不过问朝政。
    当于谦直来直往的去问,孙太后人都傻了,她都没想到,她人在宫中坐,锅从天上来,没干过的事?情,她当然不认,居然有人狗胆包天栽赃嫁祸到了她的头上。
    她这两年本?就不顺,心里有太多不快,被?人欺上门,她自然要重审,谁也别?想让她背她没做过的事?。
    她出身民间,只是县丞的女儿,当宠妃时她安分守己,当皇后时兢兢业业,当太后时国家有难她顾全大局更换皇帝,怎么这些人还蹬鼻子上脸了?
    就因为她亲儿子沦落草原,就欺负她消息不通,没人与她通信?
    孙太后发了火,皇帝自然不能草草了事?,陷害太后,这是谋逆的大罪,又?是于谦过来说明,温缜自然就被?宣入宫中了。
    “此事?既然是温卿察觉,朕让东厂重审,你与陆轲一道负责抓捕元凶吧。”
    第79章 京城诡异大案(十六)
    温缜每一次遇到这种?牵扯势力?太大的都不想管, 他没必要以卵击石,将自?己置于死地,也置于前途未卜敌人满朝的状态。可每次他饭都喂到上位者嘴边了,他们?偏偏往后退, 任这个世界昏昏暗暗, 还要怪他过于年轻气盛, 过于非黑即白。
    他们?看?不见听不见,逼得他将遮羞布再次撕开, 将真相完完全全呈现,将腐败的东西晾在阳光下,让这些人再不能闭眼?说不知道,无所谓,众目睽睽之下, 避无可避, 他们?才能秉持一个公正。
    每一次都是这样, 事后所有人又默然的看?着他, 嘲讽他的天真, 不知天高地厚。骂他是个疯子, 不顾大局死活。
    他行于世间,却走在刀刃上,想要他死的人,都能排成一队。
    他来到这个世界, 要融合他们?的世界观已经?很痛苦了, 如果还要他视而不见他们?的恶行, 那才是在逼疯他。
    温缜也很幸运,因为这个时代有一个于谦比他更刚直不阿,有于谦在前面顶着, 他的所作所为不至于触碰到死亡线。
    这个案子已经?差不多临近结案了,将真凶蒙着的黑布一揭,就?现出原形了。
    陆轲带着温缜去孙太后宫里问询,慈宁宫的庭院比温缜想象中更为幽深。穿过重重回廊,他与陆轲被?引入一间陈设简朴的偏殿。殿内焚着檀香,却掩不住一股药草的苦涩气息。
    “草民?温缜,叩见太后千岁。”温缜跟在陆轲身后行礼,恭敬行礼,眼?角余光瞥见一抹素色衣角在屏风后,宫女为她整理衣裳。
    “平身吧。”太后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年轻,带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声线。“陆轲,哀家听闻,你在查一桩涉及邪教的案子?”
    陆轲心头一跳,“回太后,确有此事。”
    “那你知道吴借哀家之名,取走皇家石材的事了?”
    “奴婢略有耳闻。”
    太后冷笑一声,从屏风后转出,她约莫四十出头,面容端庄却透着苍白,眼?角已有细纹,一双眼?睛却亮得惊人。她身着素色常服,发间只?簪一支白玉簪,朴素得不像一国太后。
    朱祁镇在草原被?俘,她日夜忧思,在殿内设了佛堂,吃了素斋,居然有人用她的名头去做孽。
    “略有耳闻?”太后在案几前坐下,“陆轲,你可知道吴循借走的那块大石,是用来做什么的?”
    陆轲谨慎地回,“据奴婢调查,可能与近日京城发生的连环命案有关。”
    “命案?”太后突然提高了声音,“那是活祭!祭祀他们?的邪神!还妄言大明有变,江山更易,山川崩迭。”她猛地拍案而起,案上茶盏被?震得叮当作响,“而吴循,竟敢借哀家之名行此大逆不道之事!”
    温缜注意到太后的手在微微颤抖,不知是出于愤怒还是其他情绪。
    “太后息怒。”陆轲斟酌着词句,“奴婢斗胆请问,吴大人是如何从太后这里取得石材的?”
    太后深吸一口气,重新坐下,“三年前天降陨石于京郊,钦天监奏报乃祥瑞之兆,哀家便命人将陨石收入宫中。一个月前吴循说要用此石为国祈福,哀家便赐予他了。”
    她的声音颤抖着,开始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愤怒,“哀家赐他祥瑞为国祈福,他竟用来做这等伤天害理之事?!如果不是昨日于谦来问哀家,这顶黑帽子就?任由他戴在哀家头上,无人来告知一声。”
    这谁敢告知呢?如果事情真的是太后做的,那岂不是张口就?是死路?上面要掩盖,下面就?是一亡魂,皇帝敢背不孝与忘恩负义?的名声吗?也就?是于谦直来直去,直接戳破了,不然就?这么糊弄过去,不管孙太后知不知情,所有人必须默认她不知情,不然哪有真相,太后为了自?己的清白,也得把人推出去,至少那位高权重又不择手段的,能下台,能偿命。
    “太后息怒。奴婢尚需查证吴阁老是否知情,或是他人盗用...”
    “不必查了!”太后一改以前的和气,这种?事上她格外愤怒,“吴循向?哀家讨要陨石时,说的就?是要在京郊设坛祈福!如今出了这等事,他难辞其咎!”
    陆轲注意到太后的手指紧紧攥着佛珠,攥得指节都泛白了,这位一向?以仁慈著称的太后,此刻眼?中燃烧着他从未见过的怒火。
    “陆轲!哀家命你即刻查办此案,无论涉及何人,一律严惩不贷!吴循若真参与此事,哀家要亲眼看着他伏法!”
    “奴婢遵旨。”陆轲深深叩首,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,他终于可以弄死那老东西了。
    礼部负责的事宜里,有一个非常重要,就?是科举。这个位置,以后会出一个严嵩,大明第?一权奸,就?是掌握了礼部,掌握了天下读书人的命脉。
    吴循身为此等重臣,却迷信邪教,简直莫名其妙,聪明人犯法?最为可怕,如果不是温缜这个疯的,揭穿了他的弥天大谎,这件事情还真的就会不了了之,无人敢查。
    将事情说完,她才注意到陆轲身后的温缜,不发一言的恭敬立在那,人总是好颜色的,陆轲这性格能在一群太监里起势,最开始也是长得好,得了孙太后的青眼?,加上文武兼备,才步步高升。
    “你就?是那个温缜?”
    温缜走出陆轲身后,拱手行礼,“正是,见过太后千岁。”
    “抬起头来。”
    太后仔细打量着眼?前的温缜,只?见他缓缓抬起头来,露出一张俊秀如玉的面容。那双眼?睛尤为好看?,清亮如寒潭,却又带着几分内敛的锋芒。
    “果然生得一副好模样。”太后微微颔首,手中佛珠轻转动,“难怪于谦昨日在我跟前夸你机敏过人。”
    温缜保持着行礼的姿势,声音不卑不亢,“于大人抬爱,草民?愧不敢当。”
    太后话锋一转,“听闻你断案神速,如狄公再世,精通办案,无论什么大案不出三天就?能追根溯源?”
    温缜心中有些警觉,“草民?略知皮毛,不敢称精通。”
    太后看?向?他,想起往事,“那你可知道,三年前那颗陨石,究竟是何征兆?”
    温缜的背脊微不可察地僵了一瞬。这个问题来得太过突然,也太过危险,他余光瞥见陆轲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。
    “草民?愚钝,不敢妄测天意。”温缜恭敬低头,“太后言钦天监当时奏报是祥瑞之兆,专业人看?专业事,于玄门他们?应该不会错的。”
    想起如今一团乱麻的局势,太后的目光渐变得冷淡,“是么?那为何如今这'祥瑞'会成了邪教祭祀之物?”
    温缜心中一震,他暗自?调整呼吸,声音依旧平稳,“太后明鉴,宝物无善恶,全在使用之人。若有人心怀不轨,纵是祥瑞也会被?用于邪道。”
    太后闻言,手中转着的佛珠停住。她盯着温缜看?了许久,对?陆轲道,“你先退下,哀家要单独与温缜说几句话。”
    陆轲躬身一礼,便退出殿外,沉重的宫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,发出沉闷的响声。
    殿内只?剩下太后与温缜二人。檀香缭绕中,太后的声音忽然变得低沉,“温缜,你可知哀家为何单独留你?”
    温缜恭敬道,“草民?不知,请太后明示。”
    太后转身走向?窗边,望着阴沉的天空,“昨日哀家翻来覆去睡不着,只?觉得人心诡测,却无一人告诉哀家真相。他们?说得吞吞吐吐,说那个天外来石,咒着新帝,咒着大明,那颗陨石,究竟是什么?”
    “我今日找了钦天监,他说那并非祥瑞,而是凶兆。只?是王振在时不准他乱说话,说那陨石坠落之夜,紫微星暗淡,荧惑守心。此乃'天罚将至,国运有厄'之象。”